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子部 > 小说家类 > 花月痕

第二十三回

作者:魏秀仁 [清代]

帘卷西风一诗夜课 云横秦岭千里书来

  话说彤云阁中秋一会,数日后,紫沧借愉园也还了席。光陰迅速,早是九月了。此时秋心院菊花盛开,秋痕正拟邀大家一叙。一日,剑秋起个绝早;找着小岑,向秋心院来。

恰好大门开着,两人就悄悄走进月亮门,只觉得一阵阵菊花的香,扑人鼻孔。当下绣幕沉沉,绮窗寂寂,一个小丫鬟在院里背着脸扫那落叶,一个大丫鬟靠着西窗外栏干边换花瓶水,也不瞧见他两人。直至跟前,这两个丫鬟才吓一跳,见是熟人,都笑道:“来得恁早?爷和娘还没醒哩,西屋坐吧。”剑秋进了西屋,就打着东边板壁道:“惊好梦门外花郎。”小岑跟着笑道:“你只合带月披星,休妒他停眠整宿。”那小丫鬟早溜入北屋告诉去了。只听得痴珠轻轻的唤秋痕道:“小岑、剑秋来了。”秋痕惊醒道:“有什么时候了?”丫鬟道:“早得很,太阳还没落地哩。”剑秋道:“太阳没落地,就不准人来么?”痴珠里面答道:“你们坐,我就起来。”

一会,痴珠两手柔着眼,身上披着长的薄棉袄,趿着鞋,自东屋走出,说道:“昨日你两个在一块么?怎的这般早就出门?”小岑道:“他为着荷生十五的局,我们三个都没还席,晚夕约了大家,要借这屋里,做个东道哩。”痴珠一面洗漱,一面说道:“好极。只是今日怕来不及。”剑秋道:“叫厨房随便预备吧。”只见炕边的镜推开,秋痕笑吟吟的说道:“你们倒会打算,三个合拢一席,还是随便预备,羞人不羞人呢。”小岑道:“我们兴之所至,要今日就今日吧。”秋痕只得唤跛脚传话厨房去了。

剑秋瞧着秋痕云鬟乱挽,星眼初醒,黛色凝春,粉香浮污,便说道:“端详可憎,好煞人无干净!”秋痕不好意思起来,随说道:“好个学士,只这几句《西厢》。”小岑笑道:“人家好意替你张罗,你偏要讨个没脸。”说得三人都笑了。秋痕就走入东屋妆掠,大家跟人。

小岑见靠南窗下摆一书案,便说道:“秋痕,你也学采秋读起书来?”剑秋检着案上的书,是一部《文选》、一部《玉溪生诗笺注》、一部《韵府群玉》、一册《砖塔铭》、一册原拓《醴泉铭》。随手展开一页,却夹一诗笺,上有诗二句,是:

郎恩叶薄难成梦,妾命花如不见春。认得笔迹是秋痕的,便递给小岑道:“你瞧,秋痕跟了痴珠不上两个月,竟会做诗,可喜不可喜呢?”小岑瞧过,说道:“风调殊佳,怎的只两句?是什么题?”痴珠道:“这是他《秋海棠》的诗,我夹圜了这两句。他如今要我夜课一诗,也做有十几首七绝,五六首七律。”便向秋痕道:“你何不取来给小岑、剑秋瞧?”秋痕道:“这会我才学,总是不好,等好了再给他瞧。”小岑道:“就是不好,给我们瞧又何妨呢?”痴珠道:“我昨晚的题是《白鸡冠花》,他有两句还好,念给你听。”便念道:

“窗前疑是谈玄伴,啼月无声夜色阑。”小岑道;“好!”剑秋道:“有此心思,还怕他不好么?”正往下说,荷生、采秋都来了,大家延人。采秋瞧着书案,便笑向痴珠道:“我不想你做了陈最良。”这会秋痕妆掠也完,采秋取出便面,要秋痕画出几枝墨菊。接着。紫沧、瑶华同来,不一会,丹-、曼云也到。

于是大家呼觞赏菊。采秋道:“听说秋痕酒令,要人家做破题,今天行个什么令?”秋痕笑道:“联句。”荷生道:“如今秋痕真要充起名家来,不是破题,便是联句。”丹-道:“这又何苦呢,快快活活喝酒不好?却要抓头挖耳的寻思。”采秋道:“看他出什么题,我们想想着,也还有趣。”瑶华道:“我不耐烦干这个营生。凤姊姊,采姊姊,我和你发拳吧。”就和丹-呼起五魁手、七子图来,将手镯振动得丁丁冬冬的响。

