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琵琶亭

袁枚 〔清代〕
孤亭月落九江秋,弹过琵琶水尚愁。
今日芦花笑词客,不曾老大已飘流。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孤独的亭子笼罩在九江的秋夜,月亮已经西沉,当年弹过琵琶的地方,江水仿佛还在哀愁不已。
如今芦花丛中的白花似乎在嘲笑我这个诗人,还未到年老体弱的年纪,却早已身世飘零四处奔走。
注释
孤亭:孤立的亭子。
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诗以孤亭、月落、秋江勾连历史,借江水 “尚愁” 暗合《琵琶行》悲绪,时空交织中见苍凉。后句以芦花 “笑” 反衬自身漂泊,“不曾老大已飘流” 既自嘲多愁,又道尽未老先衰的人生慨叹,自然意象与个人感怀相融,显示出诗人早期诗作借古抒怀的性灵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您可能感兴趣...
  • 浙西三瀑布记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嶬,重者甗隒,皆环粱遮迣。 ...

    871
  • 湖上杂诗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12
  • 遣兴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11
  • 李孝子传

      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泣曰:养亲,儿职也。儿不养母,乃藉母 ...

    72
  • 伤心

    伤心六十三除夕,都在慈亲膝下过。今日慈亲成永诀,又逢除夕恨如何?素琴将鼓光阴速,椒酒虚供涕泪多。只觉当初欢侍日,千金一刻总蹉跎!...

    704
  • 起早

    起早残灯在,门关落日迟。雨来蝉小歇,风到柳先知。借病常辞客,知非又改诗。蜻蜓无赖甚,飞满藕花枝。...

    122
  • 景泰陵

    雨帝当年一曲阑,西山藁葬草漫漫。目夷守国才何大,叔武迎君事本难。金锁门高星象动,玉连环小泪珠乾。阿兄南内如嫌冷,五国城中雪更寒。...

    1001
  • 戊子中秋记游

    《戊子中秋记游》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记中秋节与友人的聚首、游赏、宴饮,用笔极其简括,叙述明晰而富有情趣。...

    694
  • 题柳如是画像

    生绡一幅红妆影,玉貌珠冠方绮领。眼波如月照人间,欲夺鸾篦须绝顶。怀刺黄门悔误投,遗珠草草尚书收。党人碑上无双士,夫婿班中第一流。绛 ...

    658
  • 重到沭阳图记

      昔颜斐恋京兆,卢悊恋灵昌,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 ...

    28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