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醉花间·林雀归栖撩乱语

冯延巳 〔五代〕
林雀归栖撩乱语,阶前还日暮。屏掩画堂深,帘卷萧萧雨。
玉人何处去,鹊喜浑无据,双眉愁几许。漏声看却夜将阑,点寒灯,扃绣户。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林雀已经栖息,叽叽喳喳仿佛在胡言乱语,台阶前已是日暮黄昏时分。画堂深深,屏风掩起,卷起的珠帘外,正下着凄清的雨。
心爱的人去哪里了,喜鹊也不知道。一双愁眉要愁多久?漏声传来,夜已很晚,点上孤灯,关上房门,夜该如何熬过。
注释
撩乱:纷乱;杂乱。
画堂:泛指华丽的堂舍。
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鹊喜:鹊的鸣叫声。旧传以鹊鸣声兆喜,故称。
扃(jiōng):上闩、关门。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该词创作于南唐时期(937年-975年),时值中原五代更迭、江南偏安的社会背景下。冯延巳作为南唐中主李璟的宰相,虽身处高位却历经政治动荡,其词作常通过闺阁情思的抒写暗喻文人阶层的复杂心绪。据《钓矶立谈》记载,冯词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此作正是其将宫廷文人生活体验转化为艺术表达的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词开篇以林雀归栖、暮色降临的场景入笔,白描出“屏掩画堂、帘卷秋雨”的深宅寂寥,景境清幽又藏孤寂。“玉人何处去”直抒离别相思,“鹊喜无据”暗衬期盼落空的怅惘,双眉凝愁的情态更添缱绻。末句以夜漏将阑、寒灯独守、绣户紧闭收束,将独守空闺的孤寂推向深处。全词语言凝练,情景交融,既尽显冯延巳“闲情逸致”的词风,又以文人化的情感表达,为北宋初期文人词创作铺垫了基调。
展开阅读全文 ∨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您可能感兴趣...
  • 醉花间·深相忆

    深相忆,莫相忆,相忆情难极。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 金盘珠露滴,两岸榆花白。风摇玉佩清,今夕为何夕?...

    163
  • 醉花间·月落霜繁深院闭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闲愁浑未已,人心情绪自无端,莫思量,休退悔。...

    9
  • 醉花间·休相问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11
  •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945
  • 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103
  •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廉海燕双飞去。满恨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15
  • 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11
  •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

    花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檐际高桐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屏上罗衣闲绣缕,一向关情,忆遍江南路。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

    12
  •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

    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一点春心无限恨,罗衣印满啼妆粉。柳岸花飞寒食近,陌上行人,杳不传芳信。楼上重檐山隐隐,东风尽日吹蝉鬓。...

    6
  • 鹊踏枝·芳草满园花满目

    芳草满园花满目,帘外微微,细雨笼庭竹。杨柳千条珠□□,碧池波绉鸳鸯浴。窈窕人家颜似玉,弦管泠泠,齐奏云和曲。公子欢筵犹未足,斜阳不用相催促。...

    9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