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文昌帝君阴骘文

佚名 〔元代〕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和睦夫妇,教训子孙。毋慢师长,毋侮圣言。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怜贫,举善荐贤,饶人责己。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造漏泽之仁园,兴启蒙之义塾。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
  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印造经文,创修寺院。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
  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雠,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依本分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谐和宗族,解释冤怨。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恒记有益之语,罔谈非礼之言。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
  垂训以格人非,捐资以成人美。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我一十七世为士大夫,从来没有虐待人民危害下属。解除别人的苦难,解除别人的危急,怜悯和同情那些孤苦伶仃的人,容忍别人的过错。广积阴德,感通苍天。人能像我这样存心,上天必定会赐福给你。
  于是对人教诫说:从前西汉丞相于定国之父于公,管治县狱,大兴驷马之门;窦燕山救济他人,连生五子皆显贵。宋朝宋氏兄弟中的哥哥拯救蚂蚁得到状元的福报,史记中孙叔敖出于仁慈杀埋两头蛇享受宰相的殊荣。想要广种福田,首先必须具备善良的心地。时时行方便,常常积阴德。利物济人,修福修善。正直无私,替天行道;心地慈祥,爱国救民。忠主孝亲,敬爱兄弟,诚信待友。或奉真朝斗,或礼佛念经。报答四恩,广泛的弘扬三教的道理。
  济急如救落在岸上的鱼,救危如救陷于罗网里的鸟雀。关心孤儿,怜悯寡妇;敬爱老人,怜悯贫困。布施衣食,救济道路之饥寒;布施棺材,避免尸骸之暴露。家里富足,就要帮助亲朋戚友;年岁饥荒,想法救济亲邻朋友。
  公平使用斗称,不可轻出重入;宽恕对待奴婢,岂能求全责备。印刷流通经典善书,创建修理寺院佛塔。施舍药材拯救疾苦,施舍茶水解除饥渴。或买物放生,或吃斋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点燃夜灯,照人走路;建造舟船,渡人过江。
  不要登山捕捉禽兽,不要入水毒杀鱼虾。莫宰耕牛,勿弃字纸。不要谋取别人的财产,不要嫉妒别人的技能。不要奸淫别人的妻女,不要唆使别人斗争。不要破坏别人名利,不要破坏别人婚姻。不要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不要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不要倚仗权势侮辱善良,不要依靠富豪欺负贫困。
  依照自己的本分行事,自然能够做到谦逊有礼;严守既定的规矩,就能遵循法度。与宗族成员和睦相处,化解彼此间的冤仇和怨恨。亲近善人,提高自己的品德;远避恶人,杜绝意外的灾祸。常常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清除阻挡道路的荆棘和瓦石,修建数百年宽敞的大道,建造千万人来往的桥梁。
  留下言教,启迪后人;捐出善资,成人之美。做事必须依循天理,说话定要顺从人心。仰慕古圣先贤,努力在生活中去身体力行;培养“慎独”功夫,努力在隐微处去观察反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灾星跟随,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百福临门,千祥云集,难道不都是从积德行善中得来的吗?
注释
阴骘:阴德。
苍穹:苍天。
涸辙:搁浅。
羹墙:追念前辈或仰慕圣贤。
展开阅读全文 ∨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您可能感兴趣...
  •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

    166
  • 王恕廉介

    成化丁酉,王端毅公恕来巡抚云南,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箩一,服无纱罗,日给惟猪肉一斤,乳豆二块,菜一束,酱醋水皆取主家结状,更无所供。其告示云“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子民嗟怨,是以不恤衰老,单身自来。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云云。人皆录辞而焚香礼之。...

    256
  • 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 ...

    37
  • 清江引·讥士人

    《清江引·讥士人》是元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针对元代的文人做官丑态的描写,刻画了白吃饭的“米虫”式的士人的庸俗、道貌岸然和狐假虎威的讨厌相,表现出作者对贪官污吏的憎恶。全曲语言幽默,意境深远。...

    403
  • 祝融取火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山海经》  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 ...

    1001
  • 柳梢青·悟个不生不灭

    悟个不生不灭。更不许、拈花摘叶。兴则高歌,醉眠芳草,梦游仙阙。 ​有时苦劝人人,莫呀我、叮咛切切。走骨行尸,贪财恋色,枉消年月。...

    116
  •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 ...

    38
  •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 ...

    8
  • 诗经·国风·唐风·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14
  •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1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