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子部 > 小说家类 > 花月痕

第十六回

作者:魏秀仁 [清代]

定香榭两美侍华筵 梦游仙七言联雅句

话说痴珠养病并州,转瞬判年,免不得出来酬应。这日来了三个同乡:一个余观察名诩,字黻如;一个候补刺史留积荫,字子善;一个候补郡丞晏传薪,字子秀。四人正在会叙,荷生随来,坐了一会,三人先去。荷生便道起失约的缘故,就订痴珠十四愉园小饮,且嘱携秋痕同去,就也走了。此时一院秋陰,非复骄阳亭午,痴珠便吩咐套车,来访秋痕,将荷生相邀并请的人,备细说给秋痕知道,就找谡如去了。

到了次早,痴珠坐车来邀秋痕,秋痕正在梳头。痴珠就在妆台边坐下,瞧了一会。见有一张宣纸、一付蜡笺,搁在架上,便说道:“你这屋里却没有横额,我和你写吧。”说毕,就将宣纸、蜡笺一齐取下。秋痕要将墨来磨,痴珠说道:“你只管妆掠,我自己磨吧。”于是仍坐在妆台边,一边磨墨,一边看秋痕掠鬓擦粉,笑道:“水晶帘下看梳头,想元微之当日也不过如此。”秋痕笑道:“我却不准你学他。”痴珠微微一笑,将宣纸裁下一幅,蘸笔横写。秋痕瞧着是“仙韶别馆”四字。痴珠又将蜡笺展开一看,是四尺的,要写八字,便匀了字数,教丫鬟按着纸,提笔写道:

灼若芙蕖,赠之芍药;

化为蝴蝶,窃比鸳鸯。

一边款书“博秋痕女史一粲”,一边书“东越痴珠”。

恰好秋痕换完衣服出来,痴珠笑道:“我这恶劣书法,不像你袅袅婷婷,留着做个记念吧。”秋痕笑道:“我也不晓得好不好,只人各有体,这是你的字,总是读书人的笔意。”痴珠一笑,便叫人前往愉园探听荷生到未。回说:“韩师爷来了。”痴珠将车让秋痕坐,自己跨辕,赴愉园来。

保儿传报进去。到了第二层月亮门,见荷生含笑迎出来,就携着秋痕手,让痴珠进去。痴珠笑道:“我如今总要人双请。”秋痕也笑着说道:“我见面不请安了。”于是小丫鬟领着路,痴珠缓缓的跟着走,说道:“这园子布置,倒也讲究。”进了第二层月亮门,转过东廊,见船室正面挂着一张新横额,是“不系舟”三字;板联集句一付,是:

由来碧落银河畔;只在芦花浅水边。

便说道:“这船室我听说是采秋藏书之所。”因走进来,荷生、秋痕也陪着瞧过,前后三层,缥缃万轴。荷生便把西北蕉叶门推开,引二人出来。小丫鬟听见响,就从桥亭转到西廊伺候。

痴珠、秋痕望那水榭:东西南三面环池,水磨楠木雕栏,檐下俱张碧油大绸的卷篷,垂着白绫飞沿,两边各挂一个小金铃。池内荷花正是盛开之际,却也有红衣半卸、露出莲房来的。空阔处绿叶清波,湛然无滓。靠着栏干,摆着都是斑竹桌椅。正面接着上屋前檐,左右挂着六尺宽两领铜丝穿成的帘子。荷生即让痴珠坐下,自己和秋痕对面相陪。痴珠早闻环佩之声来从帘外,晓得采秋出来了,便从帘内望将出去:山花宝髻,都非倚市之妆;石竹罗衣,大有惊鸿之态,不觉惘然。看见秋痕站起身来,就也站起来。

采秋到了帘边,向秋痕一笑,就请痴珠归坐,转身坐在秋痕启下,说道:“我们初次相见,荷生说过‘不请安,不称老爷’。”痴珠道:“我也直呼‘采秋’,不说套话了。本来名士即是美人前身,美人即名士小影,谢希孟《鸳鸯楼记》……”正往下说,外头报说:“梅、欧两位老爷来了!”彼此方通款愫,洪紫沧也来了。痴珠都系初见,又不免周旋一番。以后谈笑起来,大家性情仅是亢爽一派的,就也十分浃洽。

