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者 >
倪瑞璿
倪瑞璿,字玉英。江南宿迁人,徐起泰继室。
纠错
纠错
生平
  清代诗坛领袖沈德潜声名显赫,素来“以规矩示人”,不轻易施人褒贬。但他在编纂《国朝诗别裁》时,却破例对一位女诗人盛加赞语:“柔顺供职,妇德也。独能发潜阐幽,诛奸斥佞,巾帼中易有其人邪!每一披读,悚然起敬。”
  这位使沈德潜折服的女诗人名叫倪瑞璿。中国古代诗人灿若星辰,女性诗人却不多,蔡文姬、谢道韫、薛涛、李清照等世人耳熟能详,但对倪瑞璿却知之甚少。
  倪瑞璿,字玉英。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县一书香门第。父亲倪绍瓒是位秀才,以才学闻名。倪瑞璿5岁时,家庭突遭变故,父亲不幸去世,孤儿寡母不善经营,家道旋即中落。母亲为维持生计,被迫变卖家产,带领几个小儿女,投奔住在雎宁的兄嫂。
  倪瑞璿的舅父樊正锡是雎宁名士,为人豪爽。他热情地接待了妹妹一家。不久,小瑞璿的聪颖引起他的注意。那是在她6岁的时候,樊正锡发现甥女常去书房偷听哥哥读书,便好奇地拉着她询问,不想小瑞璿竟将佶屈聱牙的《易经》一字不漏地背出。樊正锡惊喜异常,马上教她读书、作文。据《徐州诗徵》载,倪瑞璿“七岁学古文,八岁作《九河考》”,而且“箫管琴棋、攒花刺绣,翦裁刀尺,一见精晓”。确实是位稀有的才女。
  17岁的时候,倪瑞璿与家人踏青来到香火缭绕的龙兴寺。“龙兴寺”这个名称,本是附会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出家为僧的事迹而起的。倪瑞璿提笔写下五言诗《过龙兴寺有感》:“自从秦与汉,几经王与帝。功业杂霸多,岂果关仁义?”目光如炬的见识,流畅激愤的文字,很难设想会是一位纤嫩柔弱少女的手笔。
  19岁的时候,倪瑞璿曾经有过一次江南之行。在江宁,她寻觅六朝古迹。昔日花团锦簇的帝都,经过清兵血腥践踏,早已化为满目疮痍、荒凉破败的废墟。倪瑞璿吟道:“……高台风去荒烟满,废苑萤飞茂草生。往事不堪频想象,夕阳西下看潮平。”借古讽今,深沉而又委婉地抒发自己的亡国遗恨和沧桑之感。
  雍正四年(1726年),倪瑞璿嫁给了正在雎宁教馆为业的徐起泰做继室,那一年她25岁。婚后五年是她诗歌创作的旺季,现在遗存的一百余首诗,绝大部分是那几年的作品。
  徐起泰原籍宜兴,也是一位能诗善文的才子,只是仕途坎坷,屡试不中。倪瑞璿对丈夫“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感到愤郁不平。为此,她曾写过三首七绝,谴责考官“惯使奇编埋秋草,肯教才士步青云?”指斥科举制度埋没人才和它的腐朽黑暗。
  倪瑞璿婚后的咏史诗写得更加深刻。在《游南岳寺》诗中,作者鞭笞了南宋君臣苟且求生、任敌宰割的无耻行径;为岳飞、韩世忠等人壮志未酬、饮恨黄泉而扼腕叹息。在《读李忠毅公传》中,她歌颂李应升“犯颜挺上书,原忘计刀俎”的献身精神,称赞他“丹心照云霄,碧血洒囹圄”。而在《阅明史马士英传》中,则愤怒地批判昏主权奸“卖国还将身自卖,奸雄二字惜称君”。朗朗正气,跃然纸上。
  倪瑞璿还创作了揭露苛捐杂税,以及反映人民困苦生活的诗歌。在一首《无题》诗中,她写下:“蜗庐徒壁立,日午未炊烟。幸少催租吏,嗟无卖赋钱。”另一首《闻蛙》:“草绿清池水面宽,终朝阁阁叫平安。无人能脱征赋累,只有青蛙不属官。”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这样的平民情怀殊为少见。
  当时的官场盛行一种丑恶的风气,官吏们一面残酷地压榨人民,一面又纷纷勒石立碑,宣扬自己的“德政”。倪瑞璿在《德政碑》诗中写道:“德政碑,德政碑,巍然耸峙官道陲。一碑未久一碑起,勒功纪绩悬累累。问碑底事年年立,后相成例如相袭。披荆翦棘开康庄,绝似浮图高几级。……空将柯斧戕山骨,石若有知应衔悲。”有学者认为,在历代女诗人的作品中,如《德政碑》这样深刻尖锐的政治讽刺诗,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引起了另一大诗人袁枚的激赏。
  遗憾的是,我们今人能见到的作品,只是女诗人生前著述中极小的一部分。她呕心沥血,毕生所作的诗赋文章六大本,皆在病危之际被她亲手焚烧了。倪瑞璿含泪向丈夫解释说:“妾一生谨慎,计犯天地忌者,此耳!曷用留之,以重余罪?”就在焚稿之后的几天,倪瑞璿含恨谢世而去,年仅30岁。倪瑞璿会令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俄国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如果说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那么倪瑞璿无疑就是清代诗坛的月亮。
  倪瑞璿去世后,徐起泰整理亡妻遗物,在箱箧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些遗漏的诗稿。虽然大部分诗稿已遭潮蚀和虫蠹,但仍有少量可以辨识的文字。徐起泰把它们整理抄录出来,定名为《箧存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1727—1789)江苏山阳人,字宝诚,号吾山。乾隆进士。寻擢通政司参议,官至刑部右侍郎。治狱以明察平允见称于时。有《茶余客话》及《七录斋集》等。
  • (1506—1573)明松江华亭人,字元朗,号柘湖居士。与弟何良傅皆负俊才,时人喻为二陆。少笃学,二十年不下楼,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而困于场屋,以岁贡入国子监,当事者重其才名,授南翰林院孔目。好谈兵,以经世自负。在南都日与名人韵士相追随。妙解音律,躬自度曲,文酒过从,丝竹竞奋,人谓江左风流复见今日。后三年而去。后侨寓苏州,七十岁始归松江。有《四友斋丛说》、《何氏语林》、《何翰林集》。
  • 钱嶫,明代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字君望,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由此进入仕途。
