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瓶过十日,愁落幸开迟。
不借春风发,全无夜雨欺。
香来清净里,韵在寂寥时。
绝胜山中树,游人或未知。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梅花插进花瓶中已经过了十天,担心梅花落败,没有想到梅花只是开得晚。
没有借助春风发芽生长,整天也不受风雨的欺凌。
梅花开放的时候香气笼罩的地方都很清净,寂寞的时光都消散了。
梅花和山中的树林相比绝对极品,山上的游客只是不知道而已。
注释
1.“愁落”:句意谓忧愁瓶梅早凋,但又因其比寻常梅花开得晚而欣喜庆幸。愁:担心。
2.借:凭借,借用。
3.欺:欺凌,欺辱。
4.韵:情趣,韵味。
5.绝:绝对。胜:胜迹。
6.或:某人,有的人。
梅花插进花瓶中已经过了十天,担心梅花落败,没有想到梅花只是开得晚。
没有借助春风发芽生长,整天也不受风雨的欺凌。
梅花开放的时候香气笼罩的地方都很清净,寂寞的时光都消散了。
梅花和山中的树林相比绝对极品,山上的游客只是不知道而已。
注释
1.“愁落”:句意谓忧愁瓶梅早凋,但又因其比寻常梅花开得晚而欣喜庆幸。愁:担心。
2.借:凭借,借用。
3.欺:欺凌,欺辱。
4.韵:情趣,韵味。
5.绝:绝对。胜:胜迹。
6.或:某人,有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这首咏物诗也与大多数咏物诗一样,起首先点明所咏对象,即著题诗说这枝梅花插在瓶中已经超过了十天,因为恐怕它早早的凋落,反而因为它比寻常梅花开得晚而暗暗庆幸。这种珍惜心理与辛弃疾《摸鱼儿》词所云“惜春常怕花开早”同调,说出诗人异乎旁人的鉴赏情趣。接着,诗描写瓶中梅与开在野地树上的梅的不同。历来咏梅诗都几乎一致地称赞梅花不畏风雪的品格,如林逋《山园小梅》:“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梅花》:“宿霭相黏冻雪残,一枝深映竹丛寒。”这首诗为了达到歌颂瓶梅的目的,一反前人,说瓶梅生活在室内,感受不到室外的寒冷,用不着和暖的春风催发,也受不到野外料峭夜雨的摧残,悠闲自在地在房间里散发着沁人的清香,一枝横斜,孤高寂寥,独具风韵。瓶梅与野梅的最大区别在于一处野地,不为人知,耐得寂寞;一处室内,与人相对,沾染了世俗的烟火气。自古以来,咏梅诗也几乎千篇一律地歌颂梅花孤标轶群、洁身远俗,如黄庭坚《次韵赏梅》:“淡薄自能知我意,幽闲元不为人芳。”韩涧泉《探梅》:“纵许老干摧幽谷,也胜繁华倚市门。”谭元春这首诗的尾联偏从此切入,把瓶梅与野梅进行比较,说它虽然离开了本枝,但能供人赏玩,远远胜过野梅避处深山,默默无闻。这样,诗人所想表达的物为世用的观念也就显露无遗了。宋曾几也有一首《瓶中梅》诗,云:“小窗冰水青琉璃,梅花横斜三四枝。若非风日不到处,何得色香如许时。神情萧散林下气,玉雪清映闺中姿。陶泓毛颖果安用,疏影写出无声诗。”诗除了点出瓶梅所处的环境与野梅不同外,均是以普通赞梅句赞瓶梅,没有新的发明。谭元春这首诗在组织上有意选取野梅所陪伴的自然条件来与瓶梅对比,从而发掘出瓶梅的异趣与可爱,可以说是独具一格。梅在山中,得自然清气,与万物化一;一移入屋内,则未免因为追求观赏价值,如同龚自珍《病梅馆记》所说,经过“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成为病梅。一个人的好恶反映了他的处世观。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说钟惺、谭元春所创的竟陵派诗,“惟其僻见之是师,其所谓深幽孤峭者,如木客之清吟,如幽独君之冥语……以凄声寒魄为致,此鬼趣也。”冯班《铈吟杂录》也说章陵派诗“如屠沽家儿,时有慧黠,异乎雅流”。从这首诗来看,批评得不无道理。试想一下,寒风劲吹,瑞雪普降,山坳小村,一树横倚,万花怒放,这样的“韵在寂寥时”,是围着火炉、插在瓶中的三四支病梅不能比拟的。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说钟惺、谭元春所创的竟陵派诗,“惟其僻见之是师,其所谓深幽孤峭者,如木客之清吟,如幽独君之冥语……以凄声寒魄为致,此鬼趣也。”冯班《铈吟杂录》也说章陵派诗“如屠沽家儿,时有慧黠,异乎雅流”。从这首诗来看,批评得不无道理。试想一下,寒风劲吹,瑞雪普降,山坳小村,一树横倚,万花怒放,这样的“韵在寂寥时”,是围着火炉、插在瓶中的三四支病梅不能比拟的。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生活在明末政乱时,无缘步入仕途,性格孤傲,所以常常寄情于孤寂的景物,颇多奇思僻见。诗人看见瓶中梅对着欣赏他的主人发着幽香,想到自己前途,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瓶梅》是明代诗人谭元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咏物诗,首先点明所咏对象,接着写瓶中梅与开在野地树上的梅的不同。诗一反世人歌颂野梅傲雪斗霜的品格,别出机杼,吟咏瓶梅得天独厚的优越,表现对生活与处世的态度。全诗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瓶梅的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邻舟诗赠邹孟阳李缁仲
《邻舟诗赠邹孟阳李缁仲》是明代诗人谭元春创作的一首五言侓诗。诗的首联写湖上风光,后三联写诗人与友朋泛舟湖上的情形。全诗采用叙事手法将结伴游湖的情致表现得颇为真切而富于生气。...
- 1
-
《秋寻草》自序
予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结朿凉而不燥。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 ...
- 75
-
舟闻
《舟闻》是明代诗人谭友夏创作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月夜泛舟,诗中把秋月之夜在轻舟上所见的明月、江色、钟声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秋夜泛舟图,寄托了闲情逸致的情怀。全诗采用通感的手法表现出钟声音的飘忽,尤见构思之巧,感情含而不露。...
- 481
-
三游乌龙潭记
予初游潭上,自旱西门左行城阴下,芦苇成洲,隙中露潭影。七夕再来,又见城端柳穷为竹,竹穷皆芦,芦青青达于园林。后五日,献孺召焉。 ...
- 909
-
再游乌龙潭记
《再游乌龙潭记》是由明代文学家谭元春写的一篇游记。文章的第一段以议论开头,提出游潭“六宜”之见;第二段记风雨初起的情景,再写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的情景;第三段主要写游客在暴风雨中近于狂放的情景;第四段结尾,交代这次游览的东道主和其余六人。文章从感觉、视觉、听觉以及幻觉等多种角度细腻地描述风雨雷电之中的乌龙潭,有声有色,情景相融,精......
- 97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