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妙哉嵇公其旨深,谁知此是亡国音。
商声慢大宫声微,强臣专命王室卑。
我闻仲达窥天禄,人见飞鸟在晋屋。
子元废芳昭杀髦,常道乡公终荡覆。
义师三自广陵起,功皆不成竟夷戮。
广陵散,宣诛凌。
景诛俭,文诛诞。
广陵散,晋室昌,魏室亡。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广陵散》真是精妙啊,嵇康先生的琴意如此深邃,谁能知道这竟是预示亡国的音乐。
商声声调渐强而宫声微弱,正如权臣专权而王室衰微。
我听说司马懿暗中觊觎帝位,世人已见晋室代魏的征兆如飞鸟落于屋宇。
司马师废黜曹芳,司马昭诛杀曹髦,最终常道乡公曹奂也被废,曹魏王朝彻底覆灭。
三次义师皆从广陵起兵讨伐权臣,却都失败并遭杀戮。
《广陵散》啊,它见证了:司马懿诛杀王凌,司马师诛杀毌丘俭,司马昭诛杀诸葛诞。
这曲《广陵散》里,藏着晋室兴盛的轨迹,也回荡着魏室灭亡的悲歌。
注释
商声:五音中的商音。
宫声:五音中的宫音。
强臣:擅权的大臣。
仲达:三国魏司马懿的字。多谋略,善权变,为魏重臣,后专国政。其孙炎篡魏建晋,追尊懿为宣帝。
天禄:天赐的福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诗以《广陵散》起笔,赞嵇康琴曲精妙,暗喻其暗藏亡国之音。诗中以商声强宫声微喻权臣专权、王室衰微,接着铺陈司马懿父子篡权史实,从废曹芳、杀曹髦到灭曹魏,又写三次广陵起兵反抗失败。全诗以琴曲串联历史,用乐律象征朝政,简笔勾勒魏晋更替,道尽王朝兴亡的无奈与必然。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