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猴弈

周敦颐 〔宋代〕
  西蕃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树与人弈,遍国中莫之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靖请以盘盛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西番有两位神仙,在山中的树荫下下围棋,一只老猴子每天都在树上偷看他们运下棋运子的方法,于是学到了他们的技巧。国里的人听说这件事后都前往观看,等他们去到那里时神仙已经隐去了,老猴就下树和人下棋,全国上下没有人能胜过它。国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就把猴子献给朝廷。皇上召集善于下棋的人和它较量,但他们全部不是老猴的对手。有人说有个叫杨靖的人擅长下棋,当时杨靖因为犯法被囚禁在监狱中,皇上下诏把他释放出来。杨靖请求用盘子来装满桃子,放在老猴的面前,老猴的心思被桃子牵绊,没有心思下棋,于是就被打败了。
注释
西蕃:我国古代对西域一带及西部边境地区的泛称。
弈:下棋。
窥:偷看。
巧:技巧。
闻:听说。
往:前往。
遁:隐匿。
奇:对…感到奇怪。
上:皇帝。
诏:皇帝下的文书。
或:有人。
以:因。
系:拘囚。
出:使……出来。
盛:盛放,放置。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猴弈》是一篇寓言故事。此文以老猴子原本棋艺高超,却因被桃子吸引而分心,最终失败的过程,来说明虽然能力过硬,但在运用时要专心致志,切不可心不在焉、分心他用的道理,比喻做事不能一心两用。
展开阅读全文 ∨
周敦颐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