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范宽秦川图

元好问 〔金朝〕
张伯玉殁后,同麻征君知几赋

乱山如马争欲前,细路起伏蛇蜿蜒。
秦川之图范宽笔,来从米家书画船。
变化开阖天机全,浓澹覆露清而妍。
云兴霞蔚几千里,著我如在峨眉巅。
西山盘盘天与连,九点尽得齐州烟。
浮云未清白日晚,矫首四顾心茫然。
全秦天地一大物,雷雨澒洞龙头轩。
因山分势合水力,眼底廓廓无齐燕。
我知宽也不办此,渠宁有笔如修椽。
紫髯落落西溪君,长剑倚天冠切云。
望之见之不可亲。元龙未除湖海气。
李白岂是蓬蒿人?爱君恨不识君早。
乃今得子胸中秦。作诗一笑君应闻。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如万马相争,奔腾向前,山间的小路起伏不已,就像是长蛇曲折蜿蜒。
这秦川的山水画卷,就是那范宽的雄奇笔墨,这秦川的写意宏图,来自米家的书画之船。
画图中变化多端,开合巧妙,天机是那么完美齐全,墨色里或浓或淡,或隐或露,都显得那么清新鲜妍。
恍如那白云蒸腾,红霞荟萃,悄悄弥漫了数千里长天,竟使我身在画前,神游物外,如同置身在峨眉山巅。
巍巍的西山盘旋直上,青天也仿佛与它相连,尽把那九州收入眼底,不过是九点模糊的轻烟。
浮云未清呵夕阳已晚,我举头四望心中茫然。
全秦的天地浩无涯际,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物体,雷雨弥漫在广阔的空间,行雨的龙头高高抬起。
顺着那山脉呵分别那地势汇聚了水力呵造就这平川。眼中的原野那么辽阔,真让人无视富齐强燕。
我知道范宽,画不出这样的奇画,他哪有大笔,能如那修长的屋椽?
紫髯飘飘,高超脱俗,这就是潇洒的西溪张君,手持的长剑斜倚天外,头戴的高冠名叫切云。
我远望近观,都无法跟他心意相亲。虽然说,他是陈登,未除去湖海的豪气,
可知否,我也是李白,并非山野的俗人?我景仰你,却遗憾没能与你早早地结识。
到如今,才见识了你那胸中之“秦”。作诗一笑,想来张君你也能听闻。
注释
范宽:北宋有名的山水画家,陕西华原(今耀县)人。
秦川图:即范宽代表画作之一《秦川图》。秦川,古地区名,即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为陕西的粮仓。
张伯玉:即张钰,字伯玉。
麻征君知几:即麻九畴,字知几,莫州(治所在今河北任丘)人,能诗,正大三年进士及第,官至应奉翰林文字。征君,曾被朝廷征聘的隐者。
笔:手笔。
来从:来自,从……来。
米家书画船:米家,指北宋画家米芾。
变化开阖:指画中用笔的变化多样和布局结构的彼此呼应。阖,关闭。
天机:造化的机密。
浓澹覆露:指画中墨色的浓淡变化和景物的隐显。澹,通“淡”。覆,本义为遮蔽,这里引申为隐约、隐现之意。
兴:兴起,蒸腾。
蔚:荟萃,弥漫,有文彩。
著我:把我放置在。著,放置,安排。
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
西山:指秦川以西的山岭,如太白山等,山势都极为高峻。
“九点”句:等于说“尽得齐州九点烟”。齐州,就是中州,指中国。九点烟,极写登高俯瞰时中国九州之小,就如同九个模糊的烟点。上古时代,人们把中国境内分为冀、兖(yǎn)、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所以后来也常用“九州”来指代中国。
“浮云”句:古人常用浮云比喻朝中的小人,用白日比喻君王。作者写此诗时,蒙古正准备大举侵金。所以这句在写景之中,似乎也暗含了日光昏黄,山河黯淡的感慨。
矫首:抬头。矫,举起,昂起。
全秦:指战国时秦国统治的整块地盘,就是今陕西、甘肃一带。
澒洞:弥漫无际。
龙头轩:意思是说神龙昂首飞翔而行雨。轩,高起,高昂。
“因山”句:意思是说秦川平地是集中了渭水及其支流泾水、洛水等河流的力量冲积而成的。因山,顺着山脉走向。分势,分别不同的地势。
廓廓:广大空阔的样子。
齐燕: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齐国在今山东一带,燕国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部,都是在平原地区。
渠:他。
宁:岂。
有笔如修橡:意思是笔力雄健。修椽:长长的屋橡。修,长。
落落:形容高超不凡的样子。
西溪君:指张伯玉。
冠:动词,戴(帽子)。
切云:一种形状高耸的帽子。
“望之”句:据本诗中作者自注说,诗人在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到过河南郾城,张伯玉知道后,也没有尽地主之谊接待他,诗人当时很不满意。这里就是指此事而言。
“元龙”句:陈登,字元龙,三国时下邳人。后人用“湖海气”来形容人意气豪放,不拘小节。这里是用陈登来比张伯玉。
“李白”句:李白曾在《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中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蓬蒿人,指安于田舍、胸无大志的人。这里诗人是以李白自比。
胸中秦:指《秦川图》是张伯玉的心肝宝贝。
展开阅读全文 ∨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
您可能感兴趣...
  •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94
  • 四哀诗·李钦叔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320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五

    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复道渐看连上苑,戈船仍拟下扬州。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

    310
  • 野菊

    座主闲闲公命作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 ...

    409
  • 赤壁图

    马蹄一蹴荆门空,鼓声怒与江流东。曹瞒老去不解事,误认孙郎作阿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帜北卷天为红。至今图画见赤壁,仿佛烧虏留遗踪。令人长忆眉山公,载酒夜俯冯夷宫。 事殊兴极忧思集,天澹云闲今古同。得意江山在眼中,凡今谁是出群雄?可怜当日周公瑾,憔悴黄州一秃翁。...

    44
  • 西园

    兴定庚辰八月中作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梁门回望绣成堆,满 ...

    391
  • 永遇乐·绝壁孤云

    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望。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归梦风烟上。天公老大,依然儿戏,困我世间羁鞅。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 中台黄散,官仓红腐,换得尘容俗状。枕上哦诗,梦中得句,笑了还惆怅。可怜满镜,星星白发,中有利名千丈。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

    879
  • 沁园春·除夕

    《沁园春·除夕》是金末元初元好问写的一首词。此词写自己的“贫”和“穷”全用故事,写文学生活则用典抒胸怀,隽语盈篇,可算精明之作。...

    115
  •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928
  • 驱猪行

    《驱猪行》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杂言古风。该诗从表面看,是写农民驱赶豪猪的情形,但实际上却另有讽喻,是借题发挥,真实具体、哀恸感人地反映了金、蒙战争之际,人民遭受的租赋徭役之苦。...

    566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