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子部 > 杂家类 > 百家姓

作者:佚名 [宋代]

历史来源
  1、以人名命姓。相传尧帝和舜帝时,有个叫夔的乐正。《吕氏春秋》上有“夔一足”的记载。鲁国国君向孔子请教,问“夔一足”怎样理解?孔子回答说,古时舜帝为用音乐作辅助,使天下安定,于是让夔当乐官,让他主持这方面的工作。夔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创造性,制定了乐律,成绩非常突出,舜帝很高兴地说,有夔这样的能人,一个也就足以办成事了。后来人们误传这位乐官叫夔一足,只有一条腿。夔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夔姓。夔,原指龙形动物,可能是黄帝族龙图腾的分支。
  2、出自芈姓,是春秋时期楚国公族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春秋时,楚国国君熊绎的六世孙叫熊挚,他的后代受封于夔城(今湖北省秭归),建立夔国(秭归东有夔子城,地名夔沱,便是古夔国的故址),后又为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夔为氏,称夔姓。

家族名人
  夔安:汉代著名的丞相。聪敏而才能卓越,十分贤明。
  夔信:明代有学者。官雩都令,考核政绩时,被列为第一。

迁徙分布
  (缺)夔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远古时候,尧帝和舜帝的乐官,名叫夔。而古时候就有传说,这位乐官只有一条腿,叫夔一足。《吕氏春秋》这本古书中说,鲁国国君向孔子求教,夔一足的事是否真实。孔子说,古时舜帝为了用音乐作为辅助,使天下平安,于是让夔当官,主持这方面事,而夔就制定了乐律,做得非常出色,于是舜帝说,有夔这样的能人,一个也就足以办成事了。后来人就误传成这位乐官叫夔一足,只有一条腿。夔姓的起源,就在尧舜帝时代。夔原指龙形动物,推测是黄帝族龙图腾的分支。春秋时,楚国还有以夔命名的城池,叫夔城,推测因为夔象征强盛,所以作为地名。楚国君主的一位后代受封为夔城首领,他的后代也形成夔姓。

上一章:
下一章:
章节列表
您可能感兴趣...
  •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

    (6)
  •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是中国先秦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公孙龙的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公孙龙子》原有14篇,后来多数散失。《隋书。经籍志》只在“道家”下列《守白论》。现存的《公孙龙子》一书只有6篇,保存在明代的《道藏》中,该书流传情况复杂,宋代以后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认为今本《公孙龙子》是晋朝人根据零......

    (8)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又名《增广笑林广记》《增广笑林广记全集》,不分卷,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笑林广记》是集中国古代民间传统笑话之大成者,清代署名“游戏主人”收集而成。全书分12部,所收笑话或直刺现实,或隐讽世情,有的格调高雅,妙趣横生,充分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机敏和幽默,表现了他们对世间邪恶习气作......

    (15)
  • 百家姓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为三大蒙学读物。《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并不依照各姓氏的人口数量排序,“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代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赵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