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杜仁杰还没有到。
长白山前流淌着绣江水,水面上铺放开的荷花绵延数十里。
我细细地观赏水底的青山,更觉得山色佳丽无比,就像是一团朦胧青烟,随波荡漾,收拢不起。
青山从阳丘蜿蜒西来,流下这宛曲的碧水,仿佛是天公有意点染,向人间扔下半截玉环。
昨天我来到大明湖上,举起了酒杯畅饮,绣江的千姿百态,清晰地涌入我的眼帘。
等到晚间的清凉袭来,驾一叶小舟横渡东城,水色黯淡呵荷花深稠,就像是前头已无去路。
江上的女神,真不爱惜那荷花的芳香,竟忍心让它,凋零在寒冷的秋风秋露。
女神的衣襟芳香如兰,散发阵阵香气,罗袜轻盈,翩翩起舞,湖面微波轻轻颤动。
便是那《晚晴赋》的妙笔,也画不出荷花的翩然情趣,杜樊川徒然地写尽风骚,也只好全用来夸赞白鹭。
我这时如同驾着鸾凤,飞行在天上追逐神仙,只见那金枝上绿穗飘甩,晃动在我的身后身前。
我痛饮一醉眼花耳热,只觉得不够放纵自然,索性高唱起吴地的歌曲,痛快地叩打两边的船舷。
有心要唤请才子杜牧,摇动他酣醉的生花笔杆,姑且把这段风流情事,用诗篇传付后世的岁年。
注释
大明湖:位于今山东济南北郊,为小清河的上游,方圆九里,湖水清澈,有汇泉寺、历下亭、南丰祠、小沧浪亭等名胜,风景佳丽。
杜子:对杜仁杰的敬称。杜仁杰,字仲梁,济南长清人,元初散曲家。
长白山:也称会仙山,在山东邹平南。因山中云气常白,故名。绣江:发源于长白山下,周围三十余里。
苍烟:苍茫的云雾。
阳丘:地名,在今山东章丘东南十五里。
青一湾:形容弯曲青色的绣江水。
半玉环:圆形的碧玉中有孔。这里喻绣江环行的水面。
“大明湖上”句:指诗人与友人在绣江亭中豪饮。诗人在《济南行记》中云:岁乙未秋七月,至济南,秋荷方盛,红绿如绣,令人渺然有吴儿洲渚之想。此游至瀑流者六七,宿天泉庵者三,泛大明湖者再,遂东入水栅。栅之水名绣江,发源长白山下,周围三十四里。府参佐张子钧、张飞卿觞予绣江亭。漾舟荷花中十余里。乐府皆京国之旧。剧谈豪饮,抵暮乃罢。
眉睫间:在眼前。
棹(zhào):船桨。也指用桨划船。
东城:城东部。
江妃:江上的女神。
水芝:荷花的别名。暗含当权者践踏人才。
狼藉(jí):杂乱不堪。这里是形容荷花凋零散落的样子。
兰襟:犹言香襟,散发着兰花香气的衣襟,旧指美丽女子的衣襟。
郁郁:香气胜多的样子。此处把荷花比作女神的衣饰。
“罗袜”句:化用曹植《洛神赋》:“陵波留步,罗袜生尘”语意。罗袜,罗制袜。盈盈,美好的样子。微步,轻步,形容江妃在水面上行走时轻盈的体态。此隐指荷花在微风中颤动的情景。
晚晴一赋:唐诗人杜牧作《晚晴赋》,吟咏黄昏时的荷花和白鹭。赋中着重写白鹭的风采,而未着力描写荷花。因此元好问说它“画不成”,也就是没充分表现出荷花的美色之意。
画不成:没有描写成功。
枉(wǎng):徒然。著:在这里意为表述,描绘。
风标:(优美的)风度,仪态。
骖(cān)鸾(luán):乘驾鸾凤。骖,古代驾车时套在车前两旁的马。这里用为动词,意为乘驾。鸾,凤凰一类的鸟,古代传说中,只有神仙才能乘鸾驾凤。
散仙:道教用语,指未受仙职的仙人,这里指放荡不羁自由闲散的人。
金支翠蕤(ruí):用黄金或铜以及翠羽等装饰的乐器,既指荷叶,也指伴游的乐队和舞妓们。金支,乐器上的金(或铜)制的支柱,上面装饰有流苏等穗状饰物。翠蕤,翠羽制成的饰物。蕤,指下垂的缨类装饰物。
眼花耳热:看得眼花,喝得微醉。
不称意:不称心如意,气氛虽热烈,纵情豪饮,伴随歌舞弹唱,但内心是悲怆的,只是逢场作戏而已。
吴歌:泛指古吴地(今江苏一带)的歌曲。吴,古代指今江苏的大部分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地区。
唤取:唤得,叫来。取,语助词。
樊川:指杜牧。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集》。这里是用来指杜仁杰。
风流:流风余韵。
聊:姑且,勉强。
付他年:留给以后的年代。
《泛舟大明湖》一诗,虽以大明湖为题,却从长白山脚下的绣江启笔,以辽阔的视野和细腻的笔触,为明湖之美铺设了独特的背景。“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诗人凭借对绣江的游历记忆,以“展放”二字描绘出绣江中荷花盛开的盛景,与即将描绘的大明湖形成异曲同工之妙,不仅水脉相连,更在景色上互为映照。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此句转向对绣江至明湖间山水景色的描绘,南岸群山蜿蜒,苍翠欲滴。古时这里景致自然天成,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群山倒映水中,如同深黛色的烟云,游船穿梭其间,山影摇曳,变幻莫测,使诗人发出“水底山更佳”的赞叹。
“山从阳丘西来青一湾,天公掷下半玉环。”诗人继续发挥想象,将这一带山峦的轮廓比作半个玉环,其碧绿如玉,非人力所能及,以“玉环”之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峦的形态与色彩。
