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
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
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木槿花飘落,蓬草稀疏,池馆显得格外清冷,日光黯淡,秋风萧瑟,一切都显得这般淡漠无情。
想当年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脍而辞官归隐,我却无法像他那样洒脱;李衡种橘树留给子孙,有奴仆照料,令我羡慕不已。
如今一家十口漂泊在外,只能寄人篱下求得温饱;两川战乱不断,至今仍未停息。
黄花催促着重阳节临近,不知道在哪里登高望远,望一望那沦陷的长安与洛阳?
注释
鲈鱼斫鲙输张翰:此句 化用西晋张翰典故。张翰任齐王属官时,因洛阳秋风起而怀念吴中菰菜羹、鲈鱼脍,以“人生贵得适意”为由辞官归隐。后齐王兵败,此举被视为知机避祸,成为士人寄托隐逸情怀的典型意象。其典故核心通过“秋风思乡味”表达远离宦途、追求自由的心境。
二京:指长安与洛阳。
木槿花飘落,蓬草稀疏,池馆显得格外清冷,日光黯淡,秋风萧瑟,一切都显得这般淡漠无情。
想当年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脍而辞官归隐,我却无法像他那样洒脱;李衡种橘树留给子孙,有奴仆照料,令我羡慕不已。
如今一家十口漂泊在外,只能寄人篱下求得温饱;两川战乱不断,至今仍未停息。
黄花催促着重阳节临近,不知道在哪里登高望远,望一望那沦陷的长安与洛阳?
注释
鲈鱼斫鲙输张翰:此句 化用西晋张翰典故。张翰任齐王属官时,因洛阳秋风起而怀念吴中菰菜羹、鲈鱼脍,以“人生贵得适意”为由辞官归隐。后齐王兵败,此举被视为知机避祸,成为士人寄托隐逸情怀的典型意象。其典故核心通过“秋风思乡味”表达远离宦途、追求自由的心境。
二京:指长安与洛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漂泊》是唐末诗人郑谷于888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槿坠蓬疏”“池馆清冷”等秋日意象,结合“两川未休兵”的战乱背景,抒发了诗人漂泊无依、家国离散的愁绪。诗中引用张翰思鲈、李衡植橘等典故,既凸显了羁旅困境,又暗含归乡渴望。末联“何处登高望二京”以重九登高之问收束,将个人漂泊与故土忧思升华至家国层面。郑谷诗风以清新通俗著称,但此作在浅白语言中蕴含深沉的时代悲音,展现了晚唐诗人的典型精神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登杭州城
《登杭州城》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主要是吟咏杭州城的美景,诗紧紧围绕作者登临杭州城所见景物来写,将思乡之情表达得十分自然,于壮阔的景物描写中透露出作者深挚的情怀。全诗视野开阔,景象逼真,动静相生,自然天成,是郑谷诗中的佳作。...
- 2
-
久不得张乔消息
《久不得张乔消息》是唐代郑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篇寄怀诗友,同时反映战乱后江淮一带凋蔽景象,忧伤之情溢见行间。首联写友人的离去;次联写对友人的牵挂;第三联写景;末联写诗人心中的悲伤。全诗用语形象贴切。...
- 7
-
摇落
夜来摇落悲,桑枣半空枝。故国无消息,流年有乱离。霜秦闻雁早,烟渭认帆迟。日暮寒鼙急,边军在雍岐。...
- 6
-
十日菊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 5
-
席上贻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 7
-
辇下冬暮咏怀
永巷闲吟一径蒿,轻肥大笑事风骚。烟含紫禁花期近,雪满长安酒价高。失路渐惊前计错,逢僧更念此生劳。十年春泪催衰飒,羞向清流照鬓毛。...
- 2
-
渚宫乱后作
《渚宫乱后作》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前四句叙述作者向乡人打听动乱后家乡情况;后四句是乡人的回答,描绘了作者家乡战乱后的景象。全诗结构清晰完整,以问答之语表达离乱的悲伤,真挚感人。...
- 7
-
少华甘露寺
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桧风篁远近闻。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蹋一梯云。孤烟薄暮关城没,远色初晴渭曲分。长欲然香来此宿,北林猿鹤旧同群。...
- 9
-
倦客
十年五年岐路中,千里万里西复东。匹马愁冲晚村雪,孤舟闷阻春江风。达士由来知道在,昔贤何必哭途穷。闲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
- 5
-
同志顾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
凤策联华是国华,春来偶未上仙槎。乡连南渡思菰米,泪滴东风避杏花。吟聒暮莺归庙院,睡消迟日寄僧家。一般情绪应相信,门静莎深树影斜。...
- 3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