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郑龙谏勿伤百姓

萧绎 〔南北朝〕
赵简子出畋,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龙曰:“向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赵简子外出打猎,命令郑龙射杀一名农夫:“让(他们)不要惊飞我(所射的)鸟!”郑龙说:“我们的先帝晋文公讨伐卫国的时候,不曾轻杀一个人;而您却在打猎的时候就想射杀一个普通百姓,这是如虎狼般的行为啊!”赵简子(感慨地)说:“别人打猎得到猎物,而我打猎却得到贤士。所以爬上树愈高就愈恐惧,人的爵位越高越危险。能不谨慎吗?
注释
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畋:打猎。
野人:农夫。
向:早先。
先君:已去世的国君。
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
伐:讨伐。
卫:春秋时的卫国。
戮:杀。
是:这(是)。
士:贤能的人(指郑龙)。
缘:爬。
爵:爵位,官职;君主封贵族的等级。
可:能。
慎: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文以“畋猎”为引,借郑龙直谏之辞与赵简子自省之言,揭示为政者当以仁德为本、慎用权柄之理。赵简子闻谏即止,又以“缘木愈高者愈惧”喻指权贵当如临深渊,其从善如流之态与居安思危之思,既显春秋卿大夫的政治自觉,亦暗含道家“贵高危至”的辩证哲思。全篇以事明理,借畋猎小事阐发治国大道,于君臣对答间彰显出“以民为贵”的仁政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
您可能感兴趣...
  • 富者乞羊

    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盈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61
  • 古意诗

    《古意诗》是梁元帝萧绎的诗作之一。该诗所咏地点、人物似与作者所在的南朝无涉,但却采用了以古喻今的手法,反映了南朝的一些现实。...

    1
  • 咏萤火诗

    着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

    900
  • 荡妇秋思赋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 ...

    625
  • 咏雾诗

    三晨生远雾,五里暗城闉。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游尘。 乍若飞烟散,时如佳气新。不妨鸣树鸟,时蔽摘花人。...

    4
  • 采莲赋

    《采莲赋》是南朝梁元帝萧绎写的一篇体物抒情小赋,全篇以莲起,以莲结,中间部分写少男少女的荡舟嬉游,抓住采莲过程中的“棹移”和“船动”等动态渲染。赋中的采莲之欢愉,人物体态之优美,小家碧玉与荷花之相映媲美,体现了江南特有的生活情调。全篇语言整饬,音节谐美。...

    594
  • 关山月

    《关山月》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写,渲染了月夜思人的孤寂冷清的气氛,抒写了久戍不归之怨情。...

    202
  • 咏细雨

    《咏细雨》是南朝梁萧绎创作的诗。萧绎在一次冒雨踏青之间,脱口吟出的《咏细雨》。全诗寥寥四句,便将清明细雨若有若无、乍隐乍现的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

    88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