剑秋道:“发拳的发拳,联句的联句,秋痕,你怎不出题?”秋痕道:“我不出题,荷生、痴珠和采姊姊一个人写一个字,斗起来是什么,便是个题。”荷生道:“这倒新鲜有趣,我先写吧。”秋痕道:“你不要急,到里间写去,等采姊姊、痴珠写了,检开来看。”于是荷生先写,挂个纸丸,次是痴珠、采秋。秋痕一一展开,荷生是个“眉”字,痴珠是个“画”字。荷生道:“妙呀,竟有这样凑巧的好题目!”秋痕拈着采秋一九道:“且慢欢喜,还有采姊姊一个字,不晓得对不对?”大家急着要看,秋痕展开,是个“山”字。小岑道:“蒲东有个峨眉原。”紫沧道:“四川有峨眉山。”痴珠道:“秦栈还有个画眉关哩。”采秋道:“这‘画眉山’三字虽没现成,却雅得很,联几首七绝吧。”丹-道:“我们不能。”采秋道:“让你起句好么?”小岑道:“倩代有罚,这例开了何如?”大家道:“好。”

于是丹-一面发拳,一面喝杯酒。小岑吟道:

“峨眉山上翠眉横,”

便接过:

“浓绿何年蘸笔成?”

秋痕道:“怎的两句?”荷生道:“这一句是他自己的。”便接道:

“天亦风流似京兆,”

采秋抢着吟道:

“一弯着色有闲情。”

痴珠笑道:“很有趣。第二首我起句吧。”就瞧着剑秋,说道:“你们不通是蛾眉班里人物么?”便吟道:

“杜家痴女亦惺惺,”

剑秋一笑,接道:

“不把长蛾斗尹邢。”

大家寂然。

采秋笑道:“那个接呢?”曼云的拳输了,想一会,吟道:

“谁取唐皇图一幅,”

秋痕便接道:

“年年摹上远山青。”

荷生拍案道:“好句!我喝一钟酒。”采秋道:“秋痕妹妹真个聪明。”紫沧道:“你们不要联,我竟得了一首,念给大家听吧。”便高吟道:

“自是天公解爱才,美人死尚费培栽。

绎仙秀色莹娘癖,都付夸娥守护来。”

荷生道:“好!”大家也同声道:“好!”

痴珠道:“我也有四句,凑成四首吧。”便吟道:

“无赖春风笔一枝,此中深浅几人知?

可怜混沌初开窍,也仿风情虢国姨。”

荷生笑道:“山膏如豚,厥性好骂,你又挖苦起人来。”痴珠道:“我讲的是画眉,何曾有心骂人?”秋痕道:“你只讲画眉,把山字全丢了。”痴珠道:“是极!我忘了。”紫沧道:“青出于蓝,诗祖宗今天给人批驳得哑口无言了。”大家一笑于是大家俱发拳轰饮,晚夕方散。

到得重阳前一日,秋痕又订了痴珠、荷生、采秋三人小饮,阄题分韵,每人七律一首。荷生拈个《菊灯》,诗是:

万菊分行炫眼黄,灯燃犹自占秋光。

金英冉冉添佳色,寒穗亭亭散古芳。

老圃风徽天不夜,疏篱月落焰生香。

内人分得随花赏,星斗参横乐未央。

痴珠拈个《菊酒》,诗是:

漫向云英乞玉浆,一樽菊酒进重阳。

清原本性休嫌淡,味到无言自有香。

老圃邀来千里月,芳樽酿出一篱霜。

白衣花外提壶劝,道是延年益寿方。

采秋拈个《菊糕》,诗是:

镇日东篱采菊忙,为修韵事到重阳。

团成粉饵三分白,占得清秋一味凉。

这莫餐英同屈子,几回题字笑刘郎。

家家筐-相投遗,粲舌花开许细尝。

秋痕拈个《菊枕》,诗是:

阑珊菊圃谢幽芳,收拾排将贮锦囊。

一种芬留黄落后,十分秋占黑甜乡。

游仙有梦宜高士,连理多情恋晚香。

点点红棋纹不灭,夜阑和月上藜床。

后来,痴珠又做了一篇《菊花赋》。赋云:

