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读史与文化复兴之关系

章太炎 〔近现代〕
  以中国幅员之大,历年之久,不读史书及诸地志,何能知其梗概?且历史非第账籍比也,鉴往以知来,援古以证今,此如弈者观谱,旧谱既熟,新局自创。天下事变虽繁,而吾人处之裕如,盖应付之法,昔人言行往往有成例可资参证。史之有益于吾人如此,今乃鄙夷至不屑道,于是国事日棘,而应之者几无不露其捉襟见肘之窘焉。
  从古迄今,事变至赜,处之者有经有权,观其得失而悟其会通,此读史之益也。盖人之阅历广则智识高,智识高则横逆之来无所惴缩。故读史须贯穿一事之本末,细审其症结所在。前因后果,了然胸中。而一代之典章制度,亦须熟谙而详识之。
  传有之曰: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史在各种学问中,可喻之为皮板。羔裘豹饰者,爱毛而不爱皮板。抑知无皮板则毛何所丽?印度为世界古国之一,科学哲理,卓越绝伦,弘大之佛教,诞生于是,几何之学,亦由印度传至希腊。医学至刳肠剔胃,行所无事,其文化可称极高,而无历史以记载,至今印人不能追念其前代政化。
  然则居今而言复兴文化,舍注意读史外,其道奚由?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如果不阅读史书及各地方志,怎能知晓其大致情况呢?而且,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录,如同账簿,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借鉴过去以预知未来,引用古例来证实今事。这就像下棋者研习棋谱,熟悉了旧谱之后,自然能创新局。世间事物虽纷繁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前人应对的方法,借鉴他们的言行,便能从容应对。历史给予我们的益处正是如此,然而现在却有人轻视甚至不屑于谈论历史,结果国家事务日益棘手,而那些应对者几乎无不显露出力不从心、顾此失彼的窘态。
  自古以来,世事变化多端且深奥,处理这些事情需既有原则又有灵活性。通过观察历史上的得失成败,我们可以领悟其中的道理和规律,这便是读史的好处。人的阅历越广,智慧见识就越高,智慧见识高了,面对困难挑战就不会胆怯退缩。因此,读史需全面理解一件事情的始末,仔细审视其关键问题所在。对事情的前因后果,要了然于胸。同时,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也需要我们熟悉并详细了解。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皮都不存在了,毛又能依附在哪里呢?”在历史与各种学问的比喻中,历史可以被看作是那块皮板。有些人喜爱用羔羊皮制成的皮衣上装饰的豹纹,却只看重毛皮的光泽,而忽视了支撑这一切的皮板本身。他们哪里知道,没有皮板,那些美丽的毛皮又能依附在哪里呢?印度,作为世界古国之一,其科学哲理、佛教文化以及几何学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医学技术更是精妙到可以开膛破肚而显得轻而易举,其文化之高度可见一斑。然而,遗憾的是,印度缺乏系统的历史记载,以至于如今印度人难以追溯和缅怀他们前代的政治文化。
  那么,在今天我们谈论复兴文化的时候,除了重视读史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的途径呢?显然,读史是我们理解和传承文化、智慧与经验的重要途径,没有它,我们的文化复兴之路将无从谈起。
注释
幅员:指疆域。广狭称幅,周围称员。
梗概:大概,概略。
捉襟见肘: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
惴缩:畏缩。
展开阅读全文 ∨
章太炎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浙江余杭人。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朴学大师,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朴学等等,著述甚丰。
您可能感兴趣...
  • 狱中赠邹容

    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餱。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3
  • 邹容传

    邹容,字威丹,四川巴人。父某,行商陇蜀间,略知书。容少慧敏,年十二,诵九经、《史记》、《汉书》皆上口。父以科甲期之,君弗欲,时喜雕 ...

    601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