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不久前草还是枯的,一眨眼就变绿,又过了一年。我旅居在外,此时再度触发思乡之情。
当晚做梦踏上归途,可惜路途太远,尚未走到桐庐,便已天亮梦醒了。
注释
①昨日:借指秋冬;今日:借指春季。
②羁人:旅居在外的人。
③归路:回乡之路。
④桐庐:今浙江杭州桐庐县。已及明:已经到了天明。
                        不久前草还是枯的,一眨眼就变绿,又过了一年。我旅居在外,此时再度触发思乡之情。
当晚做梦踏上归途,可惜路途太远,尚未走到桐庐,便已天亮梦醒了。
注释
①昨日:借指秋冬;今日:借指春季。
②羁人:旅居在外的人。
③归路:回乡之路。
④桐庐:今浙江杭州桐庐县。已及明:已经到了天明。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方干为觅举和求仕,从青年时代起,漫游各地,对于家乡桐庐有着深深的眷恋,他有多首诗表达了对于家乡的热爱,这首《思江南》便是其中之一,从这首诗的题意看,当是作者滞留长安时的春日思乡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诗系旅人怀乡之作,其意或从前人成句翻出,但绝去蹊径,别有会心,于浅淡中见深情,故颇为后人称道。 [4]
首句写时间流逝,“草枯”在秋冬,“草青”在春日,诗人将两个季节缩于“昨日”,“今日”,极言窗间过马、流光飞逝。“青”用作动词,逗起次句的“动”,草一青,乡情便伴其滋长。草青于前,情生于后,故“动”字着的妙,犹言一物由另一物牵惹起来,贯上彻下,来得顾盼生姿。
次句点醒题面。“羁人”,表身份。“又”字,表重复,既然乡情由草引起,所以“又”字还管顾到首句,言草数度枯荣,述羁旅时间之久,思乡次数之多,思乡情意之深。
三句写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日间思乡,夜便成梦。一路迢递,草行露宿,走马摇船,天已经放亮,还没到家乡。
末句点梦醒,梦一夜犹未抵乡,极言身距故乡之远。岑参《春梦》有曰:“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与方干相比,梦中的空间广度差别不大,速度的迟缓则大有不同,皆以梦寄幽思,各有其妙。一说方干为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一说为睦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人,二地相去不远。故末句‘桐庐”或为实写,或为代指,都是指向故乡。
                        首句写时间流逝,“草枯”在秋冬,“草青”在春日,诗人将两个季节缩于“昨日”,“今日”,极言窗间过马、流光飞逝。“青”用作动词,逗起次句的“动”,草一青,乡情便伴其滋长。草青于前,情生于后,故“动”字着的妙,犹言一物由另一物牵惹起来,贯上彻下,来得顾盼生姿。
次句点醒题面。“羁人”,表身份。“又”字,表重复,既然乡情由草引起,所以“又”字还管顾到首句,言草数度枯荣,述羁旅时间之久,思乡次数之多,思乡情意之深。
三句写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日间思乡,夜便成梦。一路迢递,草行露宿,走马摇船,天已经放亮,还没到家乡。
末句点梦醒,梦一夜犹未抵乡,极言身距故乡之远。岑参《春梦》有曰:“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与方干相比,梦中的空间广度差别不大,速度的迟缓则大有不同,皆以梦寄幽思,各有其妙。一说方干为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一说为睦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人,二地相去不远。故末句‘桐庐”或为实写,或为代指,都是指向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方干隐居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溪畔印沙多鹤迹,槛前题竹有僧名。问人远岫千重意,对客闲云一片情。早晚尘埃得休去,且将书剑事先生。... 
-     2
- 
                            过申州作《过申州作》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此诗开头两句描述战乱对百姓生命的摧残;中间四句分别从村居、郊野来写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最后两句以寥廓的画面引导读者思考战乱的不义,激发人们对战乱罪魁的谴责之情。全诗用词斟酌,语句精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灵涂炭、人民遭劫的深切同情。... 
-     10
- 
                            称心寺中岛水木深不极,似将星汉连。中州唯此地,上界别无天。 雪折停猿树,花藏浴鹤泉。师为终老意,日日复年年。... 
-     7
- 
                            题黄山人庭前孤桂映窗孤桂非手植,子落月中闻落时。仙客此时头不白,看来看去有枯枝。... 
-     5
- 
                            和方干题李频庄高情度日非无事,自是高情不觉喧。海气暗蒸莲叶沼,山光晴逗苇花村。吟时胜概题诗板,静处繁华付酒尊。闲伴白云收桂子,每寻流水劚桐孙。犹凭律吕传心曲,岂虑星霜到鬓根。多少清风归此地,十年虚打五侯门。... 
-     3
- 
                            赠方干先生由来箕踞任天真,别有诗名出世尘。不爱春宫分桂树,欲教天子枉蒲轮。城头鼙鼓三声晓,岛外湖山一簇春。独向若耶溪上住,谁知不是钓鳌人。... 
-     2
- 
                            题睦州乌龙山禅居曙后月华犹冷湿,自知坐卧逼天宫。晨鸡未暇鸣山底,早日先来照屋东。人世驱驰方丈内,海波摇动一杯中。伴师长住应难住,归去仍须入俗笼。... 
-     5
- 
                            赠式上人纵居鼙角喧阗处,亦共云溪邃僻同。万虑全离方寸内,一生多在五言中。芰荷叶上难停雨,松桧枝间自有风。莫笑旅人终日醉,吾将大醉与禅通。... 
-     2
- 
                            滁上怀周贺就枕忽不寐,孤怀兴叹初。南谯收旧历,上苑绝来书。暝雪细声积,晨钟寒韵疏。侯门昔弹铗,曾共食江鱼。... 
-     2
- 
                            秋夜度鸿惊睡醒,欹枕已三更。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 
-     5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