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者 >
司马池
(980—1041)陕州夏县人,字和中。登进士第。授永宁主簿。历建德、郫县尉。蜀人传言戍兵叛,蛮将入寇,邑民争相出逃。池摄县事,会上元张灯,纵民游观三夕,民心遂安。知数州县,所至皆有政声。累擢天章阁待制、知河中府,徙同州,又徙杭州。因不知吴中习俗,决事不当,被劾降知虢州,徙晋州。
纠错
纠错
人物生平
  司马池,自称是晋朝安平王司马孚的后代。司马孚的后代司马阳是东征大将军,死后葬在安邑澜洄曲(今山西夏县涑水)。从此,司马池世代成为夏县人。司马池的高祖至祖父五代因唐末五代内乱没有做官。祖父司马政做官,死后赠太子太保。父亲司马炫做官死后赠太子太傅。司马池幼年丧父,当时家庭相当富有,财产达数十万贯。可司马池专心读书,把家产全部让给伯父、叔父们。
  《宋史》载:司马池第一次进京城考进士时,临考前家人捎信告之母亲病故。同窗好友先接到信,怕影响司马池考试,把信藏了起来。司马池预感到家中有不测,夜晚不能入睡。好友不得已才把信给他。司马池得信后豪淘大哭赶回家中。
  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司马池再次应试,一举考中进士。先授永宁县(今洛宁县)主簿。他初为官十分廉洁,上下班只骑驴。他对傲慢的县令不卑不亢,支持工作。离开永宁时也因县令说他坏话,由主簿降为县尉调到建德,后又调到郫县(今四川郫县)。在郫县社会上曾造谣说守边部队叛乱,富人携家人、金银出走,吓得县令闾丘(双字姓)梦松推说有事到府衙,主簿称病不办公。司马池临危受命代管全县政务。他一边做好防范工作,一边安定民心,元宵节同百姓一起放灯三天。此事后来得到上级表扬,天禧三年(1019)三月调到郑州任防御判官。此时光山知县缺位,改任光山知县。当年10月生下三子司马光。
  司马池在光山任职的第二年,皇宫大兴土木,诏令光州(今潢川)所属各县三天内完成上缴毛竹任务。当时光州各县均不产毛竹,三天内是完不成任务的。知识渊博的司马池知道就近只有黄州(今湖北黄冈)产毛竹。他请求上级放宽日限,并命下属连夜赴黄州购买毛竹,雇当地车辆连夜送往开封。结果光州各县只有光山最先完成任务。此事在当时朝中影响很大。
  光山任满后,光州知州盛度推荐司马池,司马池被调到朝廷任秘书省著作郎,监督安丰酒税。后来又调到小溪(今安徽)任知县。天圣三年(1025)年,刘烨任河南(今洛阳)知府,他请求皇上调司马池任司录参军。一年后提拔为留守司(治所在洛阳)通判。因他在光山任上赢得的美誉,朝廷又任命他为开封府推官。虽然遭到皇甫继的反对,宋仁宗对司马池在光山的政绩赏识,很快又升任凤翔知府。
  后来宋仁宗又提拔他任知谏院。司马池多次上书恳辞。仁宗不解地对宰相说:“别人都喜欢升官,只有司马池谦让,真是难能可贵。”于是硬给司马池加上直史馆长官头衔兼凤翔知府。
  后来,司马池升任尚书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杂事职务,直接在宋仁宗身边工作。他针对陕西指挥官刘平刚愎自用缺乏谋略,上书要求调换。仁宗未采纳,结果刘平兵败被俘。司马池后任户部度支、盐铁副使时,成绩突出,中书省提名提升。宋仁宗看后说:“这是那个坚持恳辞知谏院的人吧。”随后司马池提为天章阁待制,河中知府。后又调同州知府、杭州知府。
  在杭州任职时,受到转运使江钧、张从革的嫉妒,他们联名上奏弹劾司马池。理由是处事不当。司马池被降职调玃州任知府。后来江钧、张从革的亲戚犯法受查处,有人劝司马池何不上书弹劾江钧、张从革,以报前仇。司马池说:“我不做这种事。”由此,司马池的德誉猛增。宋仁宗调他到晋州任知府。62岁死在任上。死后被追封温国公,赠太师。纵观司马池的一生,他的仕宦道路还是顺畅的,偶有小曲折。
  在我国历代官场上,一个人能直线升官,受三个因素制约,即个人才识、伯乐相马、岗位机遇。司马池从小专心读书,具备个人才识。他遇上宋仁宗爱才、赏识他的才华。由于有才识才在光山人民的努力下很好地完成任务。光山人民为他升官创造了一个好机遇,才使司马池连连升官。《宋史·司马池传》专门就光山任上这件事作了记载,说明司马池升官是与光山分不开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人物轶事
  严以教子
  司马光6岁时,一次,姐姐拿了一个核桃,想去掉它的皮,用石头敲,去不掉,就把它扔了。这时一个婢女看见了,拾了起来,她用滚烫的开水将核桃一烫,再用小刀轻轻一刮,皮就掉了,然后交给了司马光。司马光高高兴兴地拿起这个去了皮的核桃跑了出去。姐姐看见后,好奇地问他核桃皮是怎么去掉的,司马光撒谎说:“是我自己去掉的。”
  正巧,父亲司马池从外边回来,一打听情况,知道司马光撒了慌,就把他叫来,严厉地训斥:“小孩怎么能撒谎骗人呢?”司马光听到父亲威严的声音,知道自己错了,就低声地说:“孩儿以后再也不撒谎了。”
  司马池听到儿子的回答,转怒为喜,他疼爱地摸着司马光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做人最要紧的是诚实,一个人如果不诚实,人家就不相信你,失信于人,就不会有威信,也就什么事都干不成了。”
  很多年过去了,司马光年老的时候,有一次,他叫人把家里一匹有病的马拉出去卖掉,他嘱咐家人:“这马有肺病,一到夏天就干不了什么活。要是有人买它,你可得老老实实地告诉人家。”可见,司马光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教导,确实做到了诚实守信。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大鸿。诸生。工诗文,性豪隽,有古侠风。辑有《东林始末》。
  •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 (1215—1276)徽州休宁人,字元伦,一作元范,号兰皋。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 择璘,北宋时江南剡中宝积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事迹不详。大约公元1037年前后在世。长于诗,诗风沉雄雅健,很有情致,惜多失传。所存作品散见于《宋高僧诗选》、《剡录》等著作中。
