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芙蓉池,翩翩戏轻舟。
南阳栖双鹄,北柳有鸣鸠。
鉴赏
纠错
这首诗写的是芙蓉池春末夏初的美景。芙蓉池即莲花池,是对皇家苑林池沼的美称。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云:“太液芙蓉未央柳”,太液为池名,在汉建章宫北;未央,宫殿名。太液里种满芙蓉,称其为芙蓉池自也相应。唐且可以汉事言当时时事,则曹魏时借汉宫皇家苑林美化魏室池沼,更不足为怪。想来此诗当作于赴皇都朝会,在后花园游览时所写。可惜为残句,未能重现当时所见美景。
首二句是述写在芙蓉池上泛舟的心境,“逍遥”,轻松随意貌;正因心无所系,只是“戏”乘轻舟,故而觉得行程愉悦,身体轻盈。“翩翩”者,既是舟行的状态,也是人物的情态。
后二句是述行泛舟池上时,眼中所见的岸边春景。“南阳”,指向阳的南岸,其时可能已近正午,日悬南方,在阳光照抚下,成双作对的水鸟正在憩息。“栖”,栖止。“鹄”,大雁。“双鹄”不一定仅指一对鹄鸟,只是说鸿鹄成对相聚。“北柳”,北岸的柳树,“有鸣鸠”,是说能听到斑鸠的啼鸣。“鸠鸣”,是节序的象征,是春末夏初的典型物候。南瞻、北望,也不一定是实指,不过是说看得见岸边双栖的水鸟,听得见树上婉转的鸟鸣而已。鸟栖沙岸,鸠鸣柳荫,景色秀美,状绘准确。后世写暮春之景的名句,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云: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可能受此二句的启发。
残存的几句诗,虽非完篇,已很可读。其情景交融的诗意,精微细腻的笔触,显出深厚的功力,举重若轻,吐句从容,为后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想来下文当就水上、岸边之景迭加铺叙,清词丽句,动人遐思。
首二句是述写在芙蓉池上泛舟的心境,“逍遥”,轻松随意貌;正因心无所系,只是“戏”乘轻舟,故而觉得行程愉悦,身体轻盈。“翩翩”者,既是舟行的状态,也是人物的情态。
后二句是述行泛舟池上时,眼中所见的岸边春景。“南阳”,指向阳的南岸,其时可能已近正午,日悬南方,在阳光照抚下,成双作对的水鸟正在憩息。“栖”,栖止。“鹄”,大雁。“双鹄”不一定仅指一对鹄鸟,只是说鸿鹄成对相聚。“北柳”,北岸的柳树,“有鸣鸠”,是说能听到斑鸠的啼鸣。“鸠鸣”,是节序的象征,是春末夏初的典型物候。南瞻、北望,也不一定是实指,不过是说看得见岸边双栖的水鸟,听得见树上婉转的鸟鸣而已。鸟栖沙岸,鸠鸣柳荫,景色秀美,状绘准确。后世写暮春之景的名句,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云: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可能受此二句的启发。
残存的几句诗,虽非完篇,已很可读。其情景交融的诗意,精微细腻的笔触,显出深厚的功力,举重若轻,吐句从容,为后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想来下文当就水上、岸边之景迭加铺叙,清词丽句,动人遐思。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 ...
- 27
-
木连理讴
皇树嘉德,风靡云披。有木连理,别干同枝。将承大同,应天之规。...
- 74
-
四言诗
高谈虚论。问彼道原。...
- 75
-
长歌行
尺蠖知屈伸。体道识穷达。...
- 8
-
诗
游鸟翔故巢。狐死反邱穴。我信归故乡。安得惮离别。...
- 8
-
诗
皇考建世业。余从征四方。栉风而沐雨。万里蒙露霜。剑戟不离手。铠甲为衣裳。...
- 9
-
诗
双鹤俱遨游。相失东海傍。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
- 4
-
七哀诗·其一
南方有障气,晨鸟不得飞。...
- 274
-
七哀诗·其二
膏沐谁为容,明镜闇不治。...
- 265
-
三良诗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长夜何冥冥 ...
- 737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