昨夜霜华酿小寒,扶持秋色上栏干。卷帘人比黄花瘦,肠断西风李

易安。昔偕帝女游,今伴先生隐。梅瓣懒上妆,荷香留剩粉。四壁虫吟

一枕多,连天雁语重阳近。盈盈兮无赖,落落兮有神。凉月沈阁,傲霜

绝尘。高还似我,淡如其人。玉宇琼楼旧约,青娥素女前身。和雨和

烟,不衫不履。碧玉楼前,仙韶院里。稳重同山,轻柔比水。餐秀茹香,

迷金醉纸。缸凝夜其不眠,影扶痕而欲起。清樽满杯酌,插得满头多。

满头势欲落,落矣奈君何!长笛一声银汉沽,可怜往事休重说。年年岁

岁此花开,此花开时人凄绝!其《谢秋心院送菊》诗云:

柳门竹巷鬓飞鸦,翠柏天寒倚暮霞。

不去牵萝补茅屋,携锄墙角种黄花。

选得黄花十种鲜,移来茶日笔床边。

遥知天女怜多病,散作维摩一榻禅。

深黄浅白斗轻盈,别种分栽雅淡名。

怪底东篱陶处士,一篇为汝赋《闲情》。

傲霜原不事铅华,更与卿卿晚节夸。

不学四娘家万朵,秋来吹折满溪花。

因将两块青花石,一镌赋,一镌诗,嵌在月亮门左侧。

重阳日,荷生是明经略请在彤云阁登高去了。却说李夫人自见秋痕之后,十分欢喜。是日重阳,秋痕也送了李夫人十盆菊,李夫人便买一大篓螃蟹,请痴珠、秋痕小饮,夫人和秋痕对局下棋。

痴珠看天色尚早,独向吕仙阁而来。见万井炊烟,游人如蚁,伤孤客之飘零,念佳时之难再,因吟杜甫《九日》诗中“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之句,不胜惘然。接着又吟道:“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飘飘风尘际,何地置老夫!”又吟道:“将帅蒙思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何以报皇天!”独吟无赖,靠晚方到县前街。平日爱吃螃蟹,今日肚子正饥,吃了四五样菜,即上螃蟹,又未免多吃些。接着又是一盘油囗的菊花叶。痴珠混吃了这一阵,肚子觉得不好起来,向秋痕要个豆蔻吃下,也不见好。李夫人备下薄荷露茶,痴珠喝些,不上二更,便偕秋痕坐车回来秋心院。

这一夜,秋痕不脱衣服,殷勤扶侍。不想痴珠大泻两次,病就好了。秋痕次日却大病起来,始只寒热往来,头晕不起。自九月起,到了十月,竟然脸色渐黄,肌肤日减,愈病愈恨,每向痴珠流泪道:“孽由自作,悔无可追!”痴珠百几劝解,总不懂得秋痕是何苦楚,只觉李家礼貌都不似从前,为着秋痕卧病,就也不说,只午间来与秋痕清谈,二更天便走了。

一日饭后,西风片片吹,雨敲窗纸,但听槐叶声在庭砌下如千斛蟹汤湔沸,愁怀旅绪,一往而深。忽李夫人差人送来谡如信件,并有一封系致荷生的,信中备述采石矾胜仗及两次用兵机谋。痴珠喜道:“谡如是个将材。只是这样大捷,怎的邸抄还不见哩?”瞧完了信,便随手作一束帖,将谡如致荷生的一份信件,叫穆升送去大营。

一会,穆升回来,呈上荷生回束并西安的信一大封。痴珠将荷生回柬拆开后,就将漱玉总封拆开,内是泰中诸友覆书,随将漱玉的缄十余页先行展阅,道:

痴珠征君执事:夏初行筛归自成都,适弟有城南之役。读留示手札

并诗,知望云在念,垂翼于飞,良用怃然!中秋既望,从留世兄处得七月

初二来书,甫悉玉体违和,留滞途次。南边兵燹,谁实为之?而令吾兄

故里为墟,侍姬抗节!所幸陔兰池草以及珍(上髟下也)掌珠,均获完善,则远

当亦强自慰藉。人生非金石,愁城岂长生之国哉!总要吃力保此身在,

其余则有天焉。

万庶常赐书,深怪吾兄龙性难驯,锋芒太露;又以人才难得,嘱弟为

作曹邱。嗟夫!庶常失辞矣。昔宋欧阳水叔有言:医者之于人,必推其

病之所自来,而治其受病之处。病之中人,乘乎气虚而人焉。则善医者

不攻其疾,而务养其气。气实则病去,此自然之效也。今天下囗然无复

人气,然则治其受患之处而与之更始奈何?曰:培元气而已。

自势利中于人心,士大夫不知廉耻为何事,以迎合为才能,以恬焰

为安静,以贪暴济其倾邪之欲,以贿赂固其攘夺之谋。坐此官横而民无

所诉,民怨而上不获闻,俾陰鸷险狠之徒,得以煽惑愚氓,揭竿而起。呜

呼!四郊多垒,此士之后也。宜何如各出心肝,以湔国耻?而人心叵测,

其钝者惊疑狂顾,望风如鸟兽散;其黠者方且借兵饷开销,饱充囊橐,

假军功虚报,冒滥梯荣,而天下之气靡然澌灭。呜呼!亦知天下之气则

何以靡然澌灭哉?

