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大涤山

叶绍翁 〔宋代〕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虎岩月澹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
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我疲惫的身体只想卧倒在山林之中,道士朋友深知我心意,热情款留我。
山泉水流涓涓不息,就像中夜的细雨;天空的风势凛凛,仿佛四季都是秋天。
月光下,虎形的岩石显得淡雅,似乎隐藏着通往仙境的道路;龙洞里的云雾深邃,像通向另一个州郡。
九锁山虽然名为锁,但实际上并不锁闭,碧桃花开之后,我还会再来游玩。
注释
倦身:疲惫的身体。
羽客:指道士,因道士多求仙,故以羽化升仙为喻。
涓涓:水流细缓的样子。
凛凛:形容风势寒冷。
九锁青山:指九锁山,九锁是山的名字,形容山势险峻,仿佛有九道锁链锁住。
碧桃:一种桃树,其花重瓣,颜色艳丽。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心疲惫的旅人,在道士朋友的热情款待下,于山林间找到宁静与慰藉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的清新、泉水的涓涓、天风的凛凛以及月下的虎岩、云深的龙洞描绘得如诗如画。其中,“九锁青山元不锁”一句,既是对山势险峻的生动描绘,又寓意着自然之美并不因名字而受限,反而更加开放与包容。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又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与理解的珍视。这也启示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要学会寻找心灵的宁静,珍惜与他人的真挚情感,以及善于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大涤山》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首联以疲惫的身心为起点,表达了诗人对林丘的向往和与道士朋友的情谊;颔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林的景色;颈联以想象来映衬出山林的神秘和深远,亦展现了诗人对山林深处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好奇;尾联流露出对山林的热爱和期待,也揭示了诗人与山林之间的不解之缘。全诗语言素净,虚实相生,诗人在山林中寻到心灵的寄托和安慰,也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您可能感兴趣...
  • 嘉兴界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507
  • 九日呈真直院

    秋风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肠断故山归未得,借人篱落种黄花。...

    924
  • 贵游

    五陵年少尽风流,十日安排一日游。林下幽人差省事,笔床茶灶便登舟。...

    906
  • 仙兴

    金书宫殿玉阑干,雪瀑泉飞洞口寒。日暮仙翁骑鹤去,碧桃花满石棋盘。...

    597
  • 敬陪直院右史上已后一日西斋之集

    清时天上诏书稀,曲水从游许布衣。插羽满浮寒食酒,倚栏同忆故山薇。碧桃绕观春风静,柔櫨摇汀夕照微。慨想兰亭如昨日,沙鸥飞下钓钱矶。...

    122
  • 和葛天民呈吴韬仲韵赋其庭馆所有

    江远潮痕细,城回路势斜。竹行穿砌笋,风堕过墙花。篆叶虫留字,衔泥燕理家。主人清到骨,相对只杯茶。...

    677
  • 宜对亭

    讲罢闲来立矮阑,袈裟衣薄翠光寒。请师莫起云屏想,只作当年面壁看。...

    813
  • 石头感古

    夷甫诸人者,龟趺已故丘。但能挥玉尘,不解冠兜鍪。正朔从江左,经营仅石头。中原虽可望,不忍上层楼。...

    455
  • 闻顶山徐道人改卜

    先生新卜宅,只许白云知。野蜜和峰割,岩花带蝶移。坐谙苔石稳,醉忘木桥危。屋后寒梅放,因风寄一枝。...

    891
  • 猫图

    醉薄荷,扑蝉蛾。主人家,奈鼠何。...

    28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