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不复挂朝参,鱼鸟由来性所耽。
箧里符经都已废,山中孳草渐能谙。
疏狂自分三宜黜,懒病其如七不堪。
深谢故人推毂意,莫将阳羡比终南。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朝廷里早已没有了我的姓名,喜爱鱼鸟却是我生来的本性。
匣子里的阴符经早成了废纸,山野中的草药也逐渐能辨认。
疏狂不羁自认为早应罢黜,庸懒任职就有七条不称。
深深地感谢老朋友帮助的心意,可别把我的家居当作“终南捷径刀”。
注释
①朝参(zhāo cān):上朝参见皇帝。
②鱼鸟:指自由的平民生活。
③符经:古代兵书.
④三宜黜:用柳下惠事。据《论语·彻子》篇记载,柳下惠任法官时,三次被罢官。有人劝他离开,他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意思是,只要耿直对待人事,到哪里都会被罢官。
⑤七不堪:用嵇康事。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对山涛推荐他做官深为不满,以“七不堪”、“二不可”九条理由拒绝。
⑥推毂(gǔ):以推动车轮比况推荐人才。
⑦阳羡:旧县名,有荆南山。终南:秦岭山峰之一。后指隐居之处。
朝廷里早已没有了我的姓名,喜爱鱼鸟却是我生来的本性。
匣子里的阴符经早成了废纸,山野中的草药也逐渐能辨认。
疏狂不羁自认为早应罢黜,庸懒任职就有七条不称。
深深地感谢老朋友帮助的心意,可别把我的家居当作“终南捷径刀”。
注释
①朝参(zhāo cān):上朝参见皇帝。
②鱼鸟:指自由的平民生活。
③符经:古代兵书.
④三宜黜:用柳下惠事。据《论语·彻子》篇记载,柳下惠任法官时,三次被罢官。有人劝他离开,他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意思是,只要耿直对待人事,到哪里都会被罢官。
⑤七不堪:用嵇康事。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对山涛推荐他做官深为不满,以“七不堪”、“二不可”九条理由拒绝。
⑥推毂(gǔ):以推动车轮比况推荐人才。
⑦阳羡:旧县名,有荆南山。终南:秦岭山峰之一。后指隐居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诗首联总述十余年隐居读书的体会。“姓名不复挂朝参”,在平静中带着不平。表面上说久不在朝任职,隐居山林,以鱼鸟为友,以鱼鸟为乐,习以成性。对于诗人而言,从悉心仕进到性耽鱼鸟,是一个变化;就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而言,性耽鱼鸟的人,大概也极少极少。因此,这“鱼鸟由来性所耽”的原因是“姓名不复挂朝参”。名不挂朝参的原因,诗人留在第三联中申述。
颔联承“鱼鸟由来性所耽”申述。因为“由来”性耽鱼鸟,故而“箧里符经都已废”。诗人嘉靖八年会试(1529年)第一,堪称精于文策;史称他通晓兵法,兼长刺枪拳棍,堪称精于武略。既然如此,声称“都已废”,废其所长,必有原因。这个原因,作者依然引而不发,确乎善于蓄势。“山中药草渐能谙”,是对上句的补充。既然符经已废,人脑总要活动,思维不能真空。不经心国事,不攻研文策武略,则可多识草木之名,草木之形,草木之性。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渐”字,这个“渐”宇既反映诗人熟悉药草名、形、性的渐进过程,又反映了诗人弃符经谙药草的艰难过程。
颈联以自责的口气诉说“姓名不复挂朝复”的真谛,委婉多讽,十分得体。诗中借柳下惠事,说明自己正直。正直而被罢官,却自责“疏狂”,妙处是意在言外。借嵇康事与借柳下惠事并不相等,借柳是直接的,故加“自分”以肯定;借嵇是类比性的,则加“其如”以调节。这种分寸感,带着文章家的气质。至此,诗人已经从自身的、社会的两个方面回答前文提出的悬念,完成了诗思的主旨。
尾联,据记载,诗人期复用,先后受到赵文化和胡宗宪的推荐。尽管前文申说废符经耽鱼鸟,且疏狂懒病,但是,诗人还是毅然接受了朝廷的复用,在复用后“受知分宜,戮力行间,身当倭寇,转战淮海”,终到“受事未几,遂以身殉”。这后来的事实说明诗人非一般沽名钓誉、醉心官爵者可比。这个事实却先预示在“莫将阳羡比终南”诗句中。诗人表示心迹,他以直道事人、忧民爱国为念,不以官爵势利为意。
