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祀故太尉桥玄文

曹操 〔两汉〕
故太尉桥公,诞敷明德,泛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灵幽体翳,邈哉晞矣!
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匪谓灵忿,能诒己疾,旧怀惟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飨。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已故的前太尉桥公,美德广布,博爱宽容,国家怀念您那些可以作为法则的言论,士人思念您那些高明的谋略。如今您的灵魂已经幽远,肉体已被埋葬,离开人世已经很长时间了!
我在幼年得以与您亲近,以愚笨的资质,受到德高望重的您的款待。为我增加了荣誉,提高了社会地位,都是由于您的奖掖扶助,就像孔子自称不如颜回、李生赞叹贾复一样。士为知己者死,我怀念您的知遇恩德,至死不忘。
又承您从容地和我约定:“我死去之后,路过坟墓时,如果不以一斗酒一只鸡相祭祀,车子过了三步,别怪我让你肚子疼。”虽是一时玩笑,要不是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么肯说出这样的话呢?不是相信您的魂灵发怒能使我生病,只是回首旧日的交情,想起来就悲伤。我如今奉命东征,驻扎在家乡,北望您的故乡,我的心到了你的墓前。备送一点微薄的祭品,希望您来享用吧!
注释
太尉:东汉时掌管全国军事大权的职务。
桥玄(109~183):字公祖,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东汉灵帝光和年间曾为太尉。诗题一作《祭桥玄文》。
诞敷(dàn fū):光大传播。
明德:美德。
泛受:广泛地对人慈爱。
博容:胸怀宽大,能广容事物。
训:可以作为法则的言论。
令:美好,高明。
谟:谋略、见地。
灵:精神,灵魂。
幽:幽暗,指阴间。
翳(yì):埋藏,这里指桥玄的肉体已被埋葬。
邈(miǎo):远。
晞(xī):露水干了,这里指人死亡。
逮:及。
升堂室:升堂入室,到他家去,指亲近。
大君子:对桥玄崇高的敬称。
纳:接待。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颜渊: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自以为不如颜渊的话见《论语·公冶长》中与子贡的问答。
贾复:字君之,东汉南阳冠军(今河南南阳)人,少年好学,拜舞阳(河南沁阳)李生为师。李生对其他学生说:“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器也。”贾复在新莽战乱中聚数百人,自称将军,后投光武帝刘秀,以军功封冠军侯,改封胶东侯。见《后汉书·贾复传》。
殂(cú)逝:死亡。
过:访问,探望。
沃酹(lèi):洒酒祭奠。
笃好:忠实的好友。
笃:深厚。
胡:怎么。
诒(yí):给予。
旧怀:旧友情。
惟顾:思念。
凄怆(chuàng):悲伤。
屯次:军队驻扎。
乡里:曹操的家乡谯县(今安徽省亳县)。
贵土:指桥玄故乡。
“乃心”句:意为我的心到了你的墓前。
裁致:备送。
薄奠:微薄的祭品。
尚飨(xiǎng):还是来享用祭品,古代祭文常以此做结语。尚:还,表希望。飨:享用。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汉代祭吊文并不多见,一种名为“吊”,是追悼古代不幸的人的,如贾谊《吊屈原赋》;一种名为哀辞,是哀悼夭殇子女的。至于祭友人的文章,曹操这篇可以算作是现存的第一篇。
这篇祭文充分表露了作者对桥玄的感激之情和必能成就大事业的信心。文章率性任情,直抒胸臆,用古朴甚至诙谐的语言,来体现真情实意,又富于逻辑力量,实是一种“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心雕龙·风骨》)的风骨表现。
东汉末年正处于品评人物风气流行的时候,所以此文一开始,便写桥玄一生大布道德于世,泛爱各种人士,广泛容纳人才。国家思念他的遗训,士大夫想着他的嘉谋。特别是头两句,把桥玄在高位而能礼敬少年曹操的这种美德传写出来。“灵幽”二句点题兼过渡,写出桥玄下世之久,而己仍怀念难忘,可知桥玄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之高,感恩怀德之情不言而喻。文章第一段,用四字句,骨力劲健,是东汉末碑铭文的习惯写法,这还不足奇。
第二段就显出曹操直抒胸臆的特点。汉灵帝熹平三年,曹操举孝廉为郎前后,曾拜谒过桥玄,所以说赶上了升堂入室,认为自己的资质顽而且陋,竞能受到桥玄的热情接待。这些话确为由衷之言。而下面又深一层说:“增荣益观,皆由奖助”这是讲由于桥玄的品题奖勉,增加了荣誉,增益了世人好评。《世说新语·识鉴》注引《魏书》云:“玄见太祖曰:‘吾见士多矣,未有若君者,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曹操从桥玄那里得到了他所最希望的评价与鼓励,当然是一生感激了。祭文中未重复这些话,这自然是当时所熟知的,所以祭文只用颜渊贾复的典故来比譬,是说桥公对自己的期许,不减于仲尼之认为自己不如颜渊,舞阴李生之赞美贾复是将相之器。然后说:“士死知己,怀此无忘。”这一段文章感情流露得十分充沛,而且是以自己论证了桥玄的话的准确性,更显得文章骨力挺拔,意气昂扬。
