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包拯在家训中说道:“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原文一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包拯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告诫后世子孙。”这段话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注释
包孝肃公:即包拯,他的谥号为孝肃。
训:教导。
仕宦(huàn):做官。
脏滥:贪污财物。滥,贪。
放归:放回。
本家:指老家。
亡殁(mò):死亡。
茔(yíng):坟墓。
从:听从,服从。
押字:在文书上签字。
仰:敬词,旧时公文用语。
珙(gǒng ):包珙,包拯的儿子。
刊:雕刻。
诏:告,晓喻。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包拯在家训中对后代子孙的严格要求,特别是对做官子孙的廉洁自律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他警告说,如果有子孙犯了贪污财物罪,将不被允许回到老家,死后也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同时,他还强调,不遵从这一家训的子孙将不被视为他的后代。此外,包拯还指示他的儿子包珙将这段家训刻在石块上,并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以作为对后世子孙的永久告诫。整篇文章体现了包拯对廉洁自律的重视和对家族荣誉的维护。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文正公愿为良医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 
-     374
- 
                            欧阳公多谈吏事张芸叟初游京师,求谒先达之门,每听欧阳文忠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文史为多,唯欧阳公多谈吏事。既久之,不免有请大凡学者之见先生 ... 
-     342
- 
                            刘庭式娶盲女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庭式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衷哉?”卒娶盲女,与之偕老。... 
-     96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