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珍珠帘·蜜沈烬暖萸烟袅

吴文英 〔宋代〕
蜜沈烬暖萸烟袅。层帘卷、伫立行人官道。麟带压愁香,听舞箫云渺。恨缕情丝春絮远,怅梦隔、银屏难到。寒峭。有东风嫩柳,学得腰小。
还近绿水清明,叹孤身如燕,将花频绕。细雨湿黄昏,半醉归怀抱。蠹损歌纨人去久,漫泪沾、香兰如笑。书杳。念客枕幽单,看看春老。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沉水香燃尽余温袅袅,茱萸香雾缥缈缭绕。卷起层层帘幕,立在官道边望行人缥缈。麟纹腰带压着愁绪余香,听舞曲箫声缥缈入云霄。怨恨情丝如春日飞絮飘远,怅然梦魂被银屏阻隔难相照。春寒料峭。唯有东风里嫩柳轻摇,学得了细腰苗条。
又临近绿水萦绕的清明,叹孤身似春燕漂泊,将百花频频围绕。细雨淋湿黄昏时光,半醉中想投入谁的怀抱?歌扇被虫蛀损人去已久,空自泪湿衣襟,香兰犹自含笑道。音书杳渺。独守客枕幽独孤单,眼看着春光将老。
注释
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
云渺:高远貌。
寒峭:形容寒气逼人。
蠹:蛀蚀器物的虫子。
幽单: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吴文英布衣终身,以幕僚、清客的身份曳裾豪门,在吴越一带辗转漂泊。他的一生,享受过爱情的欢乐,却更饱尝爱情失落的悲痛。根据他的词或显或晦的记述可以得知,吴文英曾在苏州、杭州各有一段情事,但最终却是苏姬生离、杭姬死别。与苏、杭二女的爱情悲剧,在梦窗的心灵上留下了永难愈合的创伤,他经常回味、咀嚼与她们悲欢聚散的种种琐事细节。在形影独吊的后半生,吴文英写了将近七十首怀念苏杭二姬的恋情词,这些作品反复描写她们身上或遗物中留存的香味。此为词人晚年重游德清,客居龟溪闻隔墙歌声而忆去姬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发端一韵“蜜沉烬暖萸烟袅”。“蜜沉烬暖”指蜜炬沉香均已燃尽,代指所爱之姬人已去,“萸烟袅”,写然而茱萸香之烟仍袅袅上升,“茱萸”是怀人之物也,“暖”“袅”二字,突出了姬人虽去,然怀念之情不绝于缕。此七字乃是涵盖全篇忆姬之情,故而言“千锤百炼”。单句起篇者均应统领全篇之意。“层帘卷”二韵,扣题“过贵人家,隔墙闻箫鼓声,疑是按舞,伫立久之”。写寓居龟溪,经过贵人家,看到层帘卷起,听到墙里箫鼓之声响彻云霄,想楼内的歌女正在按拍歌舞,联想起自己昔日与所爱之姬歌舞之乐,于是久久地立在官道上。“麟带”两句写闻箫疑舞,点词序。两句系倒装,与词序吻合。“听舞”句既写当时耳中所闻之箫鼓声,又写所引起的昔日与姬相娱之事已经烟消云渺不复存在之情。故而这二韵中有实有虚,虚实相生,由眼前之景联想昔日之事,真是化实为虚,显得情深意切。故而道:“恨缕情丝春絮远”,抒发了遗恨的情思如丝如缕如春絮一般悠然远去。“怅梦隔、银屏难到”,写情丝虽然远去,但更令人惆怅的是这遗恨如梦隔银屏风,再难飞到久别的姬人身旁。“恨缕”两句,承上联想。写此也可释为词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去妾,如今与己象“梦隔银屏难到”一样,自己“恨缕情丝”如“春絮”般飘荡幽远。“寒峭”二韵,又折笔写到眼前,扣题中的“春日”,写春寒料峭,有东风嫩柳,柳枝如丝,婀娜多姿,其依依之态,又令人想起爱姬的身影。此歇拍由眼前春景,喻意中之人,化实为虚,运笔轻微婉约,具有空灵之美。
换头一韵,切题“春日”写眼前,清明时节,绿水汤汤,此景更引起怀旧之情。“叹孤身如燕”直抒孤寂伤怀之感,“将花频绕”由眼前之孤身,回想昔日与姬之恋情,此皆“伫立久之”的所思所感。时空变化频繁。“还近”三句,转而叹己孤旅在外的感受。三句又是呼应词序“春日客龟溪”。此也是词人“闻箫疑舞”后,由人及己想起了自己旧日曾钟情过的苏妾,虽离己而去,而自己却仍旧对她心存深切的怀念,并表现出一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孤独感。所以杨铁夫《梦窗词选笺释》中说:“孤身是题珠”。即是说“孤身”两字是这首词的词眼。“细雨湿黄昏”代用冯延已《南乡子》“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诗意,写黄昏时归来,又值细雨檬豫,其情难解,只得以酒消愁,而借酒消愁愁更愁,别恨恰如春草,年年更长。“蠹损歌纨人去久”一韵,和盘托出所怀之人,所伤之情。“蠹损歌纨”言伊人所赐歌扇已被虫蛀,表明伊人之去已久。杨铁夫说““人去久”为一篇主脑”(《梦窗词选笺释》)“漫泪沾、香兰如笑”化用李长吉《李凭箜篌引》诗:“芙蓉泣露香兰笑”,“泪沾”即“芙蓉泣露”比喻自己因伤别怀旧而落泪,“香兰笑”代指贵人家箫鼓歌舞之欢,将有情与无情,悲伤与欢笑作了对比,更突出了词人伤别念旧之情。“书杳”言音讯查然,结句“念客枕幽单,看看春老”又用长吉《仁和里杂叙皇甫提》诗“客枕幽单看春老”意,言自己客居在外,幽然独处,如今音信又杳然,只能看春之老去。“春去”既写春已至暮的季节,又写出年已迟暮的心境。至此其叹老忆别之情尽矣。
全词从闻箫鼓声而想象贵人家有女按曲而舞的情景,进而联想起自己有一离他而去久无音讯的苏姬,最后产生一种强烈的孤寂感。娓娓道来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将现实中的“闻箫鼓声”,假想到“疑是按舞”;从现实中“听舞箫云渺”,忆及过去的“蠹损歌纨人去久”;把眼前“伫立行人官道”与回寓后“客枕幽单”统统杂揉在一起。所以叶嘉莹在《拆碎七宝楼台》一文中说:“(梦窗词)将时间与空间,现实与假想错综杂揉。”
此词在章法上既作到首韵统篇,又注意了今昔时空交插,虚实结合,写景、叙事、抒情三者巧妙融合。如二韵写景、叙事,从眼前人笔,为实景。三韵,由实转虚,由眼前转到往昔,在写景中有抒情。四韵,逆入而平出,景中抒情,化实为虚。五六韵,转至眼前实景,又以拟人法,由实化虚,由景幻为人,空灵幻化。过拍七韵,眼前实景,由景转而抒情,由抒情又转人往昔之乐事的回忆。八韵,由眼前实景转为抒情。九韵,由眼前景引出往昔情,有实有虚,皆以喻体出之。十韵十二韵,转至眼前抒发叹老伤别之情。在时空交插变幻中,主要运用“潜气内转”法。此法常令人有空际转身之感。但因未用虚字勾勒其转接提顿处,因此不仔细研读也会感到脉络不明。被讥朔“碎锦拼合”,“晦涩”,实则是“潜气内转”“外涩内活”。夏敬观曰:“今之学梦窗者,但能学其涩,而不能知其活。”
展开阅读全文 ∨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您可能感兴趣...
  • 珍珠帘

