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形式:
不限 文言文
魏晋 陶渊明

岁在辛亥,月惟仲秋,旬有九日,从弟敬远,卜辰云,气永宁后土。感平生之游处,悲一往之不返,情侧侧以摧心,泪憨憨而盈眼。乃以园果时醒,祖其将行。呜呼哀哉!
於铄吾弟,有操有概。孝发幼龄,友自天爱。少思寡欲,靡执靡介。后己先人,临财思惠。心遗得失,情不依世。其色能温,其言则厉。乐胜朋高,好是文艺。遥遥帝乡,爰感奇心,绝粒委务,考槃山阴。淙淙悬溜,暧暧荒林,晨采上药,夕闲素琴。曰仁者寿,窃独信之;如何斯言,徒能见欺!年甫过立,奄与世辞,长归蒿里,邈无还期。
惟我与尔,匪但亲友,父则同生,母则从母。相及龆齿,并罹偏咎,斯情实深,斯爱实厚!念畴昔日,同房之欢,冬无组褐,夏渴瓢箪,相将以道,相开以颜。岂不多乏,忽忘饥寒。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置彼众议。每忆有秋,我将其刈,与汝偕行,舫舟同济。三宿水滨,乐饮川界。静月澄高,温风始逝。抚杯而言,物久人脆。奈何吾弟,先我离世!
事不可寻,思亦何极?日徂月流,寒暑代息。死生异方,存亡有域,候晨永归,指涂载陟。呱呱遗稚,未能正言;哀哀嫠人,礼仪孔闲。庭树如故,斋字廓然,孰云敬远,何时复还?余惟人斯,昧兹近情。蓄龟有吉,制我祖行。
望施翩翩,执笔涕盈。神其有知,昭余中诚。呜呼哀哉!

35
魏晋 曹植

于惟我王,承运之衰。神武震发,群雄殄夷。拯民于下,登帝太微。德美旦、奭,功越彭、韦。九德光备,万国作师。寝疾不兴,圣体长违。华夏饮泪,黎庶含悲。神翳功显,身沈名飞。敢扬圣德,表之素旗。乃作诔曰:

于穆我王,胄稷胤周。
贤圣是绍,元懿允休。
先侯佐汉,实惟平阳。
功成绩著,德昭二皇。
民以宁一,兴咏有章。
我王承统,天姿特生。
年在志学,谋过老成。
奋臂旧邦,翻身上京。
表与我王,兵交若神。
张陈背誓,傲帝虐民。
拥徒百万,虎视朔滨。
我王赫怒,戎车列陈。
武卒处阚,如雷如震。
欃枪北扫,举不浃辰。
绍遂奔北,河朔是宾。
振旅京师,帝嘉厥庸。
乃位丞相,总摄三公。
进受上爵,临君魏邦。
九锡昭备,大路光龙。
玄鉴灵蔡,探幽洞微。
下无伪情,奸不容非。
敦俭尚古,不玩珠玉。
以身先下,民以纯朴。
圣性严毅,手修清一。
惟善是嘉,靡疏靡昵。
怒过雷电,喜逾春日。
万国肃虔,望风震栗。
既总庶政,兼览儒林。
躬著雅颂,被之琴瑟。
茫茫四海,我王康之。
微微汉嗣,我王匡之。
群杰扇动,我王服之。
喁喁黎庶,我王育之。
光有天下,万国作君。
虔奉本朝,德美周文。
以宽克众,每征必举。
四夷宾服,功夷圣武。
翼帝王世,神武鹰扬。
左钺右旄,威凌伊吕。
年逾耳顺,体壮志肃。
乾乾庶事,气过方叔。
宜并南岳,君国无穷。
如何不吊,祸钟圣躬。
弃离臣子,背世长终。
兆民号啕,仰诉上穹。
既以约终,令节不衰。
既即梓宫,躬御缀衣。
玺不存身,唯绋是荷。
明器无饰,陶素是嘉。
既次西陵,幽闺启路。
群臣奉迎,我王安厝。
窈窕玄宇,三光不入。
潜闼一扃。尊灵永蛰。
圣上临穴,哀号靡及。
群臣陪临,伫立以泣。
去此昭昭,于彼冥冥。
永弃兆民,下君百灵。
千代万叶,曷时复形。

191
两汉 蔡邕

先生讳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其先出自有周王季之穆,有虢叔者,寔有懿德,文王咨焉。建国命氏,或谓之郭,即其后也。先生诞应天衷,聪睿明哲,孝友温恭,仁笃慈惠。夫其器量弘深,姿度广大,浩浩焉,汪汪焉,奥乎不可测已。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遂考览六经,探综图纬。周流华夏,随集帝学。收文武之将坠,拯微言之未绝。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尔乃潜隐衡门,收朋勤诲。童蒙赖焉,用袪其蔽。州郡闻德,虚己备礼,莫之能致。群公休之,遂辟司徒掾,又举有道,皆以疾辞。将蹈鸿涯之遐迹,绍巢许之绝轨,翔区外以舒翼,超天衢以高峙。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以建宁二年正月乙亥卒。
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悼,靡所寘念。乃相与惟先生之德,以谋不朽之事。佥以为先民既没,而德音犹存者,亦赖之于见述也。今其如何而阙斯礼!于是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俾芳烈奋于百世,令问显于无穷。其辞曰:
于休先生,明德通玄。纯懿淑灵,受之自天。
崇壮幽浚,如山如渊。礼乐是悦,诗书是敦。
匪惟摭华,乃寻厥根。宫墙重仞,允得其门。
懿乎其纯,确乎其操。洋洋搢绅,言观其高。
栖迟泌丘,善诱能教。赫赫三事,几行其招。
委辞召贡,保此清妙。降年不永,民斯悲悼。
爰勒兹铭,摛其光耀。嗟尔来世,是则是效。

574
唐代 白居易

维贞元十五年七月七日,从祖弟居易,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故乌江主簿十五兄之灵。《易》云:“积善之家,必有馀庆。”《书》曰:“非天夭人,人中绝命。”则冉牛斯疾,颜回不幸,何缪舛之若斯,谅圣贤之同病。惟兄之生,生而不辰,孩失其怙,幼丧所亲,旁无兄弟,藐然一身,自强自立,以致成人。荩以孤子靡托,孝友弥敦,自居易与兄,及高九、行简,虽从祖之昆弟,甚同气之天伦,故虽百里信宿之别,曷常不恻然而悲辛?矧终天之永诀,知后期而无因,徒抚膺而陨涕,谅沈痛之难伸。追思乎早岁离阻,各悲零俜;中年集会,共喜长成,同参选于东都,俱署吏于西京,居则共被而寝,出则连骑而行,友于四人,同年成名,优游笑傲,怡怡弟兄,虽不侔八龙三虎,亦自谓当家一时之荣;及兄辞满淮南,薄游江东,居易亦以行迈,忽逆旅而相逢,或酒或歌,宴衎从容,何朝不游,何夕不同?常以兄仁信根于心,孝悌积于躬,谓至行之有答,必景福以来从。呜呼!位始及一命,禄未遇数锺,年又不得四十,而殁于道途之中,郁壮志而不展,结幽愤于无穷。况旧业东洛,先茔北邙,三千里外,身殁陵阳,有妹出嫁,无男主丧。悠悠孤,未辨还乡,宣城之西,荒草道傍,旅殡于此,行路悲凉。秋风萧萧,白日无光,聚今晨之弟侄,对前日之杯觞。稽首再拜,魂兮来享。进三奠而退一恸,孰不神酸而骨伤?哀哉!伏惟尚飨。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