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酬乐天劝醉

元稹 〔唐代〕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
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
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
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
愿君听此曲,我为尽称嗟。
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
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共醉真可乐,飞觥撩乱歌。
独醉亦有趣,兀然无与他。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
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酒曲酿成清浊各异的美酒,恰似牡丹绽放深浅不一的花瓣。
少年们相约畅饮,这酣畅之乐哪有边际?
深沉酒意能营造神妙境界,不必苦悟《楞伽经》的玄理。
酒后红晕泛颊如返童颜,何须金丹仙药驻颜?
刘伶曾赞颂酒德,可惜他道尽的妙处还太少。
且听我为酒高歌一曲:
饮一杯便容光焕发,十盏下肚胆气豪迈。
半酣时无拘无束,酩酊后返归平和。
众人共醉时飞杯高歌最是畅快,独自微醺时兀坐静思亦有雅趣。
看那美人在灯下沉醉,眼波流转顾盼生姿;
王孙醉倒锦床,华服凌乱浑然不觉。
你今番劝我痛饮,这劝酒之意究竟为何?
注释
神曲:用以酿酒。
涯:泛指边际。
酡颜:饮酒脸红貌。亦泛指脸红。
刘伶:刘伶(221年-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人,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太和: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兀然:昏然无知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诗以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 起兴,借酒喻人生百态,赞饮酒之乐。诗中写饮酒可入神境、返童颜,胜似求仙悟禅,又以刘伶衬酒德之深。描绘共醉狂欢、独醉自适及美人王孙醉态,画面鲜活,末句以问收束,将对酒中真趣的咏叹与人生哲思融于酣畅笔墨。
展开阅读全文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您可能感兴趣...
  • 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516
  • 遣悲怀三首·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荩箧 一作:画箧)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 ...

    708
  • 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身后意 一作:身后事)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 ...

    990
  • 遣悲怀三首·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888
  • 放言五首

    《放言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于元和五年(810)至元和九年(814)被贬江陵期间创作的组诗。该组诗共五首,每篇以七言律诗形式展开:首章借“逢酒便高歌”展现洒脱人生态度;次章通过“莫将心事厌长沙”化用贾谊典故表达处世态度;三章以“霆轰电烻”等自然意象阐释生死观;四章运用道家典故论述天命思想;末章聚焦生死观与人生哲理。组诗内容连贯,善用典故......

    1
  • 一七令·茶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 ...

    416
  • 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98
  • 咏廿四气诗·清明三月节

    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83
  • 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间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388
  • 冬白纻歌

    吴宫夜长宫漏款,帘幕四垂灯焰暖。西施自舞王自管,雪纻翻翻鹤翎散,促节牵繁舞腰懒。舞腰懒,王罢饮,盖覆西施凤花锦,身作匡床臂为枕。朝佩摐摐王晏寝,酒醒阍报门无事。子胥死后言为讳,近王之臣谕王意。共笑越王穷惴惴,夜夜抱冰寒不睡。...

    5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