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子部 > 杂家类 > 百家姓

作者:佚名 [宋代]

历史来源
  1、出自以国名为氏。相传唐尧的后代,在西周时有被封在冀国(今山西省河津县一带)的,后来,冀国被虞国所灭,冀国的公族后代遂以原国名命姓,称冀姓。
  2、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晋献公灭掉了虞国,冀遂成晋邑。后来晋国大夫郄芮因迎立晋惠公有功,被封于冀,世称冀芮。他的子孙以封邑命姓,称冀姓。

家族名人
  冀俊:北周骠骑大将军。为人沉着谨慎,善隶书,特工模写。当时文帝常令他模仿魏帝的书法,写成敕书,与真无异。历任襄乐郡守,迁湖州刺史,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昌乐侯。清正廉洁,所历颇有政绩。
  冀如锡:清代刑部主事。以进士授刑部主事,康熙年间升为监察院左都御史,以所谏多切中时弊闻名。他殚心研究理学,以躬行实践为务。晚年尤爱钻研《周易》,学以致用,持己接物。通过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为产生万物的本源。这是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术。
  冀禹锡:金代进士。幼时聪慧,工诗善画,弱冠时即在太学有声望。
  冀元亨:明代学者。正德举人,从学于王守仁,为濂溪书院主讲。

迁徙分布
  冀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西周时有冀国(今山西省稷山县一带),冀国人后来以冀为姓氏。另外,春秋时期,冀附属于晋国,晋国大夫谷芮被晋王封在冀,称为冀芮,他的后代也称为冀氏。冀姓中人在我国历史上也有上佳的表现。譬如,北周冀俊,“性沉谨,善隶书”,因功累迁昌乐郡守及湖州剌史,为官每年以清约恬静自处,而且前后年所历俱有政声;金代诗人、尚书省都事冀锡;明代理学家冀亭;现代政治家冀朝鼎等,都为冀姓名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章节列表
您可能感兴趣...
  •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

    (6)
  •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是中国先秦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公孙龙的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公孙龙子》原有14篇,后来多数散失。《隋书。经籍志》只在“道家”下列《守白论》。现存的《公孙龙子》一书只有6篇,保存在明代的《道藏》中,该书流传情况复杂,宋代以后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认为今本《公孙龙子》是晋朝人根据零......

    (8)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又名《增广笑林广记》《增广笑林广记全集》,不分卷,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笑林广记》是集中国古代民间传统笑话之大成者,清代署名“游戏主人”收集而成。全书分12部,所收笑话或直刺现实,或隐讽世情,有的格调高雅,妙趣横生,充分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机敏和幽默,表现了他们对世间邪恶习气作......

    (15)
  • 百家姓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为三大蒙学读物。《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并不依照各姓氏的人口数量排序,“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代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赵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