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宿道士观

皎然 〔唐代〕
古观秋木秀,冷然属鲜飙。
琼葩被修蔓,柏实满寒条。
影殿山寂寂,寥天月昭昭。
幽期寄仙侣,习定至中宵。
清佩闻虚步,真官方宿朝。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古老的道观里树木秀丽,清风徐来,使人感到一阵阵凉意。
花儿被修剪得很整齐,柏树果实缀满了冰冷的树枝。
殿堂掩映在寂静的山里,皎洁的月光悬挂在辽阔的天空中。
在这幽雅的时候我和您不期而会,一起静坐悟禅直至半夜。
突然听到清脆清脆的走路声,原来是已经到早上了,真人才去休息。
注释
1.秋木:秋日的树木。
2.鲜飙:清新的风。
3.琼葩:亦作“璚葩”,指色泽如玉的花。
4.影殿: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的殿堂。
5.寥天:1)道教所谓虚无之境,即太虚。2)辽阔的天空。
6.习定:养静以止息妄念。
7.真官:指仙人而有官职者。亦指道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诗是诗僧皎然记述自己偶然于道观投宿的场景。前六句描写道观的自然风光,后四句描写诗人与道观真人坐禅的情形。首句照应题目,描写道观的整体面貌,“秋木秀”以繁茂的古树反衬道观之悠久、然后诗人连用“冷然”、“鲜飙”两个寒气逼人的词汇,突出了古观幽冷寂静的环境,为下文埋下伏笔。三四句是近景,写观内环境:花儿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柏树果缀满树枝,侧面反映出道观主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五六句镜头转向远处:抬眼望去,才发现古观坐落在静谧的山林间,皎洁的月光照在古观里熠熠生辉,正面描写了道观之幽。最后四句由景入人,诗人将这次与真人偶然的会面称作“幽期”,将真人称作“仙侣”,典雅的词汇里透露着诗人隐于山林、乐于山林的情怀。而不知不觉里诗人坐禅已到了早上,体现了诗人沉醉禅道的乐趣。全诗写景幽静冷峻,是典型的“郊寒岛瘦”作品,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致及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您可能感兴趣...
  • 赠僧皎然

    秋意西山多,别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趾趾邻什寺。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致。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境新耳目换,物远风尘异。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龙池护清激,虎节到深邃。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

    2
  • 秋晚宿破山寺

    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昔日经行人去尽,寒云夜夜自飞还。...

    2
  • 早春书怀寄李少府仲宣

    早年初问法,因悟目中花。忽值胡雏起,芟夷若乱麻。脱身投彼岸,吊影念生涯。迹与空门合,心将世路赊。东田已芜没,南涧益伤嗟。崇替惊人事,凋残感物华。知君过我里,惆怅旧烟霞。...

    2
  • 咏史

    独负高世资,冥冥寄浮俗。卞子去不归,何人辩荆玉。鬻舂意不浅,污迹身岂辱。鸾铩乐迍邅,虬蟠甘窘束。五噫谲且正,可以见心曲。...

    3
  • 铜雀妓

    强开尊酒向陵看,忆得君王旧日欢。不觉馀歌悲自断,非关艳曲转声难。...

    2
  • 寓言

    人生百年我过半,天生才定不可换。东海钓鳌鳌不食,南山坐石石欲烂。...

    1
  •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丹青变化不可寻,翻空作有移人心。犹言雨色斜拂座,乍似水凉来入襟。沧洲说近三湘口,谁知卷得在君手。披图拥褐临水时,翛然不异沧洲叟。...

    5
  • 咏史

    田氏门下客,冯公众中贱。一朝市义还,百代名独擅。始知下客不可轻,能使主人功业成。借问高车与珠履,何如卑贱一书生。...

    4
  • 山雪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狂风卷絮回,惊猿攀玉折。何意山中人,误报山花发。...

    1
  • 闻钟

    《闻钟》是唐代诗僧皎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听到钟声之后内心泛起的禅意,表达了诗人对钟声的喜欢,仿佛是钟声带来了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全诗联想奇特,结构自然,意象组合巧妙,寥寥数句便勾勒出一幅静寂清幽且略带神秘色彩的画面,未写心境而心境全出。...

    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