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答黄鲁直

苏轼 〔宋代〕
  轼顿首再拜鲁直教授长官足下。轼始见足下诗文于孙莘老之坐上,耸然异之,以为非今世之人也。莘老言:“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为称扬其名。”轼笑曰:“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然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轻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莫能用也。其后过李公择于济南,则见足下之诗文愈多,而得其为人益详,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非独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虽如轼之放浪自弃,与世阔疏者,亦莫得而友也。今者辱书词累幅,执礼恭甚,如见所畏者,何哉?轼方以此求交于足下,而惧其不可得,岂意得此于足下乎?喜愧之怀,殆不可胜。然自入夏以来,家人辈更卧病,匆匆至今,裁答甚缓,想未深讶也。《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而轼非其人也。聊复次韵,以为一笑。秋暑,不审起居何如?未由会见,万万以时自重。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我向你,鲁直教授长官,恭敬地问候并致信。我最初是在孙莘老家做客时,有幸拜读了你的诗文,当时就被深深地震撼了,觉得这些作品不像是当今时代的人能写出来的。孙莘老对我说:“这个人虽然现在知道他的人还不多,但你可以帮忙宣扬一下他的名声。”我笑着回答:“这个人就像是精炼的黄金、珍贵的美玉,不会主动去寻求别人的认可,但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被他吸引,想要躲避出名都做不到,哪里还需要我来特意称颂他呢?”
  从你的文章里,我能看出你是个淡泊名利、自重自爱的人,这样的品格在当今社会里,那些自命不凡的君子们是不会欣赏的。后来我在济南拜访李公择时,看到了更多的诗文,对你的为人也有更深入的了解。我觉得你超脱世俗,凌驾于万物之上,仿佛能驾驭风云,与天地同游。这样的人,不仅是当今的君子们无法结交,就连像我这样放荡不羁、疏阔旷达的人,也自愧不如,难以与你成为朋友。然而,最近你却给我写了很长的一封信,言辞间充满恭敬,就像是对待一位令人崇敬的人一样。这让我感到既惊喜又惭愧,因为我正想要与你结交,却担心自己不够格,没想到你却如此看重我。至于你寄来的《古风》两首诗,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真正展现了古代诗人的风范,但我自认还达不到那种境界。不过,我还是勉强按照你的韵脚和风格写了一首和诗,权当一笑。现在正值秋季酷暑,不知你的生活起居可好?虽然我们暂时无法见面,但请你务必保重身体,万事以健康为重。
注释
顿首再拜: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耸然:诧异貌。
称扬:称许赞扬。
自重: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
裁答:作书答复。
展开阅读全文 ∨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