停一会,荷生道:“清兴如此,何不小饮?”遂叫人摆席。痴珠首坐,次紫沧,次小岑,次剑秋,荷生一人打横上坐,秋痕、采秋两人打横下坐。今日酒肴器皿,件件是并州不经见的。七人慢慢的浅斟缓酌,雄辩高谈,觥筹交错,履舄往来,极尽雅集之乐。已而玉山半颓,海棠欲睡:也有闲步的,也有散坐的,也有向船室中倚炕高卧的。此时丫鬟们撤去残肴,备上香茗鲜果,大家重聚水榭。采秋与剑秋对弈,小岑观局。痴珠、荷生、秋痕三人同倚在西廊栏干闲话,看紫沧钓鱼。秋痕却俯首池中,领略荷香,并瞧那鱼儿或远或近,或浮或沉,出了一回神。

荷生便携着痴珠的手,径人采秋卧室看诗。只见那上首是一座紫檀木的凉榻,挂着一个水纹的纱帐子,两边的锦带绣着八个字是:“吹笙引凤,有痴珠喝声:“好!”荷生道:“也亏他!”小岑就歇了。秋痕笑道:“大家两句,你怎么一句就算了?”小岑道:“你们催得紧,我忘了。”又想一想,吟道:

“翩然骑凤下相语,”

大家齐声道:“这一句亦转得好。”痴珠便说道:“让我接下去吧。”又吟道:

“左右侍女皆倾城。司书天上头衔重,”

荷生道:“上句好。下句提得起。”

采秋倚在左边栏干,怕大家又接了,便说道:“我也接下吧。”吟道:

“谪居亦在瑶华洞。巫峡羞为神女云,”

大家都赞道:“好!”此时早上了灯,自船室桥亭起以至正屋前廊回廊,通点有数十对漳纱灯,水榭月桌上也燃一枝烛,秋痕写字的几上燃一枝洋蜡;那池里荷香一阵阵沁人心脾。荷生更高兴起来,便说道:“我接吧。”吟道:

“广寒曾入霓裳梦。西山日落海生波,”

采秋道:“下句开得好。”便转身向座吟道:

“四照华灯听笑歌。天乐一奏万籁寂,”

荷生道:“我替秋痕联两句吧。”便吟道:

“宝石不动云巍峨。”

因笑向秋痕道:“此句好不好?下句你自想去。”秋痕笑着尽写。痴珠在正面栏干,说道:“我替了吧。”吟道:

“此时我醉群花酿,交梨火枣劳频饷。汉皋游女洛川妃,”

采秋道:“我接吧。”吟道:

“欲托微波转惆怅。朱颜不借丹砂红,”

剑秋时在桥亭边散步,高声道:“你三个不要抢,我有了!”进来吟道:

“银屏却倩青鸟通。罗浮有时感离别,”

采秋道:“上句关键有力,下句跌宕有致。我接吧。”吟道:

“圜洲从古无秋风。”

荷生道:“好句!我接吧。”便指着剑秋吟道:

“座有东方善谐谑,”

采秋亦笑吟道:

“双眼流光眸灼灼。一见思偷阿母桃,”

小岑笑道:“我对一句好不好?”吟道:

“三年且捣裴航药。”

剑秋微笑不语。紫沧道:“我转一韵吧:

此时满城花正芳,”

采秋当下复倚在左边栏干,领略荷花香气,说道:“我接下去。”吟道:

“一枝一叶皆奇香。”

荷生当下也倚在右边栏干,说道:“我接吧。”吟道:

“涉江终觉采凡艳,”

痴珠此时正转身向座,瞧着秋痕,吟道:

“远山难与争新妆。”

荷生也正转身复座,抢着吟道:

“彩云常照琉璃牖,”

采秋当下复座,手拿茶钟,也抢着吟道:

“愿祝人天莫分手。好把名花下玉京,”

众人齐赞道:“好!应结局了。此结倒不容易,要结得通篇才好。”荷生道:“这一结我要秋痕慢慢想去。”采秋道:“做出老师样来了!”

秋痕低了头,想有半晌,说道:“我有一句,可用不可用,大家商量吧。”就写道:

“共倚红墙看北斗。”

大家都大声说:“好!”荷生随说道:“结得有力!秋痕慢慢跟着痴珠学,尽会作诗了。”荷生和大家再读一过,笑道:“竟是一气呵成,不见联缀痕迹。今日一叙,真令人心畅!”痴珠道:“明天十五,歇一天十六,我邀诸君秋心院一叙,不可不来!”大家皆道:“断无不来之理。”

此时明月将中,差不多三更了,大家各散。采秋送至第二层月洞门,各家灯笼俱已传进。痴珠便看着秋痕上了车,方与荷生大家分手而去。正是:

水榭风廊,茶香荷气;

不有佳咏,何为此醉?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第十五回
下一章:第十七回
您可能感兴趣...
  •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618)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

    (639)
  •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

    (825)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

    (926)
  • 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

    (1012)
  • 水浒传

    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

    (969)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

    (836)
  •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1001)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总体而言,《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

    (706)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

    (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