  • 伯颜子中(?~1379),江西人,祖籍西域,元末明初文士。
  • 史介翁,字吉父,号梅屋。生平事迹不详。存词仅《菩萨蛮》一首。
  • 王台卿,中国南北朝时期梁国诗人,代表作《南浦别佳人》、《陌上桑》等。
  • 震亨(1585年—1645年,享年约60岁),字启美,汉族作家、画家、园林设计师,出生于明帝国长洲县(今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文徵明曾孙,文彭孙,文震孟之弟,文元发仲子。天启五年(1625年)恩贡,崇祯初为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书画咸有家风,山水韵格兼胜。明亡,绝粒死,年六十一,谥节愍。代表作《长物志》。
  •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颜奎(1234—1308),南宋末遗民词人。字子瑜,号吟竹,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端平元年(1234)生,至大元年(1308)卒。《全宋词》存其词8首。
  • (1240—1321)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朱世杰(1249年—1314年),字汉卿,号松庭。生于燕山(今北京)。元代平民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朱世杰“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踵门而学者云集”(莫若、祖颐:《四元玉鉴》后序)。宋元时期,中国数学鼎盛时期中杰出的数学家有“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四大家”,朱世杰就是其中之一。朱世杰是一位平民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朱世杰平生勤力研习《九章算术》,旁通其它各种算法,成为元代著名数学家。
  • 表民字逢吉,号玉溪,师子,东鲁(今山东省泛称)人。寓居临海。有玉溪吟稿。
  • (?—1138)宋泉州晋江人,字少明。徽宗崇宁五年进士。累官给事中,帅福州。建州土人迫州城,常谕以祸福,遂遁去。钦宗靖康中,州卒骄横,欢噪牙门,常迹得其尤黠者,因事置诸法,士始识纪律。后奉祠归,晚年益薄荣利。有文集。
  • [公元一0三二年至一一0二年]字邦直,魏人。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卒于徽宗崇宁元年,年七十一岁。七岁知读书,日诵数千言。稍能为文,因佛寺火,作浮图火解,兄警奇之。韩琦闻其名,妻以侄女。举进士,调邢州司户参军。应材识兼茂科,欧阳修壮其文,以比苏轼。治平二年,(公元一0六五年)试阁策入等,授书郎签书。神宗召为两朝史编修官,起居注,进知制诰。哲宗朝,范纯仁去位,独专中书,复青苗、免役诸法。计激帝怒,罢苏辙官。徽宗立,为门下侍郎。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卒。清臣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居官奉法,毋敢挠以私。清臣所为文,简重宏放,自成一家。
  • 清江苏无锡人,字绮霞,一字岩如,号绮斋,又号蓉湖女士。吴音妻。侨居杭州。博学工诗,尤工写生。有《含烟阁集》。
  •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陆云少聪颖,六岁即能文,被荐举时才十六岁。后陆云任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直言敢谏,经常批评吴王弊政,颇受司马晏礼遇,先后曾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清河内史等职。陆机死于“八王之乱”而被夷三族后,陆云也为之牵连入狱。尽管许多人上疏司马颖请求不要株连陆云,但他最终还是遇害了。时年四十二岁,无子,生有二女。由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
  • 刘义恭(413年-465年),南朝宋宗室、宰相,宋武帝刘裕第五子,宋少帝刘义符、宋文帝刘义隆之弟,母袁美人。
  • 南朝梁济阳人。初为齐太学生。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文学,洪以善辞藻从游。曾与丘令楷击钵立韵,响绝诗成,皆可观览。后为建阳令,坐事死。
  • 单州成武人,字子约,自号朴?翁。高宗绍兴中为江西漕使。孝宗隆兴初以太中大夫致仕,居越之陶朱乡。有《陶朱新录》。
  • 抚州崇仁人,字虎臣。高宗绍兴中以献所著书补右迪功郎。历敕令所删定官、宗正寺主簿、太常丞、吏部郎官。阿附秦桧,为士流嗤鄙。后知严州,致仕卒。博学,精于考證。有《能改斋漫录》、《环溪文集》。
  • 叶盛(1420 ~1474 ),字与中,吴郡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朝正统十年(1445)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卒谥文庄。
  • 张景岳(1563年-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
  • 桑悦(1447—1513)明代学者。字民怿,号思亥,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为人怪妄,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工于辞赋,所著《南都赋》、《北都赋》颇为有名。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