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秋胡诗

颜延之 〔南北朝〕
椅梧倾高凤,寒谷待鸣律。
影响岂不怀?自远每相匹。
婉彼幽闲女,作嫔君子室。
峻节贯秋霜,明艳侔朝日。
嘉运既我从,欣愿自此毕。

燕居未及好,良人顾有违。
脱巾千里外,结绶登王畿。
戒徒在昧旦,左右来相依。
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存为久离别,没为长不归。

嗟余怨行役,三陟穷晨暮。
严驾越风寒,解鞍犯霜露。
原隰多悲凉,回飙卷高树。
离兽起荒蹊,惊鸟纵横去。
悲哉游宦子,劳此山川路。

超遥行人远,宛转年运徂。
良时为此别,日月方向除。
孰知寒暑积,僶俛见荣枯!
岁暮临空房,凉风起坐隅。
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

勤役从归愿,反路遵山河。
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
蚕月观时暇,桑野多经过。
佳人从所务,窈窕援高柯。
倾城谁不顾,弭节停中阿。

年往诚思劳,事远阔音形。
虽为五载别,相与昧平生。
舍车遵往路,凫藻驰目成。
南金岂不重?聊自意所轻。
义心多苦调,密比金玉声。

高节难久淹,朅来空复辞。
迟迟前途尽,依依造门基。
上堂拜嘉庆,入室问何之。
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
美人望昏至,惭叹前相持。

