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耕读轩

王冕 〔元代〕
路逢谁家子?背手牵黄犊。
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
辄耕且吟诵,息阴坐乔木。
南山豆苗肥,东皋雨新足。
凉气满郊墟,书声出茅屋。
古来贤达人,起身自耕牧。
买臣负薪歌,倪宽带经读。
寄语少年徒,行当踵前躅。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在路上遇到了谁家的孩子?他背着手牵着黄色的小牛犊。
肩上扛着犁和锄头,牛角上还挂着一捆书。
他一边耕地一边吟诵着诗书,休息时就坐在高大的树下乘凉。
南山的豆苗长得茁壮肥美,东边的田野刚下过雨,土壤湿润充足。
郊外的空气中弥漫着凉爽的气息,茅屋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
自古以来,那些贤能通达的人,都是从耕作放牧开始起步的。
就像朱买臣曾经背着柴火唱歌,倪宽则带着经书耕种。
我要告诉那些年轻的后辈们,你们应该跟随前人的脚步,努力前行。
注释
黄犊:小牛。
犁锄:农具,犁和锄。
息阴:乘阴凉。
郊墟:郊外;村野荒丘之间。
耕牧:耕种畜牧。
买臣:即朱买臣,字翁子,会稽郡吴县人。西汉大臣。
踵:追随,继承。
躅:足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耕读轩》是一首五言排律,勾勒出一幅耕读相宜、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图。全诗如素描写生,以犁锄为笔、田埂为纸,写下最朴素的成才哲学:真正的学问当根植大地,生命的丰盈来自手捧书卷、脚踏泥土的双重耕耘,诗中寓含了对青年勤勉向学、自强不息的期望,富有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王冕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您可能感兴趣...
  • 梅花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6
  • 陌上桑

    《陌上桑》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详细的描述了元代的暴政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及广大农民遭受残酷剥削、压迫,苦难不堪的惨况;当时农民因缴不出官布,蚕姑被捉被关,田夫为此奔走又受鞭笞,从而造成桑老田荒,将来应缴的米粮丝税将难以应付,他们思前想后,只有相对流泪而已。...

    10
  • 猛虎行

    去年江北多飞蝥,今年江南多猛虎。白日咆哮作队行,人家不敢开门户。长林大谷风飕飕,四郊食尽耕田牛。残膏剩骨委丘壑,髑髅啸雨无人收。老乌衔肠上枯树,仰天乌乌为谁诉。逋逃茫茫不见归,归来又苦无家住。老翁老妇相对哭,布被多年不成幅。天明起火无粒粟,那更打门苛政酷。折贩肘无全民,我欲具陈难具陈。纵使移家向廛市,破獍猰貐喧成群。...

    6
  • 墨萱图二首·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9
  • 独坐

    独坐高楼暮,凄凉何所闻?乱山流冻雨,荒树接孤云。关陕鸦成阵,幽并马不群。故人消息断,凋弊闵期文。...

    4
  • 伤亭户

    《伤亭户》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起首写投宿闻哭声,引起全篇;中间通过野老满含血泪的控诉,鞭斥官府的贪婪残酷,集中反映民不聊生的惨状;末尾写野老不堪忍受而悬梁自尽的结局。深刻揭露了元末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以及人民所受的痛苦,深深的流露出诗人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5
  • 劲草行

    该诗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中,所咏之物与人相同之处就是就是诗歌感情所在,该诗以劲草比喻“汉家不降士”,草之刚韧不屈与人之坚贞不屈形成精神上的对应,句句写草,但又处处喻人,在凄凉冷落的景象中歌颂了汉家将士的威武气节,咏物与咏人合而为一,是对当时混乱现实的生动写照。...

    12
  • 素梅·五十四

    独鹤高飞雪气浓,梅烟清浅月朦胧。一声箫管归何处?人在琼楼玉宇中。...

    241
  • 读五柳先生传

    渊明千载士,志节尚苦清。奈为五斗米,受彼县令名束带见督邮,颇亦用下情。当时岂无议,以后何平评?苟非归去来,五柳传不成。...

    5
  • 楚汉两城

    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岂是有为增感慨?便令无事亦凄凉。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黄。...

    1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