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秋胡行

傅玄 〔魏晋〕
秋胡纳令室,三日宦他乡。
皎皎洁妇姿,泠泠守空房。
燕婉不终夕,别如参与商。
忧来犹四海,易感难可防。
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长。
百草扬春华,攘腕采柔桑。
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
罗衣翳玉体,回目流采章。
君子倦仕归,车马如龙骧。
精诚驰万里,既至两相忘。
行人悦令颜,借息此树旁。
诱以逢卿喻,遂下黄金装。
烈烈贞女忿,言辞厉秋霜。
长驱及居室,奉金升北堂。
母立呼妇来,欢乐情未央。
秋胡见此妇,惕然怀探汤。
负心岂不惭,永誓非所望。
清浊自异源,凫凤不并翔。
引身赴长流,果哉洁妇肠!
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秋胡娶了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婚后三天他便为官远赴他乡。
新妇是这样的纯洁美丽,但却独守冷清的空房。
夫妻和好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一旦分别就不再相见如同参商。
忧愁袭来就像四海一样深广,这种怀人的忧思最易感知而又最难防。
一般人都说日子过得太快,而满怀愁思的人却苦于黑夜太长。
当百草春天开花的时候,新妇捋袖去采摘柔桑。
雪白的手攀着繁枝,可是采下的桑叶还不满筐。
锦绣衣裳穿在她的玉体上,回眸之时目光流转炯炯有光。
这时秋胡厌倦为官辞官而归,驾车的马昂首腾跃气派堂皇。
他怀着诚意奔驰万里归来,但走近家乡夫妻双方都已不再记得对方模样。
远行归来的人看上了采桑女的容貌,请采桑女允许他停车休息在树旁。
他便用“遇上公卿少年郎可脱力田之苦”的话语来引诱采桑女,接着还取下黄金的饰物要赠送对方。
刚烈贞洁的采桑女十分愤怒,坚拒的言辞严厉得就像秋霜。
秋胡驱车回到了家里,捧着黄金拜见母亲来到北堂。
母亲立刻呼唤媳妇前来,此时大家感到欢乐无穷喜气洋洋。
可是秋胡一见到这媳妇,心中顿时无比的惊惧恐慌。
妻子对他的负心难道不觉得羞惭,对他的长相厮守的誓言又满怀失望。
夫妻二人清浊必不同源,野鸭和凤凰哪能一同飞翔。
于是抽身跳进长长的河流中,真果断刚强啊这洁妇的心肠。
那个做丈夫的既是不好,这个做妻子的似乎也过于烈刚。
注释
秋胡:春秋时期鲁人,传说中“秋胡戏妻”故事的主人公。可参看卷四颜延之《秋胡诗》。
纳:娶妻。
令室:美丽贤惠的妻子。
宦(huàn):为官。一作“官”。
泠泠(líng):清凉、冷清的样子。一作“冷冷”。
燕婉:同“嬿婉”,举止安闲和顺,也指夫妻和好。
攘(rǎng)腕:捋袖露出手腕。
彩章:一作“来车”。
龙骧(xiāng):形容马昂首快跑有如龙昂首腾跃。
至:一作“去”。
行人:指秋胡。颜:一作“色”。
借:一作“请”。树:一作“路”。
逢郎喻:指秋胡对采桑女说,你如果遇到公卿少年郎,就可脱离采桑力田之劳苦。
北堂:房屋北边的居室,主妇所居,后以“北堂”代母亲。
央:尽。
惕然:戒惧的样子。
探汤:把手伸进沸水里,喻戒惧。
必:一作“自”。
凫(fú):水鸟,俗称“野鸭”。凫,一作“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秋胡行》歌咏的是秋胡戏妻的故事。故事最早见于刘向《列女传》,大略是:鲁国秋胡娶妻才五天,就到陈国去做官,一去五年才回来。未到家之前,见路旁有一美妇人在采桑,他就停下车子,挑逗说:“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我这里有金子,愿给您。”妇人说:“我采桑力作,衣食自给,奉养二老,不需要您的金子!”秋胡归家,拜见了母亲,母亲叫人把媳妇唤来,一看,正是刚才采桑的女子。秋胡很尴尬,妻子也非常气愤,觉得他品行太污秽了,于是投河而死。《乐府解题》曰:“后人哀而赋之,为《秋胡行》。”目前从《乐府诗集》见到最早的咏本事的《秋胡行》,就是傅玄的作品。傅玄此诗题一作《和班氏诗》,或许在傅玄之前有题为班婕妤或班昭的乐府古辞在流传。
这是一首叙事诗,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段,首段为恨别,中段为路遇,末段为死节,最后两句是作者的议论。
诗开篇即写道:“秋胡纳令室,三日宦他乡。“令室”即可意的夫人。“三日”本事谓五日,而《西京杂记》又作三月,乃流传中的异辞,比较起来在此诗中作三日为顺妥。“皎皎洁妇姿,泠泠守空房。”“泠泠”一作冷冷,还是作泠泠好,它既包含了“冷冷”即清冷的意思,又有清白的意思,与上句“皎皎”相应。这两句既写出了秋胡妻的贞洁自守——突出了她性格中主要方面,为故事发展提供了根据,又写出了“守空房”的孤独,显出她命运的悲剧。下面就写别后的痛苦。“燕婉不终夕,别如参与商。”“燕婉”指新婚恩爱,“不终夕”即未终期。古礼,女子嫁三日,告庙上坟,谓之成婚,才算完成了婚礼,故有“三日新妇(新娘)”的成语。而秋胡三日就宦他乡,所以说“燕婉不终夕”,一去多年不归,所以说“别如参与商”。参与商是二颗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在天空的星,古人常用来比喻分离。“忧来犹四海,易感难可防。”是说忧愁就像四海水,容易被激动起来而难于防遏,这是比喻她忧愁的深广、不可抑制。“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长。”这是她不堪愁苦煎熬而发出的怨声,人们都说人生太短,可她却生怕夜太长了。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浅易,若设身处地思考一下,就觉得很是深切了。
