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详。字吉甫。曾任中书省掾,除员外郎,中山府判。著有杂剧《骂上元》、《琵琶怨》、《半昌宫》等十五种,今皆不传。亦善作散曲。贯云石序《阳春白雪》,品评元朝当代乐府,曾把他和关汉卿并论,从中可以大致了解他生活的时代和在创作上的成就。《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七首,套曲四套。...
  • 徐琰(约1220~1301年),字子方(一作子芳),号容斋,一号养斋,又自号汶叟,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元代官员、文学家,东平四杰之一。少有文才,曾肆业于东平府学。元代东平府学宋子贞作新庙学,请前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教授生徒几百人,培养的闫复、徐琰、孟祺、李谦等号称元东平四杰,学成入仕后,皆为元初名宦。...
  • 一分儿,生平不详,《青楼集》说她姓王,元代大都(今北京)角伎(即善歌舞的官妓),歌舞绝伦,聪慧无比。一分儿是艺名。...
  • (1468—1551)明陕西鄠县人,字敬夫,号渼陂。弘治九年进士。授检讨,以附刘瑾为吏部郎中。瑾败,降寿州同知,勒致仕。盛年遭摒弃,以重资聘乐工学弹琵琶,善作词曲。有《碧山乐府》、《碧山续稿》、《碧山新稿》等,与康海为曲坛宗匠数十年,作品有愤慨不平之气。另有《渼陂集》。...
  • 李德载,[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工曲,存《赠茶肆》小令10首。...
  • 钱霖,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字子云,后为道士,更名抱素,号素庵,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亦无考。善作散曲,有醉边余兴,以语极工巧见称。又曾类辑名公所作,名曰江湖清思集,(均录鬼簿)并传于世。博学,工文章,不为世用,遂为黄冠,更名抱素,号素庵。初营庵于松江东郭,建二斋曰封云、可月。后迁居湖州(今属浙江省)。晚居嘉兴(今属浙江省),筑室于鸳湖之上,名曰藏六窝,自号泰窝道人。著有词集《渔樵谱》,杨维桢序之,称有寄闲父子之风。编有散曲集《江湖清思集》,著有《醉边余兴》。...
  • 王仲元,元后期北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据《录鬼簿》载,他与钟嗣成相交有年,熟稔非常。王仲元其散曲多以杭州景致和西湖传说为题,表现了元末文采派曲家的风范。他还有两支以曲牌名连缀成套,状写情事和秋景的曲子,是元人散曲创作中的一种别致的集专名体的代表作,虽属文字游戏,但全套妥贴稳称,音律和谐,亦可卿备一格,是我们研究这类填曲技巧的范本。...
  • 商衟,字正叔,一作政叔。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出身于簪缨世家。先祖本姓殷,因避宋宣帝赵弘殷讳,改姓商。父锡,因正叔兄仕金显贵,封朝大夫。与元好问有通家之好,交谊颇厚。好问有《陇山行役图》诗二首,记正叔漂泊生涯及二人友谊,中有陇坂经行十遇春之句,说明他往来东西,客居秦陇之地甚久。好问《曹南商氏千秋录》又说他滑稽豪侠,有古人风。正叔好词曲,善绘画,曾改编南宋初年艺人张五牛所作《双渐小卿诸宫调》,为青楼名妓赵真真、杨玉娥所传唱,今已不传。又曾为名妓张怡云绘"怡云图"。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 ...
  • 字鲁瞻,号秋巘。长沙(今属湖南省)人,寓居溧阳(今属江苏省)。生卒年不详。宋代丞相赵葵后代。早年遭遇鲁王(雕阿不刺,弘吉刺氏贴木之子)诬谤而退居江南。赵岩长于诗,在太长公主前曾立赋八首七律,大受赞赏,得公主赏赐甚盛。而其出门即将金银器皿皆碎而为分,惠官中从者及寒士(元·孔静斋《至正直记》卷一赵岩乐府条)。赵岩又好酒,人称醉后可顷刻赋诗百篇,时人皆推羡之。然一生潦倒,晚年醉病而卒,遗骨归长沙。其散曲仅存小令一首。但此曲笔调活泼,构思颇见新意,在元曲中亦可算作佳作。...
  • 班惟志,元(约公元一三三o年前后在世)字彦功(一作彦恭),号恕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著名诗人、书法家。...