古之君子,学足于己,足不出户,中外重之。是故道重势轻,嚣嚣然

以匹夫之卑与君相抗。降及后世,士各以所长取合当世,所求不过衣食

而已。为之上者,习知士之可以类致也,知名之可以牢笼天下,利之可

以奔走天下也,于是徐示以抑扬,陰用其予夺,要使天下知吾意之所向

而止。不取其定命之宏猷,而徒取其浮华之文藻;不勖以立身之大节,

而但勖以侥幸之浮名。其幸而得者,率皆奔竟之徒,迎合意旨,无有龃

龉,恬嬉迁就,无事激昂,是妾妇之道也,是臧获之才也。

嗟夫!士君子服习孔孟,出处进退,其关系世道轻重何如也?而乃

以议妾妇者议之,驭臧获者驭之,则宣其所得者,多寡廉鲜耻、阿谀顺

意,大半皆妾妇臧获之流;而魁梧磊落之士,倔强不少挫者,送困于横

郁,而苦于奋厉之无门。风气安得不日靡,人心安得不思乱,而其祸宁

有疹与?

夫天下如此其滔滔也,有人焉,蹇蹇谔谔,不随俗相俯仰,欲为国家

延此垂尽之气,此何等胸次,何等魄力!国手者出,就此一线,厚以养

之,血脉流通,肤革充盈,蹶然兴矣。庶常翔步云行,习见人集于菀,而

吾兄独集于枯,遂窃非之,此自笃念故人之意。第亿先太傅尝以吾见及

庶常为吾家旗鼓,岂料其出见纷华而悦,以四十余岁老庶常,有何勘不

破,而亦人云亦云如此,天下事尚可问乎?

尤可笑者,嘱弟为作曹邱,弟苦守这园,足迹不出户外,与当世赫赫

奕奕躁魁柄者不通音问,何从说项?以从者学贯古今,庶常从朝官后,

不修孔融之表,而致曹躁之书,岂将以弟为黄祖耶!军兴以来,白面书

生心不辨寂麦,目不识之无,依草附木,云蒸龙变,弟虽不肖,犹羞称

之。痴人说梦,迷离倘恍,其有刘道民之际遇乎?究竟所处,不过记室

参军。天下之乱亟矣,与其依人作计,成不归功。败且至于归咎,何如携

妓东山,素为名士,实亦不愧名臣也。

西北苦寒,太行尤甚。山中人有立志者,则肌肤实而心地坚朴,视

轻挑便利者,不啻霄壤。他日出而医国,此皆笼中物也,愿君留意焉。

若航海南归,此大失策。东越僻在海隅,与中原消息隔不相闻,纵有三

顾之玄德公,其如草庐-远何也!若为定省计,则棣鄂众多;若为旨甘

计,则田园已芜。丈夫子盯衡当世事,努力道义,以报君亲,穷达命也。

娟娘大有仙意,闻诸道路,鸿飞冥冥,南朝普陀,西礼峨眉,或者五

台亦将有东来紫气乎?是未可知。弟顽钝如恒,内人于旧腊得一男,近

已牙牙学语,晚景只此差堪告慰。

时事方艰,身家多故。保此身在,国家之元气虽断未断,乾坤之正

气虽亡不亡。言不尽意,而词已芜,伏维垂鉴!

阅毕,说道:“良友多情,为我负气,只是我呢?”就叹口气,将书放下。复将众人的信一一看过,撂在一边。再将漱玉的书沉吟一会。

初寒天气,急景催人,已是晚夕,就不去秋心院了。岂料是夜院里竟闹起一场大风波来!正是:

赏菊持螯,秋光正好。

属国书来,触起烦恼!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第二十二回
下一章:第二十四回
您可能感兴趣...
  •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618)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

    (639)
  •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

    (825)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

    (926)
  • 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

    (1012)
  • 水浒传

    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

    (969)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

    (836)
  •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1001)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总体而言,《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

    (706)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

    (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