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
简介
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地藏”系梵文意译,音译为“乞叉底蘖婆”,是印度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佛经说,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嘱托,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发下大愿,自誓必须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其大悲大愿最胜最广,犹如大地一样,含藏无量善根种子。《地藏十轮经》谓其 “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其尊号为“大愿地藏王菩萨”。中国佛教视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之地。地藏菩萨的形象,在诸菩萨中与众不同,是现出家相。其塑(画)像,一般是圆顶,结跏趺坐,右手持锡杖,表爱护众生,也表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满众生的愿。也有的是立像。九华山肉身殿中的地藏菩萨塑像头戴佛冠,身着袈裟,坐在座骑上,像两旁侍立一比丘、一长者像,即金地藏卓锡九华山时受到当地闵公的供养。闵公之子从他出家,法名道明;后闵公亦离俗纲,反礼其子为师。故闵公父子成为地藏的胁侍立像。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人物生平
金乔觉(696-794),系新罗僧人,俗称金地藏,古新罗国(今朝鲜半岛东南部)国王金氏近族。相传其人“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24岁时,削发为僧,携白犬“善听”,从新罗国航海来华。初抵江南,卸舟登陆,经南陵等地上九华。相传九华山原为青阳县居士闵让和属地。金乔觉向其乞一袈裟地,不意展衣后竟遍覆九峰。闵让和十分惊异,由惊而喜,先让其子拜师,后自己亦随之皈依。九华山寺殿中地藏圣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让和父子。金乔觉来山后,居东崖峰的岩洞里(后人称之为“地藏洞”),岩栖漳汲,过着十分清苦的禅修生活。
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长老诸葛节等数人结伴登山,一路但见深山峡谷,荆榛莽莽,寂静无人。到得东崖,见岩洞内唯有释地藏孑然一身, 闭目端坐,旁边放一折足鼎, 鼎中盛有少数白米掺杂观音土煮的剩饭,众长老为有如此苦修之人,而肃然起敬。于是共同筹划兴建禅舍,供养地藏。不到一年时间,一座庙宇建成,地藏有了栖身之地和收留徒众常住寺内的条件。其大弟子、首座僧用瑜,身体力行,斩荆披棘,率众垦荒,凿渠开沟,造水田,种谷物,劳动自给,坚持苦修。建中二年(781年)池州太守张岩,因仰慕地藏,施舍甚厚,并奏请朝廷将“化城旧额移于该寺。郡内官吏豪族,纷纷以师礼皈依地藏,向化城寺捐献大量财帛。金乔觉,声闻遐尔,连新罗国僧众闻说,也相继渡海来华随侍。
唐贞元十年(794年),金乔觉99岁,忽召众徒告别,趺跏圆寂。相传其时“山鸣石陨,扣钏嘶嘎,群鸟哀啼,地出火光”。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佛徒根据《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语:菩萨“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从此九华山名声远播,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普贤、普陀观音相并称的地藏菩萨应化道场。
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长老诸葛节等数人结伴登山,一路但见深山峡谷,荆榛莽莽,寂静无人。到得东崖,见岩洞内唯有释地藏孑然一身, 闭目端坐,旁边放一折足鼎, 鼎中盛有少数白米掺杂观音土煮的剩饭,众长老为有如此苦修之人,而肃然起敬。于是共同筹划兴建禅舍,供养地藏。不到一年时间,一座庙宇建成,地藏有了栖身之地和收留徒众常住寺内的条件。其大弟子、首座僧用瑜,身体力行,斩荆披棘,率众垦荒,凿渠开沟,造水田,种谷物,劳动自给,坚持苦修。建中二年(781年)池州太守张岩,因仰慕地藏,施舍甚厚,并奏请朝廷将“化城旧额移于该寺。郡内官吏豪族,纷纷以师礼皈依地藏,向化城寺捐献大量财帛。金乔觉,声闻遐尔,连新罗国僧众闻说,也相继渡海来华随侍。
唐贞元十年(794年),金乔觉99岁,忽召众徒告别,趺跏圆寂。相传其时“山鸣石陨,扣钏嘶嘎,群鸟哀啼,地出火光”。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佛徒根据《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语:菩萨“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从此九华山名声远播,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普贤、普陀观音相并称的地藏菩萨应化道场。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记载
据《青阳县志》载:“金地茶,相传为金地藏西域携来者,今传梗空筒者是。”《九华山志》也载:“金地茶,梗心如筱,相传金地藏携来种。……在神光岭之南,云雾滋润,茶味殊佳。”九华山的煎茶峰,相传为“金地藏携道侣于前汲泉烹茗”之地。金地藏在九华山提倡种茶、饮茶、从佛法,但不忘茶事,是“茶禅一味”的倡导者。这在金地藏作的《送童子下山》诗中,也能得到印证。诗曰:“……空门寂寞尔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部竹栏骑竹马,惯于金地聚金沙。瓶添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作者
李白
苏轼
白居易
杜甫
李清照
杨慎
辛弃疾
王维
曹雪芹
司马光
孔子
佚名
司马迁
陈继儒
孔尚任
罗贯中
孔颖达
陈寿
左丘明
韩婴
戴圣
蒲松龄
吴承恩
施耐庵
刘义庆
周公旦
公羊高
谷梁赤
干宝
冯梦龙
吴敬梓
王实甫
李昉
许仲琳
纪昀
元稹
王之涣
王建
西鄙人
李商隐
李汝珍
张华
孟子
子思
朱熹
颜师古
李端
刘希夷
宋之问
陆游
瞿佑
陶渊明
褚人获
凌濛初
陆人龙
李百川
朱松
李渔
洪昇
关汉卿
毛泽东
高明
高濂
吴文英
向滈
周紫芝
叶梦得
米芾
陈亮
章良能
周晋
刘因
朱彝尊
曾几
蔡确
范成大
纪映淮
刘向
欧阳修
虞似良
江淹
陈子昂
孟浩然
韦应物
卢纶
雍裕之
李涉
杜牧
汪遵
崔道融
庾信
晏几道
李之仪
项羽
虞姬
沙门郎思孝
耶律隆绪
耶律宗真
耶律洪基
张觉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