  •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大鸿。诸生。工诗文,性豪隽,有古侠风。辑有《东林始末》。
  •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 (1215—1276)徽州休宁人,字元伦,一作元范,号兰皋。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 择璘,北宋时江南剡中宝积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事迹不详。大约公元1037年前后在世。长于诗,诗风沉雄雅健,很有情致,惜多失传。所存作品散见于《宋高僧诗选》、《剡录》等著作中。
  • 伯颜子中(?~1379),江西人,祖籍西域,元末明初文士。
  • 史介翁,字吉父,号梅屋。生平事迹不详。存词仅《菩萨蛮》一首。
  • 王台卿,中国南北朝时期梁国诗人,代表作《南浦别佳人》、《陌上桑》等。
  • 震亨(1585年—1645年,享年约60岁),字启美,汉族作家、画家、园林设计师,出生于明帝国长洲县(今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文徵明曾孙,文彭孙,文震孟之弟,文元发仲子。天启五年(1625年)恩贡,崇祯初为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书画咸有家风,山水韵格兼胜。明亡,绝粒死,年六十一,谥节愍。代表作《长物志》。
  •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颜奎(1234—1308),南宋末遗民词人。字子瑜,号吟竹,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端平元年(1234)生,至大元年(1308)卒。《全宋词》存其词8首。
  • (1240—1321)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朱世杰(1249年—1314年),字汉卿,号松庭。生于燕山(今北京)。元代平民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朱世杰“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踵门而学者云集”(莫若、祖颐:《四元玉鉴》后序)。宋元时期,中国数学鼎盛时期中杰出的数学家有“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四大家”,朱世杰就是其中之一。朱世杰是一位平民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朱世杰平生勤力研习《九章算术》,旁通其它各种算法,成为元代著名数学家。
  • 表民字逢吉,号玉溪,师子,东鲁(今山东省泛称)人。寓居临海。有玉溪吟稿。
  • (?—1138)宋泉州晋江人,字少明。徽宗崇宁五年进士。累官给事中,帅福州。建州土人迫州城,常谕以祸福,遂遁去。钦宗靖康中,州卒骄横,欢噪牙门,常迹得其尤黠者,因事置诸法,士始识纪律。后奉祠归,晚年益薄荣利。有文集。
  • [公元一0三二年至一一0二年]字邦直,魏人。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卒于徽宗崇宁元年,年七十一岁。七岁知读书,日诵数千言。稍能为文,因佛寺火,作浮图火解,兄警奇之。韩琦闻其名,妻以侄女。举进士,调邢州司户参军。应材识兼茂科,欧阳修壮其文,以比苏轼。治平二年,(公元一0六五年)试阁策入等,授书郎签书。神宗召为两朝史编修官,起居注,进知制诰。哲宗朝,范纯仁去位,独专中书,复青苗、免役诸法。计激帝怒,罢苏辙官。徽宗立,为门下侍郎。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卒。清臣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居官奉法,毋敢挠以私。清臣所为文,简重宏放,自成一家。
  • 清江苏无锡人,字绮霞,一字岩如,号绮斋,又号蓉湖女士。吴音妻。侨居杭州。博学工诗,尤工写生。有《含烟阁集》。
  •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陆云少聪颖,六岁即能文,被荐举时才十六岁。后陆云任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直言敢谏,经常批评吴王弊政,颇受司马晏礼遇,先后曾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清河内史等职。陆机死于“八王之乱”而被夷三族后,陆云也为之牵连入狱。尽管许多人上疏司马颖请求不要株连陆云,但他最终还是遇害了。时年四十二岁,无子,生有二女。由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
  • 刘义恭(413年-465年),南朝宋宗室、宰相,宋武帝刘裕第五子,宋少帝刘义符、宋文帝刘义隆之弟,母袁美人。
  • 南朝梁济阳人。初为齐太学生。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文学,洪以善辞藻从游。曾与丘令楷击钵立韵,响绝诗成,皆可观览。后为建阳令,坐事死。
  • 单州成武人,字子约,自号朴?翁。高宗绍兴中为江西漕使。孝宗隆兴初以太中大夫致仕,居越之陶朱乡。有《陶朱新录》。
  • 抚州崇仁人,字虎臣。高宗绍兴中以献所著书补右迪功郎。历敕令所删定官、宗正寺主簿、太常丞、吏部郎官。阿附秦桧,为士流嗤鄙。后知严州,致仕卒。博学,精于考證。有《能改斋漫录》、《环溪文集》。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