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纲遗石
大江以南花石纲遗石,以吴门徐清之家一石为石祖。石高丈五,朱勔移舟中,石盘沉太湖底,觅不得,遂不果行。后归乌程董氏,载至中流,船复覆。董氏破资募善入水者取之。先得其盘,诧异之,又溺水取石,石亦旋起。时人比之延津剑焉。后数十年,遂为徐氏有。再传至清之,以三百金竖之。石连底高二丈许,变幻百出,无可名状。大约如吴无奇游黄山,见一怪石,辄瞋目叫曰:“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越中没有好的奇石。董文简的书斋中有一块藏石,品相磊落端正,多个孔穴突出,疏阔爽朗、明畅简易,形状并无奇怪诡异之处。这块石头是朱勔当年主持花石纲时所遗留下来的,原是陆放翁家的遗物。董文简把石头竖立在庭院的台阶上,在石头后面种了一棵剔牙松,辟咡负剑,与石头相互映衬,意境相得益彰。文简在石头的北面修筑了一座小轩,叫做“独石轩”,意思是石头和小轩都是独一无二的。石箦先生在小轩里读书,雕刻铭文来记述这件事情。
长江以南的花石纲遗石中,吴门徐清之家里那块石头可称得上是石头的祖宗。这块石头高一丈五尺,被朱勔移放到船上,承载石头的石盘沉入太湖底,寻觅不得,于是就这样算了。后来这块石头到了乌程董氏的手里,用船装载运送,到了太湖中心船又翻了。董氏花钱招募会游泳的人潜到湖底找寻,却先找到了当年的石盘,人们都十分惊讶,又下到湖底寻找石头,石头也很快被打捞上来,当时的人把石头和石盘比作延津剑。过了几十年后,这块石头和石盘为徐氏所拥有。再后来传到徐清之的手上,他花了三百两银子将它竖立起来。石头连石盘高二丈多,变化百端,难以形容它的样子。大概就像吴无奇游览黄山一样,只要看见一块奇石他就瞪大眼睛大声喊叫:“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注释
1.花石纲:古代专门为皇帝搜罗奇花异石的特殊运输部门。北宋时宋徽宗为修建艮岳而成立,十艘船称为一纲。
2.董文简:董玘(1487~1546年),子文玉,浙江会稽人,官至吏部左侍郎。谥号文简。
3.窋咤(zhúzhà):本指物体在洞穴中突出的样子,此处指洞窟。
4.灵谲波诡:奇异神秘之态。
5.朱勔(miǎn):苏州人,宋徽宗时为皇帝搜罗奇花异石而劳民伤财。
6.陆放翁: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7.除:指台阶。
8.剔牙松:即括子松,常绿乔木。
9.咡(èr):嘴与耳朵之间的部位。
10.石篑先生:陶望龄(1562~1210年),字周望,号石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担任翰林院编修、待讲以及国子监条酒,有《歇庵集》《天水阁集》传世。
11.董氏:董份(1510~1595年),字用均,号南浔山人,鸟程(今浙江湖州南浔)人。官至吏部尚书,有《泌园集》行世。
12.延津剑:指龙泉、大阿两把宝剑。《晋书·张华传》记载了两把剑的故事:“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两剑,以其一与华。后华被诛,剑即失其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蜡棠,波涛惊沸。剑亦从此亡去。”后来就用“廷延津剑”称龙泉和太阿两剑。
13.徐氏:徐奉时(1540~1598年),原名三赐,字大来,号浦,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太仆寺少解。他是园林留园的建造者。
14.吴无奇:吴世奇,子无奇,号恒初,安徽歙县人。官至太常寺解,有《绿滋馆稿》《史裁》等文集。
15.嗔(chēn)目:指睁大眼睛。