接下来,“大明湖上一杯酒”至“枉著风标夸白鹭”的十句,则将笔触聚焦于大明湖,描绘了泛舟湖上的情景与诗人的丰富想象。“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绣江眉睫间”,诗人一杯酒下肚,仿佛又将思绪拉回到与绣江相似的明湖,朦胧中两景交融,为明湖之美增添了更多韵味。
“晚凉一棹东城浪,水暗河深若无路。”诗人描绘了在晚凉时分,乘船经过东泺水至明湖的情景,荷叶密集,水面昏暗,似乎难以找到前行的道路,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探索的乐趣。“江妃不惜水芝香”至“罗袜盈盈见微步”,本意是写满湖的荷香,却推出了江妃,说江妃不怜惜荷花的香气,实在是因为荷花太多了不稀罕了,便尽情挥洒,任馨香飘散在秋风夜露之中。江妃的衣袖中散发着芳香,迈着款款脚步出现在湖面风影里。是写江妃也是在写荷花,写到此处,诗人已完全被明湖景色所折服,用大胆浪漫的想象,人格化地写荷田之美。
最后六句,写酒兴正浓不能自抑的神态与自负其才。“晚晴一赋画不成,枉著风标夸白鹭”,借用杜牧写《晚晴赋》的典故,说即使是大诗人杜牧,也描绘不出而今的胜景,只能徒然地夸夸白鹭鸟的风姿罢了。“我时骖鸾追散仙,但见金支翠蕤相后先”,诗人让想象任意驰骋,行舟在湖水之上,像仙人一样乘上青鸟飘然升空,追逐着不知名的神仙,但见两旁重重叠叠的繁花绿叶连绵相属,望不到边际。“眼花耳热不称意”至末尾是说,如此良辰美景,直看得我眼花缭乱,畅饮美酒仍不能尽情表达内心的快意,于是禁不住轻叩船舷,吟唱优美的江南曲调,抒发情怀。恨自己无佳句摹写出眼前之状,只有将此心愿留待他日,请杜先生摇着醉笔,描画这快活风流的情形。
该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布局奇特,富于变化,将动与静、明与暗、写意与工笔、远景与细处、幽深与开阔、写实与虚幻、简笔勾勒与浓彩重墨相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变幻莫测、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卷。诗人还善于化用前人典故和诗句,以期丰富诗的内涵。
-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 92
-
四哀诗·李钦叔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 316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五
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复道渐看连上苑,戈船仍拟下扬州。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
- 307
-
野菊
座主闲闲公命作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 ...
- 406
-
赤壁图
马蹄一蹴荆门空,鼓声怒与江流东。曹瞒老去不解事,误认孙郎作阿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帜北卷天为红。至今图画见赤壁,仿佛烧虏留遗踪。令人长忆眉山公,载酒夜俯冯夷宫。 事殊兴极忧思集,天澹云闲今古同。得意江山在眼中,凡今谁是出群雄?可怜当日周公瑾,憔悴黄州一秃翁。...
- 42
-
西园
兴定庚辰八月中作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梁门回望绣成堆,满 ...
- 391
-
永遇乐·绝壁孤云
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望。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归梦风烟上。天公老大,依然儿戏,困我世间羁鞅。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 中台黄散,官仓红腐,换得尘容俗状。枕上哦诗,梦中得句,笑了还惆怅。可怜满镜,星星白发,中有利名千丈。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
- 875
-
沁园春·除夕
《沁园春·除夕》是金末元初元好问写的一首词。此词写自己的“贫”和“穷”全用故事,写文学生活则用典抒胸怀,隽语盈篇,可算精明之作。...
- 109
-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 925
-
驱猪行
《驱猪行》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杂言古风。该诗从表面看,是写农民驱赶豪猪的情形,但实际上却另有讽喻,是借题发挥,真实具体、哀恸感人地反映了金、蒙战争之际,人民遭受的租赋徭役之苦。...
- 554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