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四更天深山吐出了一弯明月,天亮前洒满清辉的水面映照着楼阁。
尘封已久的匣子中,镜子仿佛自动打开,风轻轻吹过,帘子自己挂上了钩子。
月光下的白兔可能疑惑为何有人头发如此斑白,就连那月中的蟾蜍也似乎眷恋着人的貂裘。
我斟酌着,嫦娥在月宫中孤单,但她能忍受那寒冷的天气,度过漫长的九秋。
注释
尘匣:灰尘积匣。
兔:传说中的月宫玉兔。
蟾:传说月宫中有蟾蜍(蛤蟆)。
姮娥:嫦娥。
四更天深山吐出了一弯明月,天亮前洒满清辉的水面映照着楼阁。
尘封已久的匣子中,镜子仿佛自动打开,风轻轻吹过,帘子自己挂上了钩子。
月光下的白兔可能疑惑为何有人头发如此斑白,就连那月中的蟾蜍也似乎眷恋着人的貂裘。
我斟酌着,嫦娥在月宫中孤单,但她能忍受那寒冷的天气,度过漫长的九秋。
注释
尘匣:灰尘积匣。
兔:传说中的月宫玉兔。
蟾:传说月宫中有蟾蜍(蛤蟆)。
姮娥:嫦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月夜风景图。“四更山吐月”,说明时间已经深入夜晚,月亮从山后升起。“残夜水明楼”则是画出一片宁静的水面和高耸的楼阁,这里的“水明”意味着水质清澈,映照出月光和楼影。
接着诗人笔触转至室内细节,“尘匣元开镜”表达的是古代女子在梳妆台前整理妆容,但这里的镜子因久未使用而积满了尘埃。“风帘自上钩“则描绘出微风轻拂,窗帘自然卷起挂在门钩上,透露出室内外空气流动的意境。
接下来两句“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视。“兔应”指的是月亮中常见的一只兔子,而“疑鹤发”则是说疑惑为何有人头发如此斑白。“蟾亦恋貂裘”比喻了对美好的依恋,就如同蟾蜍恋慕着高贵的貂皮一样。
最后两句“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则是表现诗人内心的感受。“斟酌”意为细致考虑,而“姮娥“在神话中是一位美丽的月亮女神,这里用以比喻夜晚的孤独和沉思。“天寒耐九秋”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虽然外界天气渐冷,但他愿意忍受这份寒冷,静候着时间的流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抒发,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接着诗人笔触转至室内细节,“尘匣元开镜”表达的是古代女子在梳妆台前整理妆容,但这里的镜子因久未使用而积满了尘埃。“风帘自上钩“则描绘出微风轻拂,窗帘自然卷起挂在门钩上,透露出室内外空气流动的意境。
接下来两句“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视。“兔应”指的是月亮中常见的一只兔子,而“疑鹤发”则是说疑惑为何有人头发如此斑白。“蟾亦恋貂裘”比喻了对美好的依恋,就如同蟾蜍恋慕着高贵的貂皮一样。
最后两句“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则是表现诗人内心的感受。“斟酌”意为细致考虑,而“姮娥“在神话中是一位美丽的月亮女神,这里用以比喻夜晚的孤独和沉思。“天寒耐九秋”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虽然外界天气渐冷,但他愿意忍受这份寒冷,静候着时间的流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抒发,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月
黄金双阙水晶宫,滟滟银潢贯碧空。一曲霓裳羽衣舞,桂花如露湿天风。...
- 1
-
月
月,月。暂盈,还缺。上虚空,生溟渤。散彩无际,移轮不歇。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正看云雾秋卷,莫待关山晓没。天涯地角不可寻,清光永夜何超忽。...
- 3
-
月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 3
-
月
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海上风云摇皓影,空中露气湿流光。斜临户牖通宵烛,回照阶墀到晓霜。庾亮恃才高更逸,方闻墨翰已成章。...
- 2
-
月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 2
-
月
狡兔顽蟾死复生,度云经汉澹还明。夜长虽耐对君坐,年少不禁随尔行。玉桂影摇乌鹊动,金波寒注鬼神惊。人间半被虚抛掷,唯向孤吟客有情。...
- 3
-
月
寥寥天地内,夜魄爽何轻。频见此轮满,即应华发生。不圆争得破,才正又须倾。人事还如此,因知倚伏情。...
- 2
-
月
《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清明圆月的洒落于江畔与楼阁,显出一片皎洁光亮的景象;后两句写月缺时人固然惆怅,而月圆时人未必不愁,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情感无关。全诗富含人生哲理,格调凄切哀婉。...
- 3
-
月
徐徐东海出,渐渐上天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 1
-
月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 4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