中间一段是全诗的主干部分。先写秋胡妻采桑。通过采桑情形的描写见出秋胡妻的美丽:“百草扬春华(即花)”是景物的衬托,“攘腕(捋袖伸出手腕)采柔桑”显出姿态美,“素手”、“玉体”显出形体美,“回目流采章(章即采,此句即回目流彩)”显出表情美。这些描写正是对篇首“令室”、“皎皎”的一个补充。在描写她的美貌的同时,也写出她的勤劳、她的忧伤:“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落叶”即摘下来的叶子,枝上有那么多繁茂的叶子,竟摘不满箩筐,表示她在思念丈夫、有些心不在焉,这两句是化用《诗经·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的意思。而后再写秋胡的到来。“君子”指丈夫,他虽说是“倦仕归”,实在官也做得不小、派头也挺大,“车马如龙骧”,像龙一样腾跃,是衣锦还乡了。“精诚驰万里”是说他想念妻子不远万里归来,“既至两相忘”,来到之后两人竟都不认识了。“行人悦令颜,借息此树旁。”“行人”指秋胡,因他们夫妻互不相识,在这一刻就成了陌路人。“悦令颜”见妇人长得好看喜欢上了,“借息”,借故歇息,见出他的狡狯。下面就是引诱,“逢卿喻”就是“力桑不如见国卿(辛辛苦苦采桑不如嫁个大官)”那样的话,这似乎是当时不少高官调戏农家女的伎俩,比如《陌上桑》中的使君也是;并且又迫不及待地卸下黄金,似乎妇人顷刻可以到手了。这些描写见出他的虚荣、虚伪和那种好色的丑态。路遇这一幕是这样结束的:“烈烈贞女忿,言辞厉秋霜。”秋胡遭到其妻的痛斥严拒,诗只用了两句,比本事少得多,见出她的刚决,对这种人不值得多费口舌,拦头一击可矣。
后段,“长驱及居室,奉金升北堂。”这种人真是恬不知耻,遭没趣后,居然还是“长驱”;又真虚伪至极,将刚刚想买妇人欢心的金拿来孝敬母亲(北堂为其母住室),欲讨老人喜欢。其母真是喜出望外,“立呼妇来”,以共享团聚之乐,其妇知丈夫归来,那也一定欣喜无比,可是等待她们的竟是晴天霹雳:“秋胡见此妇,惕然怀探汤。负心岂不惭,永誓非所望。”上两句写秋胡,在真相败露、四目睽睽时惊惧得像被开水烫着一样;下两句写其妻逼视秋胡:这样的负心汉岂不羞惭,当初的信誓旦旦竟是这样的结果。妇人只是为着三日恩情,守了多年空房,朝思暮想,不意其夫竟是这样的人,可以想见其恼怒、失望、悲苦。诗句从“欢乐情未央”一下子跳到“秋胡见此妇”,把尖锐的戏剧冲突猛然间推出来,极是跌宕。愤怒之后她又清醒了:“清浊自异源,凫凤不并翔。”清流、浊流不是一个源头,野鸭与凤凰飞不到一处,这是由于本性的不同。这是比喻她和其夫不可共处,将其夫比作“浊流”、“凫”,见出对其厌恶、轻蔑,“自”、“不”两个断语见出她的清醒、冷静。于是她与其夫毅然决裂,投河自尽,维护了自身的清白。
秋胡妻是忠实于爱情的,但她追求的爱情是真挚的、纯洁的,容不得欺骗和虚假,而发觉受骗蒙辱,就以死相抗,这是“洁妇”的典型,诗篇的开头与结尾两次称她为“洁妇”,就是对她的行为与品质的概括。应当说,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赞扬她,在故事的展开中也处处在赞扬她。可是结尾的两句议论:“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又有批评之意,认为她太刚烈了。这批评中有对其死的惋惜,同时也含有传统伦理观对妇女的偏见,按照三从四德标准,她做得太过分了。这样,作者的评价与作品的表现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但还并不严重;唐刘知几竟然斥责秋胡妻为“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明杨慎干脆骂是“妒妇”。那就是站在封建礼教的立场上对这位女性的恶意攻击了。由此也可见出,秋胡妻这个典型具有某种程度的反传统色彩。
明陆时雍在《诗镜总论》里曾赞扬傅玄善于叙事。此篇确实也见出他这种特长。这篇长诗写得层次清楚,脉络分明,情节组织得相当得当。与本事比较起来,诗的文字要简洁得多,但描写——人物外貌和心理的描写却增多了,这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也比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写好故事、写好人物,这是叙事诗成功的关键,在当时文人叙事诗作品很少、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傅玄写了几首较好的作品,其成绩是值得重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
傅玄
傅玄(217~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阳(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人,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 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傅燮,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魏扶风太守。
您可能感兴趣...
  • 秋胡行·其一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负揜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

