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游浮山记

戴名世 〔清代〕
  浮山去县治一百里,其奇怪名天下,而县之人罕有至焉。盖以其远且僻,车船辄穷日而至,以故游者弃之,类怅望不能至。其至者又多因他事过其下,偶一登览遂去,莫能尽其奇也。而负郭道旁之山无可观者,而相率游者甚众。呜呼,以远且僻而其奇不得售焉;其售者又止如此,岂非其地使然哉!
  余尝闻浮山之胜,欣然慕之,自以生此邦,有终焉之意。辛酉之秋。与二三子者浮舟出江滨,经浮山之麓,私心独喜,庶陟而浮焉,以娱吾志。二三子者不可,曰:“去!去!及风之迅也。”先是余在舟中望见之,高不一里,广袤不二三里,若无奇焉。而其中岩壑秀丽,盖已工绝。夫以远且僻不得售其奇,而其奇又隈藏含蓄如此,此其所以至之少也。余既悔其去而不得尽其奇也。已而归过山中,登览二日而还。俟他日买田其间以终焉,而庶以写浮山之形容,而先为记之。如此,便僧诸石壁上。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浮山距离县城有一百里,它的奇特怪异闻名天下,但县里的人很少有去过那里的。大概是因为它地处偏远又荒僻,车船往往要一整天才能到达,因此游览的人都放弃了它,大多只能怅然远望而无法抵达。那些到达的人,又多是因为其他事情经过山下,偶尔登上去游览一番就离开了,不能尽情领略它的奇特之处。而县城近郊道路旁边的山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结伴去游览的人却非常多。唉,因为偏远荒僻,它的奇特之处无法展现;而那些能被人看到的景致又只是这样,难道不是地理位置使它这样的吗!
  我曾经听说浮山的美景,满心欢喜地向往它,自认为生长在这个地方,有在那里终老的想法。辛酉年的秋天,我和两三个友人乘船从江边出发,经过浮山脚下,心里暗自高兴,希望能登上山游览,来满足我的志趣。那几个友人不答应,说:“走了!走了!要趁着风势迅疾(赶路)。” 在此之前,我在船上望见浮山,高不足一里,面积不过两三里,好像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但山中的岩石沟壑秀丽优美,大概已经精巧到了极点。因为偏远荒僻而不能展现它的奇特,而它的奇特之处又像这样隐秘含蓄,这就是很少有人到达的原因啊。我已经后悔当时离开,没能尽情领略它的奇特。后来返回时路过山中,登山游览了两天才回来。等到将来在那里买田定居终老,或许能描摹出浮山的形貌,因而先写下这篇记文。这样,就请僧人把它刻在石壁上。
注释
奇怪:希奇特异,不同一般。
盖:表大概如此。
辄:总是。
穷日:尽一整天的时间;终日。
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以远且僻而其奇不得售焉:出自柳宗元《永州八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意为小丘美好奇特,却被主人抛弃,明写小丘遭遇,暗含作者自身的贬谪遭遇。
尝:曾经。
陟:登高。
岩壑:山峦溪谷。
隈藏(wēi cáng):曲折隐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本文借浮山因偏远荒僻少人游览,近郊普通山却游人众多的对比,感慨地理位置对景致展现的影响。作者向往浮山美景,辛酉秋途经未得尽兴游览而后悔,返程时登山两日。文中流露出对浮山奇景的喜爱与遗憾,及将来在此定居描摹其貌的心愿,暗含对美景遭埋没的惋惜。
展开阅读全文 ∨
戴名世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榜眼。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戴名世 “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发,被逮下狱。五十三年三月六日被杀...
您可能感兴趣...
  • 乙亥北行日记

      六月初九日,自江宁渡江。先是浦口刘大山过余,要与同入燕;余以赀用不给,未能行。至是徐位三与其弟文虎来送;少顷,郭汉瞻、吴佑咸两 ...

    521
  • 慧庆寺玉兰记

      慧庆寺距阊门四五里而遥,地僻而鲜居人,其西南及北,皆为平野。岁癸未、甲申间,秀水朱竹垞先生赁僧房数间,著书于此。先生旧太史,有 ...

    965
  • 与余生书

      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为我书其语来,去年冬乃得读 ...

    214
  • 醉乡记

      昔众尝至一乡陬,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为之败乱。问之人:是何乡也?曰:酣适之 ...

    45
  • 河墅记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 ...

    847
  • 数峰亭记

      余性好山水,而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吾卜居于南山,距县治二十余里,前后左右皆平岗,逶迤回合,层叠无穷,而独无大山;水则仅陂堰 ...

    999
  • 穷鬼传

    《穷鬼传》是清代文学家戴名世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抒写当年曾附于韩愈的“穷鬼”如今又附于“被褐先生”(戴名世自称),遂使之“穷于言”、“穷于行”、“穷于辩”、“穷于才”、“穷于交游”,以致召笑取侮,“不容于天下”。...

    340
  • 先世遗事记

    《先世遗事记》是清代文学家戴名世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先交代了自己祖上的背景。然后由于佃户挖出的不义之财而引出的故事,说明了“有无望之福者,必有无望之祸”的道理,使人从主人公的行为美看到主人公的心灵美。文章运用事实说话的写作方法,用人物的实际行动表现人物,由点到面,使文章既完整又深刻。...

    618
  • 田字说

    《田字说》是清代文学家戴名世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首先写自己细致观察农民一年四季胝手胼足的辛苦劳动,并对农业劳动的重要有着充分的认识。从第二段起,他列举儒家经典,证明当政者和学者们都重视田家的劳动。最后说到自己,表面上说自己迂钝,“人之情,世之态,皆不习也”,实质上表示宁可洁身自好归庐种田,也不愿意迎合统治者同他们同流合污。...

    217
  • 鸟说

    《鸟说》是清代文学家戴名世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寓言式的作品。文中借小鸟的遭遇言世路之凶险,末段简洁的议论,暗藏锋镝,寓深意于文字之外,颇能发人深思。文章以三言两语,写小鸟的声色神情,宛然毕肖,表现了作者长于以白描手法状物绘形的特点。这篇散文简洁明快,亲切自然;发人生思,令人感叹。...

    848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