    东风飘拂雨纤纤,吹向空中草木沾。记得传喧三殿日,恍疑天半撒珠帘。...

    7
  • 木兰花慢·紫骝嘶冻草

    游虎丘,陪仓幕,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正蕙雪初消,松腰玉瘦,憔悴真真。轻藜渐穿险磴 ...

    345
  • 过秦楼·芙蓉

    《过秦楼·芙蓉》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咏物词。此词紧扣题目,从叶、花、茎、色、香、形各个方面描述了芙蓉(即荷)的整体形态及其清高气质。...

    420
  •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

    螺屏暖翠。正雾卷暮色,星河浮霁。路幕递香,街马冲尘东风细。梅槎凌海横鳌背。倩稳载、蓬莱云气。宝阶斜转,冰娥素影,夜清如水。应记。千 ...

    915
  • 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

    外湖北岭云多,小园暗碧莺啼处。朝回胜赏,墨池香润,吟船系雨。霓节千妃,锦帆一箭,携将春去。算归期未卜,青烟散后,春城咏、飞花句。黄 ...

    856
  • 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上片写女主人公的纯洁胸怀以及扇子的洁白特点,下片描绘扇面中陈藏一所作的美丽图画。...

    913
  • 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作。这首词描写重阳前一日游湖,表现了画船听歌的逸兴。上片叙述作者泛湖前登高之事,下片写作者与歌妓一起乘舟泛湖的情景。全词语言明快,无晦涩之感,音韵和谐自然。...

    71
  • 祝英台近·悼得趣赠宏庵

    黯春阴,收灯後,寂寞几帘户。一片花飞,人驾彩云去。应是蛛网金徽,拍天寒水,恨声断、孤鸿洛浦。对君诉。团扇轻委桃花,流红为谁赋。□□□□,从今醉何处。可怜憔悴文园,曲屏春到,断肠句、落梅愁雨。...

    7
  • 木兰花慢·饯赵山台

    《木兰花慢·饯赵山台》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酬赠词。上片写清晨乘画舫游西湖,饯行;下片写游湖感慨。此词描述了词人清晨在西湖乘画舫为赵山台饯行的情景,抒发了乘舫游湖的感慨,词中流露出词人思乡归隐的情绪。...

    10
  • 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庾尘满袖,便封侯、那羡汉淮阴。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离音。 ...

    47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