有怀谁能已?聊用申苦难。
离居殊年载,一别阻河关。
春来无时豫,秋至恒早寒。
明发动愁心,闺中起长叹。
惨凄岁方晏,日落游子颜。

高张生绝弦,声急由调起。
自昔枉光尘,结言固终始。
如何久为别,百行諐诸己。
君子失明义,谁与偕没齿!
愧彼行露诗,甘之长川汜。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高高的椅梧期盼着高冈上的凤凰来栖息,寒冷的山谷等待着清亮的笛声而转暖回春。
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对夫妻和合岂不怀想,虽然相距遥远也常常能结成美满婚姻。
那一位美丽而又文静娴雅的女子,就这样嫁到了秋胡家成了他的妻。
她高尚的节操全如秋霜,但她的明艳美丽却像早上的红太阳。
她认为好运已经降临自己身上,从结婚之日起就已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但和乐甜美的新婚蜜月还未结束,丈夫就想到了要分离。
他要脱掉平民服装远行千里之外,为穿上官服佩带印绶而前往京畿。
他嘱咐徒众黎明动身,左右之人纷纷来送他离开故里。
他的车驾走出了城外,踏上征程道路曲折逶迤。
他俩都知道如果活着就是长久的离别,一旦死去那就永远不归分葬两地。
秋胡怨叹自己在外劳碌奔波,整日整夜地越岭翻山。
在风寒中小心地驾车奔走,在霜露里休息解鞍。
平原沼泽气氛多么悲凉,回风在高高的树梢上旋转。
离群的野兽从荒凉的小路上突然窜出,受惊的鸟儿四面惊散。
悲哀啊这位在外谋求官职的士子,在山高水急的旅途中劳顿不堪。
丈夫身在遥远的他乡,时光流逝又是寒来暑往。
回想离别之时正是美好的季节,那是阳光明媚的四月。
谁知道寒暑交替一年又一年,花开花落只在俯仰之间。
年终面对着空荡荡的闺房,只觉得寒风刮起在座席旁。
起卧之时都感到天气日渐寒冷,庭院的杂草早布满了白露寒霜。
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愿秋胡辞去劳累的官职,沿着原来的路线回家。
从前离家还未到百花尽凋白霜覆盖的秋天,如今归来山野开满鲜花。
蚕桑之月正好观看蚕妇的从容操作,所经过的地方多是蚕桑人家。
一位美丽的女子正在采桑,她身材苗条灵巧地把桑枝拉下。
这样绝世的美女谁不愿多看两眼,于是秋胡把车停在山坡下尽情观看。
一年复一年他对妻子的确是苦苦思念,但年深月久他对妻子的音容笑貌已记不清。
虽然只是分别了五年,彼此之间却像从未相识的陌生人。
他下了车走到原来的小路上,向这位女子表达爱意频频以目传情。
女子说金钱难道不贵重,但在我心目中却很轻。
她坚守节义心中多么悲苦,严守节操句句回答胜似金玉声。
由于女子节操高尚秋胡难于久停留,走去走来反复申说也徒然。
重新上路缓缓而行终于走完了归家的路程,满怀依恋地来到自己的家门前。
登上北堂首先向父母祝福,然后进入内室询问妻子的去向。
得知妻子采桑日暮才归来,那时夕阳将会落在桑榆之上。
妻子将近黄昏果然回到家,但发现丈夫竟是刚才调戏自己的人又羞惭又悲叹。
相思的情怀谁能够止息?暂且用它来倾诉心中的苦难。
离别分居已有好几年,一别之后中间隔着多少河流关山。
春天到来没有一刻的欢乐,秋天刚到就早早地感受到了冬寒。
天一亮愁苦就在心中涌动,闺房之中常常发出长叹。
岁末之际心中更是凄惨,日落之时脑际常常浮现丈夫的容颜。
拿起琴瑟拨弄危弦,声声急促全是由于调子起得高。
自从高贵的你娶了我为妻,曾经盟誓要同我百年偕老。
为什么久别之后,在你身上百般美德都丧失掉。
丈夫一旦抛弃了夫妻的情义,我还能同谁白头偕老?
读着那《行露》诗我无限羞愧,我甘愿自投长河自沉波涛。
注释
秋胡诗:在《乐府诗集》中,这首诗收入《相和歌辞·清调曲》,题为《秋胡行九首》。《乐府诗集》中同题诗共收三十二首。《昭明文选》收入此诗,题为《秋胡诗》。秋胡戏妻的故事,古书多有记载(可参看卷二傅玄《和班氏诗》)。故事说,鲁人秋胡娶妻数日即外出做官,五年乃归。走近家乡之时遇一美妇人采桑,便上前调戏,但遭拒绝。回到家中,方知这一美妇人正是自己的妻子。其妻深感羞愧悲愤,投水而死。
椅梧:即椅桐,桐树的一种。
倾:倾慕,期盼。
高凤:高冈上的凤凰。
寒谷:寒冷的山谷。
律:即笛。
影响: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喻夫妻关系。
婉:美好。
幽闲:文静娴雅。
嫔:嫁。
峻节:高尚的节操。
侔:相等。
燕居:安居。
良人:古时妇女称丈夫。
顾:念。
脱巾:是说脱下平民服装去做官。
绶:印绶,系官印的带子,仕者所佩。
王畿:京城(国都)一带的地方。
戒徒:嘱告手下的徒众。
昧旦:黎明,拂晓。
威迟:即“逶迤”,指道路曲折而遥远。
余:秋胡自指。
三陟:三次(多次)登上高冈。
原:平原。
隰:低湿之地。
游宦子:远游在外谋求官职之人。
迢遥:遥远。
徂:往。
除:四月为除,有除陈生新之意。
僶俛:俯仰之间,喻时间过得很快。
荣枯:春夏荣,秋冬枯。
芜:草。
秋未素:指还未到百花尽凋、白霜覆盖的深秋、晚秋。
岁载华:指春天百花开放。
蚕月:忙于蚕事之月,指农历三月。
弭节:停车。也指车驾按节缓行。
阿:丘陵,山坡。
阔:疏远。
昧:昏暗,指不相识。
平生:平素,往常。
凫藻:野鸭游戏于水藻,喻欢悦。
目成:男女之间以目传情。
南金:南方出产的铜,这里指铜钱。
义心:坚守节义之心。
密:亲密。
高节:高尚的节操。
淹:停留。
朅:离去。
堂:北堂,其母所居之处。
嘉庆:吉祥喜庆。
室:妻子所居之处。
物色:景色,天色。
桑榆:落日的光辉照在桑树和榆树上,指日暮,黄昏。
豫:欢喜,快乐。
明发:黎明。
岁方宴:岁末,年终。
高张:琴弦。
绝弦:危弦。
光尘:对贵者的美称,意思是受其光沾其尘。
结言:口头结盟或订约。
愆:过失,丧失。
明义:指夫妇之义。
没齿:终身。
川汜:河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全诗凡九章,章十句,分别用秋胡及其妻(《列女传》中呼为“洁妇”)的口吻作叙述。
