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
生平
民主革命时期
清末应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与编刊首版《辞源》。1912年民国成立后,经人举荐任职于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后因工作不合己意去职。1915年回上海,参加南社。1月《妇女杂志》创刊,任《小说月报》及《妇女杂志》主编10年。与恽代英、胡愈之、叶圣陶、沈雁冰、黄宾虹、廖仲恺、叶浅予、胡寄尘、周作人、郑振铎等为伍,开辟了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一个时代。1918年起陆续刊发了一些自己创作的鸳鸯蝴蝶派通俗作品,及“礼拜六派”情节离奇、逗人笑乐的作品。
大革命时期
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后,辞去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和《妇女杂志》主编职。后游历南洋各国数年,作《南洋竹枝词》100余首。
土地革命战争至抗日战争时期
从南洋回国后,历任上海沪江大学、南方大学、暨南大学国文教授,上海《新闻报》秘书、编辑、主笔,同时任上海正风文学院院长。治词章之学及英文,并主持正风文学院的教务工作。工书法,通诗词,词章名手,雅好楹联,擅作小说,壮严、诙谐兼而有之,是“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的鸳鸯蝴蝶派主要作家之一,颇负时誉。参加柳亚子等所办的南社,常为沪、锡各报刊撰写小品文,发表小说,并以戏剧鼓吹民主革命。书法,师法二王(王羲之与子王献之),擅长率更体、欧体,能写铁线篆。喜欢收藏文物,藏有洮河绿石砚一方,背刻宋度宗时名校书苏翠像,有马湘兰题诗,为湘兰妆阁中故物。晚年生活艰困,以卖书度日,著述颇丰。
1942年8月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仅58岁。
清末应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与编刊首版《辞源》。1912年民国成立后,经人举荐任职于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后因工作不合己意去职。1915年回上海,参加南社。1月《妇女杂志》创刊,任《小说月报》及《妇女杂志》主编10年。与恽代英、胡愈之、叶圣陶、沈雁冰、黄宾虹、廖仲恺、叶浅予、胡寄尘、周作人、郑振铎等为伍,开辟了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一个时代。1918年起陆续刊发了一些自己创作的鸳鸯蝴蝶派通俗作品,及“礼拜六派”情节离奇、逗人笑乐的作品。
大革命时期
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后,辞去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和《妇女杂志》主编职。后游历南洋各国数年,作《南洋竹枝词》100余首。
土地革命战争至抗日战争时期
从南洋回国后,历任上海沪江大学、南方大学、暨南大学国文教授,上海《新闻报》秘书、编辑、主笔,同时任上海正风文学院院长。治词章之学及英文,并主持正风文学院的教务工作。工书法,通诗词,词章名手,雅好楹联,擅作小说,壮严、诙谐兼而有之,是“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的鸳鸯蝴蝶派主要作家之一,颇负时誉。参加柳亚子等所办的南社,常为沪、锡各报刊撰写小品文,发表小说,并以戏剧鼓吹民主革命。书法,师法二王(王羲之与子王献之),擅长率更体、欧体,能写铁线篆。喜欢收藏文物,藏有洮河绿石砚一方,背刻宋度宗时名校书苏翠像,有马湘兰题诗,为湘兰妆阁中故物。晚年生活艰困,以卖书度日,著述颇丰。
1942年8月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仅58岁。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主要作品
有《碧血花传奇》《香骨桃传奇》《可中亭》《铁云山》《霜华影》《鸳鸯被》《玉鱼缘》《绿绮台》《西神小说集》等9种;
另有艺术杂论集《玉台艺乘》行世;
诗词专集《秋平云室词》《梅魂菊影室词话》等;
小品文辑有《雪蕉吟馆集》《梁溪词话》《云外朱楼集》等未刊稿本。
书法著作有《墨林一枝》《碑林奇字》《墨佣余沉》等传世。
另有艺术杂论集《玉台艺乘》行世;
诗词专集《秋平云室词》《梅魂菊影室词话》等;
小品文辑有《雪蕉吟馆集》《梁溪词话》《云外朱楼集》等未刊稿本。
书法著作有《墨林一枝》《碑林奇字》《墨佣余沉》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作者
李白
苏轼
白居易
杜甫
李清照
杨慎
辛弃疾
王维
曹雪芹
司马光
孔子
佚名
司马迁
陈继儒
孔尚任
罗贯中
孔颖达
陈寿
左丘明
韩婴
戴圣
蒲松龄
吴承恩
施耐庵
刘义庆
周公旦
公羊高
谷梁赤
干宝
冯梦龙
吴敬梓
王实甫
李昉
许仲琳
纪昀
元稹
王之涣
王建
西鄙人
李商隐
李汝珍
张华
孟子
子思
朱熹
颜师古
李端
刘希夷
宋之问
陆游
瞿佑
陶渊明
褚人获
凌濛初
陆人龙
李百川
朱松
李渔
洪昇
关汉卿
毛泽东
高明
高濂
吴文英
向滈
周紫芝
叶梦得
米芾
陈亮
章良能
周晋
刘因
朱彝尊
曾几
蔡确
范成大
纪映淮
刘向
欧阳修
虞似良
江淹
陈子昂
孟浩然
韦应物
卢纶
雍裕之
李涉
杜牧
汪遵
崔道融
庾信
晏几道
李之仪
项羽
虞姬
沙门郎思孝
耶律隆绪
耶律宗真
耶律洪基
张觉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