诗首联描写自己性耽鱼鸟,不乐仕进;颔联描写自己原来熟习的军事、政治已经荒废,而不熟悉的药草却逐渐熟悉了,不言罢黜之久;颈联继续深入阐明其不乐为官,不宜为官的“疏狂”的性格;尾联扣紧诗的题旨,说明自己羡慕阳羡山中的隐居之所;诗中有自白,有自解,也有不平之鸣。全诗宛曲、爽朗、斐然可观。
颔联承“鱼鸟由来性所耽”申述。因为“由来”性耽鱼鸟,故而“箧里符经都已废”。诗人嘉靖八年会试(1529年)第一,堪称精于文策;史称他通晓兵法,兼长刺枪拳棍,堪称精于武略。既然如此,声称“都已废”,废其所长,必有原因。这个原因,作者依然引而不发,确乎善于蓄势。“山中药草渐能谙”,是对上句的补充。既然符经已废,人脑总要活动,思维不能真空。不经心国事,不攻研文策武略,则可多识草木之名,草木之形,草木之性。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渐”字,这个“渐”宇既反映诗人熟悉药草名、形、性的渐进过程,又反映了诗人弃符经谙药草的艰难过程。
颈联以自责的口气诉说“姓名不复挂朝复”的真谛,委婉多讽,十分得体。诗中借柳下惠事,说明自己正直。正直而被罢官,却自责“疏狂”,妙处是意在言外。借嵇康事与借柳下惠事并不相等,借柳是直接的,故加“自分”以肯定;借嵇是类比性的,则加“其如”以调节。这种分寸感,带着文章家的气质。至此,诗人已经从自身的、社会的两个方面回答前文提出的悬念,完成了诗思的主旨。
尾联,据记载,诗人期复用,先后受到赵文化和胡宗宪的推荐。尽管前文申说废符经耽鱼鸟,且疏狂懒病,但是,诗人还是毅然接受了朝廷的复用,在复用后“受知分宜,戮力行间,身当倭寇,转战淮海”,终到“受事未几,遂以身殉”。这后来的事实说明诗人非一般沽名钓誉、醉心官爵者可比。这个事实却先预示在“莫将阳羡比终南”诗句中。诗人表示心迹,他以直道事人、忧民爱国为念,不以官爵势利为意。
诗首联描写自己性耽鱼鸟,不乐仕进;颔联描写自己原来熟习的军事、政治已经荒废,而不熟悉的药草却逐渐熟悉了,不言罢黜之久;颈联继续深入阐明其不乐为官,不宜为官的“疏狂”的性格;尾联扣紧诗的题旨,说明自己羡慕阳羡山中的隐居之所;诗中有自白,有自解,也有不平之鸣。全诗宛曲、爽朗、斐然可观。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诗人于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罢官在故乡阳羡山读书十余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复召用。得召用信息,报京师友人,申明心迹,遂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复官后报京师友人》是明代诗人唐顺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诗人复官后写给在京城的朋友的,目的是解释自己的心境自已生性爱好自然,做官亦不称其职,自己的家居也并非以此邀名,并且对朋友的帮助深表谢意。全诗委蜿曲折,情真意切。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送杨训导擢曹州掌教二首·其一
传魁之世久知名,君作师儒更有声。巳道江东桃李遍,春风还被鲁诸生。...
- 1
-
观道士祈雨二首·其二
巫舞商阳古有之,神灵风雨灌坛时。阴阳夑理输谁力,秪遣儿童颂法师。...
- 1
-
古北口
诸城皆在山之坳,此山冠城如鸟巢。到此令人思猛士,天山万里鸣弓弰。...
- 1
-
题赵渐斋序芳园
为耽泉石谢尘缨,散发扁舟羡独行。数亩荒庐堪自老,满川凫鹭欲相迎。已知野叟无机事,不向渔翁说姓名。余亦洞庭洲畔客,因君转切故乡情。...
- 2
-
七夕公馆忆海上二首·其二
一水盈孟几许遥,犹烦灵鹊为填桥。千年精卫空衔石,涨海烟波只自饶。...
- 1
-
七夕公馆忆海上二首·其一
牛女双星隔水明,一年一渡尚心惊。天河风浪何如海,海上征人昼夜行。...
- 1
-
横岭
一畚石与一畚钱,悬绠千寻未及泉。吹玉往时犹可诧,汲金此地更堪怜。...
- 2
-
银山寺说法台
秋山面面翠屏回,孤石支撑说法台。想见高僧开口处,诸峰曾与点头来。...
- 2
-
游铁壁
一峰特竦如削铁,古松根透石纹裂。我欲峰头看八荒,安得手中凭九节。...
- 1
-
题丰润寺中古钟
腰下巳磨凫氏舞,顶间仅属禹王堆。外国奇文翻不出,山僧道是海中来。...
- 2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