首章是秋胡之词:那梧桐是倾斜了杆枝,在伫候有凤来仪;那寒谷需待鸣律吹来温煦,才能五谷生长。影子总得伴着身形,回响自是随着巨声,是以相距虽然遥远,那美貌淑静的人儿,也终于嫁到了我的陋室。这是夫妇相匹的人生至理,今朝圆满体现到了你我身上。至于你有凛若寒霜的峻严节操、有灼若朝阳的明艳容貌,那更是我秋胡鸿运高照。从此我不必再三心二意,你的贤美最合我愿望——这,就是“君子”秋胡的新婚之夜耿耿之誓。那对洁妇之节操的赞美,那顺心如愿的欣喜,读者当记取着,因为诗人正要读者记取着。
次章是洁妇之词:正是燕尔新婚、其乐未央的时候,夫君却动起了别离的念头。他说道:在千里之外的陈国,我将脱去处士之巾、结上仕者的绶带;我已叫仆人备了车马,明晨就要驱出城郭。于是,新婚才五天,便早早地降临了悲凄凄的一幕:郊外的马车远远地去了,尘头后只扔下瞻望不及的新妇心酸无限:他就算活着回来,这漫长的离别也难熬难堪;要是不幸做了异乡鬼魂,便得为他守节到终身。
第三章是秋胡求宦途中的怨嗟:日日是严寒与惨凉,夜夜是风霜加狂飚,看不尽鸟惊兽奔,走不尽高冈低洼——游宦的艰辛令人同情,全不念娇妻又令人不解:是诗人疏于交代?还是他自己忘情?然而他的妻子,却依依深情,虽知他存亡难保,整日里却思念不巳,第四章便是她的衷情吐露:
自从新婚的好时节你一去不回,寒来暑往不知流逝了多少岁月。树木已几度由荣变枯,全不似我的贞心如故。最难堪是岁暮时的空房独守:才坐下似有凉风从座边暗生,醒来时惊觉薄日已一寒如水,到夜分唯见空庭上露凝寒草。至于岁暮、日暮她想些什么,诗人在这里且按下不表。
以上四章跨超了五年,可算是背景部分;以下五章集中写一天,则是诗的主体正题。第五章一开始,久宦的秋胡终于沿着旧路探亲归来了。仕途得意心境好,旧时山河也跟着换了貌:去时是秋霜遍地,来时却草木欣荣,恰似五年前的一介寒素,如今已占尽了人间荣华。满怀的欢悦全忘了归心似箭,刚才还觉时间紧,此刻却道空暇多。夏历三月正是育蚕的季节,田野上正多采桑女子——猛然间一阵心驰神摇,那桑下的佳人看看是谁?她伸长了手臂正拉过树枝,窈窕的身段叫人目不转睛!富则思淫可不是人之常情?美貌的妇人谁不爱黄金?秋胡的驷车停在了山丘下,秋胡的魂灵飞到了她身边。
她正是苦熬了五年的洁妇,五年的忧愁却减不去朝阳般的明艳。可叹五天的相处实在太短,令五年后的丈夫忘了她音形;更可叹这丈夫如今只贪恋她“明艳”,全忘了妇人最要紧的“峻节”!可笑他欢喜得像头野鸭打滚在水藻里,可笑他竟把她当作野花可以随意摘取。只见他扔下马车穿过小径,一路上眉目传情,到跟前捧上黄金。“南方的黄金谁不看重?在我意下却无谓之极;守节的忠心你说是一曲苦歌,在我听来却声如金玉!”可怜他费尽口舌百般挑逗,只受得洁妇的严词斥责——至于那秋胡动口后可还动手,第六章里又来了个按下不表。
若说上章前四句是诗人的画外说明,第七章前二句则是秋胡的画外独白:“志节高尚的美人轻薄她也是徒然,真是乘兴而来败兴归。”无精打采捱完了余程,慢吞吞总算迈进了门槛。上高堂拜老母道了吉祥,问妻子说是她采桑未归。直待到日头挂在桑榆之间,黄昏下那窈窕的身影冉冉而近——轰!头脑里顿时炸响了霹雳:怎地她就是桑下美人!呀,如今那荒唐话儿可怎么收回,还有那更恶心的拉拉扯扯。诗人真是好笔法,“相持”这一幕直到相认时才亮出,叫秋胡的丑态顿时放大十倍,叫读者也顿时惊觉:高潮到了!
羞恨交加的洁妇心肠,任谁也想象得到了;第八章若是愤语泉涌,任谁也觉得自然而然。然而诗人笔下却只有她凄然欲绝的悲诉:“让我说一说别后的怀思吧,这可是早想倾倒的苦水。五年的分居,关河的阻隔,叫我春来没半刻欢欣,秋至第一个惊寒。天才亮就动起了愁思,闺房里不住声长叹。至于那惨凄的岁暮日暮”——这时再回想第四章,那时她只说风凉日寒,此刻也揭开了底蕴——“夕阳下只你游子归来的容颜在幻现!”也不必呼天抢地,也不必斥他丑行,就将这贞心比他负心,就够叫他活活愧死;这声声哀泣,胜似道道鞭挞。有抑才有扬,有莫大之哀才有心如死灰,这“正是节奏之妙”(《古诗源》),连沈德潜老夫子也这般赞叹。铺垫妥帖了,文势蓄足了,末章才能奏起最激越的终曲。
琴弦张紧了才会有绝响,音调高起时才会有急声,死志已决才会有洁妇的决烈之辞;首章的比兴手法,到末章又重新使用;至于首章秋胡的“峻节”之赞、“欣愿”之誓,到末章也终于苍白如纸:昔日你迎亲之时,曾说道有始有终;如何你久别之后,品行里错缪百出?你要我“作嫔(妇)君子室”,可丢了夫妇大义还配称“君子”?让你这白读诗书之人,去《行露》三章前惭愧无地吧!偕老终身再也休想指望,投身清流才是我惟一的愿望!
——经过了这许多波澜起伏,悲剧终于演到了尾声。那一幕幕的明流暗线布置之工巧、前呼后应回味之深长,读者已在上文的挂一漏万里作了草草领略;至于尾声中不出现洁妇自沉的悲壮场景,只让漫漫长河给读者带去无穷遐想,这一结也极是高妙。然而此诗之妙实不尽此。且看西晋傅玄的《秋胡行》,那首句“秋胡纳令室,三日宦他乡”起得直拙,末句“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又横加臆断,便不如此诗以情起、以情终,浑然一体。此外傅诗每逢紧要之处,措词辄欠含蓄,如“戏妻”时的“诱以逢卿喻,遂下黄金装。烈烈贞女忿,言辞历秋霜”,如“相认”时的“秋胡见此妇,惕然怀探汤”,皆平铺直叙而已,了无余韵。要之傅诗仅以第三者立场发言,兼其语多生硬,故终有强加于读者之嫌;未若此诗不见诗人的一语主观评价,全凭人物自述以成故事,读来自然真切动人。让人物形象自己说话,在今天已是文学批评之常理,然千年前的延之已悟出此理,则不可不谓难能可贵。故笔者不惮开罪傅公于地下,为作如上比较。此诗尚有其他佳处,如《列女传》述洁妇自沉之因,但为秋胡之不孝(不以金奉母而赠人);而此诗则归结于一“情”字,一洗礼教气味,大是快事。此类已超出诗歌范围,在此只有割爱了。
展开阅读全文 ∨
颜延之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嗜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娶。
您可能感兴趣...
  • 嵇中散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6
  • 祭屈原文

