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和约法师临友人

陶弘景 〔南北朝〕
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
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纠错
赏析
纠错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一生死,齐荣辱。其理想的最高境界为“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即斩断人间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摒弃于心,这是难乎其难的。“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是修炼者身上矛盾的统一。一方面它矜夸自己修炼到家的道家本色,即已经十多年不动感情,不落眼泪,这在常人是很难做到的。另一方面它也坦率地承认“有数行泪”,仍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并未炉火纯青到太伤忘情的地步。这两句诗凸现了有真情实性的修道者的形象,很符合陶弘景的实际情形。
长时间不哭泣蕴藉在心头的泪水自然丰盈。上述二句在全诗并非正意,只在蓄势,跌出以下二句,从巨大的时间反差之间,表现感情的强烈与交情的深厚:“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打个比方来说,一个人辛辛苦苦挣钱,积攒了十多年,却在一天之内为朋友的需要而全部奉献上,这该有多么不寻常的交情!诗人为“君”流尽眼泪,含意亦是如此。此“君”具体当指谁当然无从得知,但能与诗人如此契心,必然是位不慕荣利、恬淡隐退的方外之士,是诗人志同道合的良友。爱之深才能恸之悲,从泪眼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友情的真挚。这两句诗既写实,也带有一定程度的夸张。“秋风前”不仅仅点明哭临的节令,且渲染了悲哀凄怆的氛围,因为“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而为霜”,草木凋零与哀悼亡人两者融为一体。说它夸张,因为泪水毕竟不会一日而流尽。且那“洒”字,表现了泪水的倾泻而出,有很强的感染力,大有“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意境。
陶弘景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您可能感兴趣...
  • 胡笳曲

    负扆飞天历,与夺徒纷纭。百年三五代,终是甲辰君。...

    392
  • 答虞中书书

      栖六翮於荆枝,望绮云於青汉者,有日于兹矣;而春华来被,草石开鲜,辞动情端,志交衿曲,信知邻德之谈,无虚往牍。夫子虽迹躔朱阁,而 ...

    422
  • 寒夜怨

    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空山霜满高烟平,铅华沈照帐孤明。寒月微,寒风紧,愁心绝,愁泪尽。情人不胜怨,思来谁能忍?...

    335
  • 陶弘景

    缚屋倚松志本清,援图成趣若为情。预闻国政无虚日,笑杀山中宰相名。...

    1
  •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10
  •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