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子部 > 小说家类 > 博物志

卷六

作者:张华 [魏晋]

人名考

昔彼高阳,是生伯鲧,布土,取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殷三仁:微子、箕子、比干。

文王四友:南宫括、散宜生、闳夭、太颠。

仲尼四友:颜渊、子贡、子路、子张。

曹参字敬伯。

蔡伯喈母,袁公妹曜卿姑也。

古之善射者甘蝇,蝇之弟子曰飞卫。

平原管辂善卜筮,解鸟语。

蔡邕有书万卷,汉末年载数车与王粲。粲亡后,相国掾魏讽谋反,粲子与焉。既被诛,邕所与粲书,悉入粲族子业字长绪,即正宗父,正宗即辅嗣兄也。初粲与族兄凯避地荆州依刘表,表有女。表爱粲才,欲以妻之,嫌其形陋周率,乃谓曰:“君才过人而体貌躁,非女婿才。”凯有风貌,乃妻凯,生业,即女所生。

太丘长陈寔,寔子鸿胪卿纪,纪子司空群,群子泰,四世于汉、魏二朝有重名,而其德渐小减,故时人为其语曰:“公惭卿,卿惭长。”

文籍考

圣人制作曰经,贤者著述曰传,郑玄注《毛诗》曰笺,不解此意。或云毛公尝为北海郡守,玄是此郡人,故以为敬。

何休注《公羊传》,云“何氏学”。又不能解者。或答云:休谦词,受学于师,乃宣此义不出于己。此言为允。

太古书今见存有《神农经》、《山海经》,或云禹所作。《周易》,蔡邕云:《礼记?月令》周公作。 【 周日用曰:《礼记》疏云:第一是吕不韦《春秋》,明吕氏所制。蔡邕云:周公,未之详也。】

《谥法》、《司马法》,周公所作。

余友下邳陈德龙谓余言曰:《灵光殿赋》,南郡宜城王子山所作。子山尝之泰山,从鲍子真学算,过鲁国而都殿赋之。还归本州,溺死湘水,时年二十余也。

地理考

周自后稷至于文、武,皆都关中,号为宗周。秦为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上可以坐万人,庭中受十万人。二世为赵高所杀于宜春宫,在杜城南三里,葬于旁。

周时德泽盛,蒿大以为宫柱,名曰蒿宫。

姜嫄嗣祠在墉城,长安西南三十里。

盗跖冢在太阳县西。

赵鞅冢在临水县西。

始皇陵在骊山之北,高数十丈,周回六七里。今在阴盘县界。北陵虽高大,不足以销六丈冰,背陵障,使东西流。又此山有土无石,运取大石于渭南诸山,故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钩,金陵余石大如塸(土屋)。”其余功力皆如此类。 【 卢氏曰:秦氏奢侈,自知葬用珍宝多,故高作陵园山麓,从难发也,高则难上,固则难攻,项羽争衡之时发其陵,未详其至棺否?】

旧洛阳字作水边各,汉火行也,忌水,故去水而加佳。又魏于行次为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复去佳加水,変雒为洛焉。

洞庭君山,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又《荆州图经》曰:“湘君所游,故曰君山。”

《南荆赋》:江陵有台甚大,而唯有一柱,众梁皆拱之。

典礼考

三让:一曰礼让,二曰固让,三曰终让。

汉丞秦,群臣上书皆曰昧死言。王莽盗位慕古,去昧死曰稽首,光武因而不改。

肉刑,明王之制,荀卿每论之。至汉文帝感太仓公女之言而废之。班固着论宜复。迄汉末魏初,陈纪又论宜申古制,孔融云不可。复欲申之,钟繇、王朗不同,遂寝。夏侯玄、李胜、曹羲、丁谥建私议,各有彼此,多云时未可复,故遂寝焉。

上公备物九锡:一、大辂各一,玄牡二驷。二、衮冕之服,赤舄副之。三、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四、朱户以居。五、纳陛以登。六、虎贲之士三百人。七、鈇钺各一。八、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九、秬鬯一,卣珪瓒副之。

乐考

汉末丧乱无金石之乐,魏武帝至汉中得杜夔旧法,始复设轩悬钟磬,至于今用之,受于夔也。

服饰考

汉末丧乱,绝无玉佩,始复作之。今之玉佩,受于王粲。

古者男子皆丝衣,有故乃素服。又有冠无帻,故虽凶事,皆着冠也。

汉中兴,士人皆冠葛巾。建安中,魏武帝造白帢,于是遂废,唯二学书生犹着也。

器名考

宝剑名:钝钩、湛卢、豪曹、鱼肠、巨阙,五剑皆欧冶子所作。龙泉、太阿、工市,三剑皆楚王者。

风胡子因吴王请干将,欧冶子作。干将阳龙文,莫邪阴漫理,此二剑吴王使干将作。莫邪,干将妻也。 【 夫妻甚喜作剑也。】

赤刀,周之宝器也。

物名考

古骏马有飞兔、腰褭。

周穆王八骏:赤骥、飞黄、白蚁、华骝、騄耳、騧騟、渠黄、盗骊。

唐公有骕骦。

项羽有骓。 【 周日用曰:曹公有流影,而吕有赤兔,皆后来之良骏也。】

周穆王有犬名来?毛,毛白。

晋灵公有畜犬,名獒。

韩国有黑犬,名卢。

宋有骏犬,曰昔?隹。

犬四尺为獒。

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

徐州人谓尘土为蓬块,吴人谓跋跌。

上一章:卷五
下一章:卷七
您可能感兴趣...
  •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622)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

    (640)
  •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

    (828)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

    (930)
  • 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

    (1014)
  • 水浒传

    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

    (972)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

    (837)
  •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1003)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总体而言,《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

    (708)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

    (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