  • 卫立中,名德辰,字立中。元朝人,生卒年不详。约一二九零~一三五零年前后在世。孙楷弟《元曲家考略》认为卫立中就是卫德辰。先世渤海(郡名,治所今河北沧州市)人,七世祖始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四世祖又徙至华亭(旧县名,治所今上海松江县),是为华亭人。素以才干称,善书。隐居未仕,曾与阿里西瑛、贯云石交游,年辈亦相若。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列其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 景元启,元代散曲作家,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吴梅、王易、虞冀野均疑为即景元启)名、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中前后在世。工作曲,有得胜令等小令,存太平乐府及阳春白雪中。所作散曲今存小令十五首,套数一套。...
  • 李伯瞻[元](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不详,号熙恰,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 延佑末前后在世。与赵显宏、孙周卿同时。工散曲。所作省悟殿前欢七支,今犹存。被《太和正音谱》列为词林英杰。...
  • 元曲作家。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310年前后在世。字仁卿(一说名仁卿,字弘道),号克斋先生。蒲阴(今河北安国)人。曾任江西省检校掾史。曾汇编中州诸老书牍为一编,名《中州启札》。又著《金缕新声》,今佚。所作杂剧《楚大夫屈原投江》五种,今亦不存。现存散曲小令三十四首,套数四套。...
  • 张中孚(1096—1154)字信甫,号长谷老人,陕西安定县人。徽宗朝,以父荫补承节郎。天会问入金,为镇洮军节度使。官至参知政事,尚书左丞。有《三谷集》。...
  • 元代散曲作家。名风。生卒年不详,与张可久为同时代人。做过转运判官。《太和正音谱》列为词林英杰。张可久《新乐府》有《清江引》三首,乃系在张子坚席上所作。张宪《玉笥集》卷八有《挽张子坚》诗曰:文仅典州郡,武徒经乱离。异书肥白蠹,雄剑吼苍螭。身冷家人散,门荒过客悲。忠魂倘为厉,犹可捍城危。今仅存小令一首。...
  • 李泂(1274年—1334年),字溉之,膝州人。曾为姚燧举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累官至奎章阁承旨学士。曾参加《经世大典》的修纂。书成后因病辞官,据说其骨骼清异,神情开朗,秀眉疏髯,目莹如电,颜如冰玉,唇如渥丹,曾于济南居所建天心水面亭,后又于大明湖畔建剐墅超然楼。李泂天赋秉异,文思一起,下笔如神,尝自比于李白。其有文集四十卷,所著之文新颖奇变又务理分明,《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 赵与仁(生卒年不详),字元父,号学舟,燕王赵德昭裔孙,赵希挺长子。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宋末为临安府判官。与周密以词唱和。元元贞二年(1296)起为常德路学教授,改辰州教授。...
  • (1402—1456)明江西临川人,字寿卿。宣德末荐授仁和县训导,后分教常州,迁仁和教谕。景泰六年征入翰林,修实录。未几得疾卒。博通经史,工诗,善古文,亦能书,得欧阳询法。有《东轩集》。...
  • 楼枎(生卒年不详),字叔茂,号梅麓,鄞(今浙江宁波)人。楼钥之孙。理宗端平中(1234—1236)任沿江制置司干官。淳祐年间(1241—1252)知泰州、邵武。约卒于理宗宝祐以前。存词三首。...
  • 吴淑贞,宋宫人。宋亡时被掳,羁留北地。后不知所终。...
  • 吴迈远(?-474)南朝宋诗人。曾被宋明帝刘召见,但未获赏识。宋末,桂阳王刘休范背叛朝廷。他曾为休范起草檄文,宋元徽二年。坐桂阳之乱诛死。代表作品有《长相思》、《长别离》等。所做乐府诗作男女赠答之辞,往往辞巧意新,宛转华丽。诗风质朴。吴迈远是南朝宋诗人,属于元嘉体到永明体过渡时期的作家。刘宋一代,虽然未能形成像后来齐、梁时代那样大规模的以皇室成员为中心的文学集团,但向后者过渡的痕迹已较为明显。宋武帝刘裕就经常诏命并亲自主持文士宴集赋诗,《宋书》及《南史》多有记载。...
  •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陆叡(?-1266),字景思,号云西,会稽人(今浙江绍兴)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淳佑中沿江制置使参议。宝祐五年(1257),白礼部员外郎除秘书少监,又除起居舍人。后历官集英殿修撰、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兼淮西总领。《全宋词》存其词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