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胡质父子

房玄龄 〔唐代〕
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僮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廨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其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胡威,字伯虎。年少的时候就有高尚的志向,品行廉洁。胡质做荆州刺史时,胡威从京都许昌去探望他。因家中贫困,没有车马童仆,胡威独自骑驴去探望。到了之后,拜见父亲。在官府中住了十几天,胡威向父亲告辞。在辞别时,胡质赐给他绢一匹,作为途中的旅费。胡威跪下说:“父亲廉洁奉公,不知道哪里来的这匹绢?”胡质回答说:“这是我俸禄的剩余,因此给你作为旅途中的盘缠。”胡威这才接受,辞别父亲归家。
注释
少:年少的时候。
志尚:高尚的志向。
厉操:操行。
质:胡质,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胡威之父。
为荆州:任荆州刺吏;今湖北、湖南一带。
省:探望。
单:独自。
廨:官府。
道路粮:旅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胡质父子》选自《晋书》。主要介绍三国及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俩。胡质为官正直清廉,不仅不贪污和收受贿赂,就连朝廷赏赐他的财物,他都是分给部下或贫穷的百姓,从不独吞独占。胡威少年时有很高志向,(厉操清白)严格要求自己品质清纯,不拿别人来历不明平白无故送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
您可能感兴趣...
  • 晋书·王羲之传(节选)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 ...

    441
  • 晋书·鲁芝传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 ...

    186
  • 晋书·王衍传(节选)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既 ...

    640
  • 晋书·陶潜传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 ...

    57
  • 晋书·嵇康传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兄喜,有当世才,历太仆、宗正。康早孤, ...

    62
  • 晋书·王彪之传

    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初除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从伯导谓曰: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曰: ...

    260
  • 晋书·祖逖传

    祖逖,字士稚,范阳道人也。逖性豁荡,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散谷帛以周贫乏。后博览书记,该涉古今,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年 ...

    537
  • 王羲之书六角扇

      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尝在蕺山见一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也 ...

    899
  • 周处除三害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 ...

    58
  • 晋书·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 ...

    59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