文中第三段的戏言,很代表建安文学“杂以嘲戏”的特征。如孔融写给曹操的信,陈琳代曹洪写给魏文帝的信,曹丕《典论·自叙》,曹植《与吴季重书》中所讲:“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等。这种特点很符合于当时社会任情放纵、不拘泥礼法的风气。如《世说新语·伤逝》记载王粲好驴鸣,死后。魏文帝临丧,让同来的人,各作驴鸣一声来送灵,就是与本文所写很相近的例子。这种话如不是交情深厚的人,是不可能说的。文章接着对桥玄上述一时戏笑的言辞作了情理俱到的评论,正反映曹操“心念旧恩”(《短歌行》语)的感情。所以接着说:“匪谓灵忿,能诒己疾,旧怀惟顾,念之凄怆。”他认为他所以引述这些话语,并不意味着魂灵真的发怒,能够让自己生病,而是思念旧日友好情怀,回想起来十分难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云,桥玄曾对曹操说:“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这些话大概是和上面这段话同时说的,但史书所记,经过修饰,便远不及文中所述这一细节,最能表达桥玄对曹操的赏识和寄希望于他的真实感情。
最后一段写得很幽默。曹操引用了桥玄生前戏笑之言,既使忘年之交、知己之情表现得更深刻,又使作者怀念死者的感情,表现得极为笃厚,且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悲伤感,正所谓哭语以笑语出之,益增加其“哭语”气氛。这种写法也是建安文学所特有的。
这篇文章绝少冗赘言辞,不像六朝祭文多华少实;而结尾六句,写得更爽快简净,是地道英雄人语而不是儿女之情,足以体现曹操文章的古直风格。建安五年曹操打败袁绍于官渡之后,建安七年又假献帝命东征袁绍,路经睢阳。睢阳是桥玄家乡,所以说大军屯驻桥玄乡里。寥寥数语,真是语短心长。
文章通过叙述作者与桥玄的往事,表达了作者对逝者桥玄真挚的怀念之情。全文语言朴素真挚、简洁明快,表现了自由通脱的风格,毫无官样之体。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年轻时的曹操,任侠放荡,为一般士大夫所不齿。但当时名士桥玄却慧眼识英才,认为他是安定天下的不世奇才。他慨叹自己年纪衰老,看不到曹操大展雄风的一天,于是把妻子儿女的未来托付给曹操,曹操由此名声鹊起,他也因此而感激桥玄的知遇之恩。汉献帝建安七年(202),刘备在下邳大败,袁绍也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垮,曹操志得意满,班师凯旋。当率军经过故乡谯县时,特地去桥玄的墓地祭祀,这篇文章便是作者悼念桥玄所写的祭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祀故太尉桥玄文》这篇祭文首先赞颂桥玄的美德,回忆了幼年时接受桥玄教诲、又得到桥玄提携的往事,点明了祭悼桥玄的原因,又为下文作了感情的铺垫。接着作者描写桥玄生前对作者的戏言,显示出桥玄幽默风趣的性格,曹操用此笔调既诙谐又轻松,传达出二人的交谊之厚以及桥玄之死带给曹操的伤痛之深。作者将历历往事和现实之情结合起来,抒发了真挚的悼念之情。文章写的朴素真挚、简洁明快,表现了自由通脱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您可能感兴趣...
  • 气出唱三首

    《气出唱》是汉末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三首游仙诗。...

    394
  • 气出唱

    华阴山,自以为大。高百丈,浮云为之盖。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吹我洞箫,鼓瑟琴,何訚訚!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玉女起,起舞移数时。鼓吹一何嘈嘈。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乘云驾龙,郁何务务。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乐共饮食到黄昏。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

    6
  • 陌上桑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8
  • 善哉行·其一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于豳。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与世沈德,未必思命。仲尼之世,主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15
  • 秋胡行·其一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负揜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

    8
  • 善哉行·其二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9
  •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铄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皋陶甫侯,何有失职?嗟哉后世,改制易律。劳民为君,役赋其力。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8
  • 步出夏门行·艳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5
  • 秋胡行·其二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6
  • 步出夏门行·土不同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流澌浮漂,舟船行难。锥不入地,蘴(fēng)藾(lài)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