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鸡鸣

佚名 〔两汉〕
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
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
刑法非有贷,柔协正乱名。
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堂。
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
刘王碧青甓,后出郭门王。
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
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傍。
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
虫来齧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公鸡在高高的树梢上啼鸣,狗在幽深的宫殿中吠叫。
那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去了何处?(有人却说)如今天下正一片太平。
法律刑罚并非儿戏(不会宽贷),天子安抚顺民、整肃纲纪才是正道。
那权贵用黄金打造君王的宫门,用美玉装饰华丽的厅堂。
厅堂之上摆放着双樽美酒,还雇来了邯郸的歌舞娼优来侍奉。
权贵用碧绿的青砖砌就庭院,后来又冒出了如郭门王这般新贵。
府宅后面有一方池塘,池塘中有一对鸳鸯。
池中竟有七十二对鸳鸯,成双成对、排列成行。
它们鸣叫声声多么欢快,那声音传到了我宫殿的东厢房。
那权贵兄弟四五人,都当上了皇帝身边的侍中郎。
他们每五日一同入朝一次,围观者挤满了道路两旁。
他们的马头上装饰着黄金络头,金光闪闪,多么耀眼辉煌!
桃树生长在带着露水的井口旁,李树生长在桃树旁边。
虫子来啃咬桃树的根,李树便代替桃树僵死,而桃树得活。
树木尚且能够以身相代,可(那些权贵)兄弟之间却相互忘情(不相顾念)。
注释
颠:山顶。
吠:狗叫。
荡子:在外游荡之人。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
有贷:施与;借入或借出。宽恕,饶恕。
柔协:柔和协理。
君门:君王的殿门。
璧玉:上等美玉。可制玉璧的玉石。
轩堂:轩室殿堂。
上:堂上。
双樽酒:准备与人共饮的酒。
作使:作为指使,用来指使。
邯郸倡:邯郸倡女。邯郸倡名满天下,各国宫廷充斥赵国美女。
刘王:平邑公主刘王,汉章帝刘炟女,母不详。下嫁黄门侍郎冯由。
碧:碧落。道家语,碧落,天空。
青甓:青砖,应指下嫁黄门侍郎。
郭门王:城郭大门边的倡人王氏。疑是说皇后出自倡人。
罗列:分布;排列。
啾啾:象声词。鸟兽虫的鸣叫声。
殿东厢:贵宾居东厢。
侍中郎:侍驾中郎将。
络:马络头。
颎颎:犹炯炯。光亮貌。
煌煌:明亮辉耀貌;光彩夺目貌。
齧:啃、咬。啮。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全诗采用三段式结构,首段总领全篇,后两段逐层展开具体叙写。
开篇六句构成总纲。“鸡鸣”二句勾勒盛世图景,“荡子”四句剖析兴衰根源。“柔协”旨在安抚顺民,“正乱名”意在整饬纲纪。弦外之音揭示“荡子”命运实系于君权,既享尊荣亦蹈危途,为后文盛衰演变埋下伏笔。
自“黄金为君门”至“颎颎何煌煌”转入中篇,承接“柔协”铺陈新贵隆盛。这些寒门“荡子”依附权势,骤得富贵便极尽奢靡,蓄养声伎、僭越礼制。“闻我殿东厢”以下十二句,以盛宴、美色、华宅、名园铺排渲染,揭露新贵奢靡生活,暗含对贪婪权贵的愤懑。“兄弟四五人”六句更显其权势煊赫,兄弟同踞要津显其威权,衣锦还乡极尽排场。
末段自“桃生露井上”至结尾,承“正乱名”写新贵败落。当“荡子”骄纵逾矩,触犯天威即遭灭顶之灾。昔日显赫时门庭若市,今日败落时众叛亲离,连骨肉至亲亦见危不救。此处巧用比兴反衬:前四句以桃李易凋喻人情冷暖,后二句直揭世态炎凉。比喻通俗传神,反衬入木三分,刻画出簪缨世族泯灭人性,兄弟阋墙犹胜豺狼,物尚知恩人却寡义。
全诗布局开合有致,脉络清晰。总纲举要驭繁,分述穷形尽相,前后勾连呼应,浑然一体。艺术表现上,综合运用赋比兴讽,尤擅讽刺艺术:明刺如李代桃僵讽骨肉相残,暗讽如铺陈奢华暗喻盛极必衰。更以升平起笔,衰亡作结,在荣耀与戮辱的对比中,揭示所谓“太平”实藏杀机的社会真相,形成辛辣的反讽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此诗首见于《宋书·乐志》,是经过魏晋乐府机关修改的汉乐府古辞,在《乐府诗集》中属于《相和歌辞·相和曲》。这是一首暴露豪门贵族盛衰无常的汉代民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两汉时期,众多戚族权臣如霍光、李广利之辈,皆起于微末,早年闲散无羁。一旦凭借裙带关系骤得宠幸,旋即身居显位,爵禄煊赫,气焰滔天。彼辈骄奢跋扈,荒淫无度,尽显小人得志之态。然则冰山易碎,物极必反,转瞬之间便遭倾覆之祸,终落得身败名裂、族灭家亡。市井艺人目睹此等荣辱骤变,乃以艺术手法凝练世事沧桑,创作出《鸡鸣》这首讽喻之作。该诗深刻揭露了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倾轧与黑暗争斗,将权贵们沐猴而冠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充分表达了黎民百姓对仗势欺人的权门豪族的愤懑与憎恶。
展开阅读全文 ∨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您可能感兴趣...
  • 诗经·国风·齐风·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2
  •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

    166
  • 王恕廉介

    成化丁酉,王端毅公恕来巡抚云南,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箩一,服无纱罗,日给惟猪肉一斤,乳豆二块,菜一束,酱醋水皆取主家结状,更无所供。其告示云“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子民嗟怨,是以不恤衰老,单身自来。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云云。人皆录辞而焚香礼之。...

    256
  • 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 ...

    37
  • 清江引·讥士人

    《清江引·讥士人》是元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针对元代的文人做官丑态的描写,刻画了白吃饭的“米虫”式的士人的庸俗、道貌岸然和狐假虎威的讨厌相,表现出作者对贪官污吏的憎恶。全曲语言幽默,意境深远。...

    403
  • 祝融取火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山海经》  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 ...

    1001
  • 柳梢青·悟个不生不灭

    悟个不生不灭。更不许、拈花摘叶。兴则高歌,醉眠芳草,梦游仙阙。 ​有时苦劝人人,莫呀我、叮咛切切。走骨行尸,贪财恋色,枉消年月。...

    116
  •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 ...

    38
  •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 ...

    8
  • 诗经·国风·唐风·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1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