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读墨子

韩愈 〔唐代〕
  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泛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
  儒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哉?余以为辩生于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说,非二师之道本然也。
  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儒家讥讽墨家的尚同、兼爱、尚贤、认同有鬼神存在等思想,但是孔子对当官的人很敬畏,在哪个国家就不说那个国家的官员的坏话。(孔子在)《春秋》(里)讽刺专权的臣子,这难道不是“尚同”吗?孔子关爱众人亲自践行仁义的理念,以广泛的施舍救济众人为圣贤,这难道不是“兼爱”吗?孔子看重贤才,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科目来褒奖弟子,以人死了但是名声没有显扬为耻,这难道不是“尚贤”吗?孔子主张祭祀祖先的时候要当祖先就在面前一样恭敬,讽刺哪些虚情假意的祭祀的人,说“我祭祀就会享受到祖先赐予的好处”,这难道不是在证明鬼神的存在吗?
  儒家和墨家都称赞尧帝和舜帝,都反对夏桀和商纣,都是注重自身修养端正心态来治理天下国家,为什么要像(现在)这样不相认同呢?我认为分歧产生于后代的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向他人推崇他们老师的学说,不是两位先师的思想的本意。
  孔子必须借鉴墨子的思想,墨子必须借鉴孔子的思想,不互相借鉴就不足以形成各自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
您可能感兴趣...
  • 与李翱书

      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 ...

    85
  • 与祠部陆员外书

      执事好贤乐善,孜孜以荐进良士、明白是非为己任,方今天下一人而已。愈之获幸于左右,亦将一年于今矣。诚不自识其言之可采与否,其事则 ...

    121
  • 崔山君传

      谈生之为《崔山君传》,称鹤言者,岂不怪哉!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昔之圣 ...

    705
  • 韩愈

    排斥异端尊孔孟,推原人性胜荀杨。平生胆气尤奇伟,何止文章日月光。...

    4
  • 与崔群书

      自足下离东都,凡两度枉问,寻承已达宣州,主人仁贤,同列皆君子,虽抱羁旅之念,亦且可以度日,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 ...

    664
  •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选举。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①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 ...

    698
  • 琴操十首·龟山操

    龟之氛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祗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2
  • 琴操十首·拘幽操

    目窈窈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呜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4
  • 答刘正夫书

    愈白进士刘君足下:  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其诚然,幸甚幸甚!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 ...

    330
  •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大父利贞,有名玄宗世。为御史中丞,举弹无所避,由是出为陈留守,领河南道采访处置使,数岁卒官。皇考讳郇,以 ...

    565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