    《祭屈原文》是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创作的一篇骈文。此文哀悼屈原,并以屈原自况,寄托了作者的遭遇与感慨。开头为序,交代祭奠之事。前两层感叹屈原生不逢时,为奸臣妒害的历史遭遇。第三层颂扬屈原才德芬芳广传,光辉远照。最后一层深致祭奠之意。文章写得凝练洒脱,感情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79
  • 阮步兵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8
  • 赭白马赋

    《赭白马赋》为南朝宋诗人颜延之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颂赞骏马良驹,再描述骏马超逸群伦的形体、骨相、神态、速度,最后在夹叙夹议中告诫宋文帝应以“鉴武穆,宪文光,振民隐,修国章”为务。全赋章法谨严,文笔流动奔放,语言简古而不晦涩。...

    191
  • 陶征士诔

      夫璇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岂其深而好远哉?盖云殊性而已。故无足而至者,物之藉也;随踵而立者,人之薄也。 ...

    1003
  • 为织女赠牵牛

    牵牛、织女,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作为两个星座各不相涉。至汉代,牵牛织女被拟人化,成为具有悲剧色彩的一对夫妇,从此中国诗歌史上产生了宏伟而漫长的“牛郎织女”系列,咏叹牵牛织女“限河粱”、“遥相望”的相思之苦,表现他们“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谢惠连《七夕咏牛女》)的会短离长,突出“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悠悠情韵。...

    129
  •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是两晋南北朝文学家颜延之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公元426年,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岳阳楼的诗。全诗结构严谨,气势开阔,境界雄浑,寄托遥深,对后世相关题材的文学有较大影响。...

    7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