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游漪园记·节选

王士祯 〔明代〕
门北向,甃石为路,路尽复为门,两垂柳夹之,婀娜可爱。有堂亦北向,颜曰“漱玉”。堂之后为池,白石为栏槛,水清碧可鉴毛发,下视石子纵横,如樗蒲,中多龟鱼。金鲫被水,大有径尺者,游泳萍藻间,见人殊不畏。池上有杨柳合抱,长条下垂披拂,与萍藻相乱。荫可一亩许,炎景却避,凉风洒然,游者徒倚不能去。池之东,循廊而南,为清皓之阁。级石而上,南山如画屏,萦青缭碧,争效于栏楯之下。下俯清流,曲折而东……阁上或书唐人诗,一联云:“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风景宛然。石磴北下,复长廊,廊西即大溪阁。 跨溪水登阁者不知水至是乃知之则阁如海市蜃楼矣。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漪园门朝北开,路是用石头铺的,路走到头又是扇门,两边还夹着两棵柳树,长得婀娜多姿,十分可爱。有个堂屋也是朝北的,堂屋上挂着个匾额,写着“漱玉”俩字。堂屋后面是个池子,池子边上围着白石栏杆,池水清得跟镜子似的,连根头发丝都能照得清清楚楚。往池底看,石子儿铺得横七竖八的,跟玩樗蒲的棋盘似的,里头还有好多乌龟和鱼游来游去。那些金色的鲤鱼个头儿大得都快一尺了,它们在浮萍和水草中间游来游去,见着人也不怕。池子上头有棵老柳树,树干得俩人合抱那么粗,柳条儿长长的垂下来,跟浮萍水草混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了。这树荫大得能遮住一亩多地,夏天在底下待着凉快极了,凉风嗖嗖的,来了就不想走。池子东边,顺着走廊往南走,有个叫清皓的阁子。得踩着石头台阶上去,上去一看,南边的山就跟画里的屏风似的,青的绿的缠在一起,都争着往栏杆底下挤。往下一瞅,清清的水流弯弯曲曲地往东流去……阁子里头还写着唐朝人的诗,其中有一句是:“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跟眼前的风景一模一样。从石台阶上往北下来,又是一条长廊,长廊西边就是大溪阁。要是直接从溪水上跨过去上这阁子,可能还感觉不到什么;等上了阁子往下一看,这溪水到这儿才看出来它的妙处,就像是海市蜃楼一样,美得不真实。
注释
甃石:砌石;垒石为壁。
婀娜:轻盈柔美貌。
樗蒲:古代一种博戏,后世亦以指赌博。
画屏:有画饰的屏风。
石磴:石级;石台阶。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
您可能感兴趣...
  • 寄陈伯玑金陵

    东风作意吹杨柳,绿到芜城第几桥?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萧萧。...

    265
  • 真州绝句·其五

    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

    3
  • 秦淮杂诗·其八

    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1]。...

    4
  • 真州绝句·其三

    晓上江楼最上层,去帆婀娜意难胜。白沙亭下潮千尺,直送离心到秣陵。...

    5
  • 再过露筋祠

    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如烟。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415
  • 雨后观音门渡江

    饱挂轻帆趁暮晴,寒江依约落潮平。吴山带雨参差没,楚火沿流次第生。名士尚传麾扇渡,踏歌终怨石头城。南朝无限伤心史,惆怅秦淮玉笛声。...

    701
  • 秋柳四首·其二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248
  • 将至桐城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988
  • 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

    夜来微雨歇,河汉在西堂。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开窗邻竹树,高枕忆沧浪。此夕南枝鸟,无因到故乡。...

    7
  • 雨中度故关

    危栈飞流万仞山,戍楼遥指暮云间。西风忽送潇潇雨,满路槐花出故关。...

    878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