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白田马上闻莺

李白 〔唐代〕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黄鸥鸟啄食着柴色的桑椹,五月里鸣叫在桑树枝。
走啊走,我已不记得是什么时日,误以为现在还是阳春。
桑蚕已老,游子尚未还归,白田这地方已开始缫丝。
趋马继续前行,抚胸长叹空自悲叹。
注释
白田:地名,今江苏宝应县有白田渡,当是此处。
黄鹂:鸟名,即黄莺。椹:桑树的果实。生时为青色,成熟时为紫色。
蚕(cán)老:相传蚕足于桑叶,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老。
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扪心:手抚胸口,有反省思味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李白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理想的诗人,他青年时代就“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意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和成就。但是,尽管他足迹几及半个中国,仕途却一直不顺利,这使他感到十分悲凉和愤慨。这首《白田马上闻莺》,就是他在江淮之间漫游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风景,文字通俗易懂,而构思上却独具匠心。
  诗人选取了黄莺、桑树、蚕三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又把三者巧妙串连在一起,上承下启,前呼后应,构成一个严谨有序的艺术整体。就在这幅通俗、浅显的乡土风情画中,诗人寄托了他浪迹江湖、一事无成的悲哀。所谓“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蚕老客未归”,言下之意是阳春已过,初夏来临,而自己大业未就,虚掷光阴,空度岁月。
  正是桑间黄莺的啼鸣惊醒了诗人,时临收获的季节,应当珍惜年华,不能再作无目的漫游了。但是,驱马向前,扪心自问,前途是如此渺茫,令诗人倍感悲凉,尾联收笔联系深层的现实,而表达的情感正是一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思想情绪,其中也含有羁旅的愁苦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先扬后抑,借景抒情,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体现了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博大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您可能感兴趣...
  •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水晶 一作 水精)...

    922
  •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771
  •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同:馐;直 同: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

    294
  •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 ...

    505
  •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 ...

    646
  • 三五七言·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525
  •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79
  •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蹙 一作:颦)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978
  •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78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 ...

    11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