    8
  • 秋胡行·其二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6
  • 秋胡行

    泛泛绿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芙蓉含芳。菡萏垂荣。夕佩其英。采之遗谁。所思在庭。双鱼比目。鸳鸯交颈。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12
  • 秋胡行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得人则安。失人则危。唯贤知贤。人不易知。歌以咏言。诚不易移。鸣条之役。万举必全。明德通灵。降福自天。...

    5
  • 秋胡行二首

    春日迟迟。桑何萋萋。红桃含夭。绿柳舒荑。邂逅粲者。游渚戏蹊。华颜易改。良愿难谐。...

    5
  • 秋胡行

    《秋胡行》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模拟秋胡妻的口吻叙述整个事件。前四句回顾婚配前后,“时逢”以下四句专写婚后情况,“三月”以下八句正面写秋胡戏妻场景,“日暮”以下八句是余波,“从来”以下八句是秋胡妻的反思和毅然的选择。全诗叙事完整,有初唐七言歌行的风格。...

    3
  • 西长安行

    《西长安行》是西晋诗人傅玄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的前半部分六句写对方的热情问候与赠送礼物,后半部分六句写对方的变心与自已下决心断绝关系时的犹豫,真实而深切地刻画了对爱情充满希望的女子的心理。此诗感情真切自然,设问句的连用增加了诗的跌宕摇曳之感,质朴、自然的语言使得诗歌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内涵生动感人。...

    6
  • 秦女休行

    《秦女休行》是魏晋时期文学家傅玄依乐府旧题而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庞烈女(赵娥)为父报仇之事,可分两个乐章,前章写烈女为父复仇的经过,后章写县令、刑部的表现,渗入想象,以烘托烈女。全诗平铺直叙,在写法上受到了左延年原诗的影响,在艺术特色方面则有较大创新,语言古拙质朴,悲壮奋劲,颇能再现事件进程各个片断的情态,造成总体激昂的氛围。...

    657
  • 吴楚歌

    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兮限层崖。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多端兮谁能理?...

    5
  • 豫章行·苦相篇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

    6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