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裴旻射虎

李肇 〔唐代〕
北平多虎,旻善射,尝一日毙虎三十有一,因憇山下,四顾自若。有一老父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将军若遇真虎,无能为也。”旻曰:“真虎安在乎?”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里,往往有之。”旻跃马而往,次丛薄中,果有虎出,状小而势猛,据地一吼,山石震裂。旻马辟易,弓矢皆坠,殆不得免。自此惭愧,不复射虎。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北平有很多老虎,裴旻善于射箭,曾经在一天之内射死过三十一只老虎,然后他就在山下休息,还四处张望,显出自得的样子。有一位老人对他说:“你射死的这些,都是彪,像虎而不是虎,你要是遇上真虎,什么办法都没有。”裴旻说:“真虎在哪儿呢?”老人说:“从这往北三十里,常常有虎出没。”裴旻跳上马向北而前进,停在茂密的草丛中,果然有一只老虎跳出来,它的个头较小,但是气势凶猛,按着地面一吼,山上的石头都裂开了。裴旻的马吓得倒退,他的弓和箭都掉到地上,差点儿就没能逃脱。从此他又惭愧又害怕,不再射虎了。
注释
北平:古地名,今河北境内。
毙:击毙。
憇:同“憩”,休息。
四顾:环视四周。
自若:镇静自如,毫不拘束。
父:人。
往往:常常。
跃马:策马驰骋腾跃。
次丛薄中:停在茂密的草丛中。
据:用手按着。
辟易:倒退。
殆:几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文讲述了善射者裴旻因自负而遇险的故事,通过对比“彪”与“真虎”的不同威力,揭示了自满轻敌的危害。开篇先简述裴旻的骄人战绩,其“四顾自若”的神态暗含傲慢;老父直言点破真相,形成情节转折,真虎“状小而势猛”的细节极具反差,其“据地一吼”的声势与李旻“弓矢皆坠”的狼狈形成强烈对比。结尾“惭愧”二字简洁有力,既批判了盲目自信的弊端,也赞许了裴旻知过能改的态度,告诫人们不可被表象迷惑,当以谦逊之心面对未知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
李肇
李肇,字里居,生卒年不详。唐朝人,唐宪宗元和中813年在世。累官尚书左司郎中,迁左补阙,入翰林为学士。元和中,坐荐柏耆,自中书舍人左迁将作监。著作有《翰林志》一卷,《国史补》三卷。
您可能感兴趣...
  • 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 ...

    462
  • 前倨后恭

      唐裴佶常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 ...

    56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