文章前后两段,分别记述了绍兴董文简及吴门徐清之家中的花石纲遗石。前者为作者亲见,故详于石之形状、坐落,以“辟咡负剑”形容石松“相得”之情状,十分生动。董文简书斋里有块石头,不仅外貌磊落爽朗,并且其来头也不小,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遗物。正所谓石如其人,石头正象征着陆游炽热磊落的爱国情怀,传至明代也算得上是古物了,放在书斋,再配以松树,既有意境又能观石怀古,实在是雅事一桩;后者得之于传闻,故详于石之传奇经历及传承。以延津双剑之离合,喻石与盘之壁合,增添传奇色彩。奇石当然指石头的形状怪异神奇,但这里介绍的这块花石纲遗石,仅石头的形状从各个角度观看千万种变化,更特别的是它不凡的经历。头和石盘宛若相生相连,石盘落入水中,多年后石头入水,于是两者再重逢,真可传为一段佳话。爱石之人惊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作者也不禁为徐清之的这块石头感叹“岂有此理”了。
全文以被吴无奇惊呼“岂有此理”的黄山奇石作比结尾,既省却许多形容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此老可谓善用笔墨。祁彪佳《越中园亭记》载:“独石轩,董中峰太史构轩读书,立一石甚奇,庭前更有松化石二枚,俨然虬鳞霜干也。宅内御书楼以奉宸翰。”可与这篇散文相参看。
石头比不得金银贵重,但其天然的观赏性却非金银可比。北宋徽宗肯定没有想到命人在江南搜罗奇石之举,在几百年后还能引发这么多离奇有趣的故事。在这篇散文中,越地的石头未沾王气,都比不上花石纲的遗石,吴越许多士大夫更是以遗石为骄傲,树立庭中,修建亭阁,以示风雅。有人为了如愿以偿,竟不惜破费重金。张岱通过列举实例,展现了晚明富家爱石、玩石的浓郁风气。
-
西湖香市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山东进香普陀者日至,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至则与湖之人市焉,故曰香市。 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 ...
- 582
-
炉峰月
炉峰绝顶,复岫回峦,斗耸相乱。千丈岩陬牙横梧,两石不相接者丈许,俯身下视,足震慑不得前。王文成少年曾趵而过,人服其胆。余叔尔蕴 ...
- 934
-
瑞草溪亭
瑞草溪亭为龙山支麓,高与屋等。燕客相其下有奇石,身执囊臿,为匠石先,发掘之。见土葢土,见石甃石,去三丈许,始与基平,乃就其上建屋。 ...
- 238
-
岳王坟
西泠烟雨岳王宫,鬼气阴森碧树丛。函谷金人长堕泪,昭陵石马自嘶风。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泥塑岳侯铁铸桧,只令千载骂奸雄。...
- 2
-
玛瑙寺长鸣钟
女娲炼石如炼铜,铸出梵王千斛钟。仆夫泉清洗刷早,半是顽铜半玛瑙。锤金琢玉昆吾刀,盘旋钟纽走蒲牢。十万八千《法华》字,《金刚般若》居其次。贝叶灵文满背腹,一声撞破莲花狱。万鬼桁杨暂脱离,不愁漏尽啼荒鸡。昼夜百刻三千杵,菩萨慈悲泪如雨。森罗殿前免刑戮,恶鬼狰狞齐退役。一击渊渊大地惊,青莲字字有潮音。特为众生解冤结,共听毗庐广长舌。...
- 3
-
虎丘中秋夜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 ...
- 206
-
陶庵梦忆·龙山放灯(节选)
万历辛丑年,父叔辈张灯龙山,剡木为架者百,涂以丹雘,悦以文锦,一灯三之。灯不专在架,亦不专在磴道,沿山袭谷,枝头树杪无不灯者,自城 ...
- 717
-
祁止祥癖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余友祁止祥有书画癖,有蹴鞠癖,有鼓钹癖,有鬼戏癖,有梨园癖。壬午, ...
- 24
-
金乳生草花
《金乳生草花》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写的一篇散文,出自《陶庵梦忆》。...
- 836
-
琅嬛福地记
晋太康中,张茂先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 ...
- 225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