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我隐居的地方虽然荒凉,但是长满了松树和菊花,家里藏书很多。
我烹制葵菜邀请尊贵的宾客,来到我贫穷简陋的家里欣赏青竹。
这时候春草还刚刚生长,鸟雀已经开始哺乳,鸟雀啼叫着飞过已经开败的落花。
自怜自叹自己年纪很老了,一定要加倍珍惜年华,享受这美好闲适的时光。
注释
严少尹:即严武。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末
葵:草木植物,有莵葵、凫葵、楚葵等,其嫩叶皆可食。
黄发:年老之征。
我隐居的地方虽然荒凉,但是长满了松树和菊花,家里藏书很多。
我烹制葵菜邀请尊贵的宾客,来到我贫穷简陋的家里欣赏青竹。
这时候春草还刚刚生长,鸟雀已经开始哺乳,鸟雀啼叫着飞过已经开败的落花。
自怜自叹自己年纪很老了,一定要加倍珍惜年华,享受这美好闲适的时光。
注释
严少尹:即严武。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末
葵:草木植物,有莵葵、凫葵、楚葵等,其嫩叶皆可食。
黄发:年老之征。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该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末,时诗人王维被免于任伪职罪之后,复官之前,在家闲居。经历安史之乱中陷贼、被迫接受伪职和两京收复后入狱的打击,诗人的思想感情很复杂,处于出与处的矛盾之中,该诗即为此种思想情绪的流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该诗首句引用典故。西汉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不愿同流合污,于是辞官回乡,在所住的院中开了三条小路,只与当时志趣相投的好友求仲、羊仲来往。陶渊明在写《归去来兮辞》,化用此事而写出“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诗人在这里一语双关,既用“三径”写出了诗人隐居的事实,也同时向来访者表示:你们都是我志趣相投的朋友。松、菊在古代都是志向高洁的象征,用在这里非常贴切。一个“荒”字,既说明松、菊的茂盛,也说明来客稀少,更说明诗人独处的生活——“图书共五车”,有很多书可读,并不寂寞。
颔联“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两句写了两个场景,一个是诗人自己,因有朋友前来非常高兴,忙着煮菜做饭招待贵宾;另一个是来访的贵宾们,在院里随意走动,欣赏院里的景色。“看竹”的竹,只是一种代称,代指院里各种植物,但因竹与松、菊一样,是君子志向的象征,所以特意点出来。该诗前二联,符合“见过”所要表达的客套话。
颈联“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二句,却耐人寻味,别有深意,需要于象外味外求。该联最是味外有味,历来受到好评。该二句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及人,以物喻已。古人云:“五六起下意,言鹊乳甫先春草,莺啼倏过落花,此年华之所以可惜也。分明有‘甫’‘倏’二字在句内,名缩脉句。‘过’谓历其时,非历其地。”鹊乳,春草未生而乳,以为“先”;莺啼,花开已落而啼,谓其“过”。诗之“先”“过”二字,妙不可言,具有非常强烈的时间感。鹊乳甫先春草而喻生,莺啼倏过落花而喻息,极其普通而为人所不经意的自然物象,却寓于生灭有无的禅理。鹊乳与莺啼相对,春草与落花同举,既是进行时,又是过去时,诗人的惜春之心与自怜之意深藏不露。而从结构上看,此联承上启下,前后映带,自然引发了尾联的慨叹。
尾联,意格凸显,此二句显然是有针对性的,是一种答词。肯定是严少尹与诸公们来访时说了点什么慰问的话,而让王维有此“一倍惜年华”之语。故结处答其意,言自怜暮景。如此写法,省却了许多非诗的交代,诗至篇末,才算明点了“见过”之题。
整体来看,该诗写隐者家境之清贫,心境之清闲,显得清新自然又轻快活泼。虽州府少尹过访,也只是烹葵看竹,时值晚春,人届暮年,又特别珍爱光阴,故结语“一倍惜年华”以收束全篇,表达出有避世之心而无厌生之意。“鹊乳”以迎春,“莺啼”以送春,春来春去,写时光流转之飞速,更见年华之值得珍惜。
颔联“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两句写了两个场景,一个是诗人自己,因有朋友前来非常高兴,忙着煮菜做饭招待贵宾;另一个是来访的贵宾们,在院里随意走动,欣赏院里的景色。“看竹”的竹,只是一种代称,代指院里各种植物,但因竹与松、菊一样,是君子志向的象征,所以特意点出来。该诗前二联,符合“见过”所要表达的客套话。
颈联“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二句,却耐人寻味,别有深意,需要于象外味外求。该联最是味外有味,历来受到好评。该二句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及人,以物喻已。古人云:“五六起下意,言鹊乳甫先春草,莺啼倏过落花,此年华之所以可惜也。分明有‘甫’‘倏’二字在句内,名缩脉句。‘过’谓历其时,非历其地。”鹊乳,春草未生而乳,以为“先”;莺啼,花开已落而啼,谓其“过”。诗之“先”“过”二字,妙不可言,具有非常强烈的时间感。鹊乳甫先春草而喻生,莺啼倏过落花而喻息,极其普通而为人所不经意的自然物象,却寓于生灭有无的禅理。鹊乳与莺啼相对,春草与落花同举,既是进行时,又是过去时,诗人的惜春之心与自怜之意深藏不露。而从结构上看,此联承上启下,前后映带,自然引发了尾联的慨叹。
尾联,意格凸显,此二句显然是有针对性的,是一种答词。肯定是严少尹与诸公们来访时说了点什么慰问的话,而让王维有此“一倍惜年华”之语。故结处答其意,言自怜暮景。如此写法,省却了许多非诗的交代,诗至篇末,才算明点了“见过”之题。
整体来看,该诗写隐者家境之清贫,心境之清闲,显得清新自然又轻快活泼。虽州府少尹过访,也只是烹葵看竹,时值晚春,人届暮年,又特别珍爱光阴,故结语“一倍惜年华”以收束全篇,表达出有避世之心而无厌生之意。“鹊乳”以迎春,“莺啼”以送春,春来春去,写时光流转之飞速,更见年华之值得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857
-
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665
-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339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86
-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 333
-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976
-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739
-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接 一作:到)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688
-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唯 一作:惟)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514
-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212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